16岁,我们在做什么?
这是正当好的年龄,享受着青春的阳光气息,不必担忧未来,因为有大把的时光值得我们去挥霍,让我们体验疯狂不羁的年少。
然而十六岁,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生命的终点站。还没有来得及去深爱,还没有来得及去感悟这个世界,便要与之融为一体。
16岁的越阳便是如此。
一般来说,老师家的孩子不是特别调皮难管,就是特别的乖巧懂事。越阳正是处于两个极端的后者。从小就懂得心疼父母,父母工作劳累,每天早上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自己乖乖上学。学习名列前茅,多才多艺。会下象棋,喜欢音乐,萨克斯十级、葫芦丝曾获过省级三等奖,但他考虑到家庭条件,告诉父母自己更爱的是吉他,劝说父母音乐互通,学会了吉他其他乐器可以自己挣钱后再学。如果生命之轮依旧运转着,或许多年之后,乐坛里又会多出个天赋神童。
然而上天将一切的幸运与眷顾都停止在了2013年,15岁的越阳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这个病在生活中并不陌生,但却与死亡之神丝丝相关。当故事讲到这里时,我真切的体会到“天妒英才”四字。然而患病的越阳面对父母的关心依旧乐观,在越阳的家庭里,父母在他心中总是更需要呵护的那一方。而对于长辈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最痛心的事情。眼睁睁的看着生命自自己的血肉之间分离,归于尘土,转瞬消失。
于是越阳对父母许下了一个任性的愿望:他想让他们找到大冰,为自己这些年写过的词作谱上曲子。 当父母几经周折找到大冰后,大冰发现U盘里的隐藏的文件。
爸爸妈妈,你们好一点了吗?
真希望你们能早点好起来,一定不要陪我去了。
因为妈妈说过的,如果我死了,她也不活了……
原谅我的任性。
原谅我留下的那些心愿。
我只是想,如果用“让你们帮忙完成我的遗愿”为理由的话,或许可以拖住你们一段时间吧。
就算是我自私吧,让我一个人走吧,让爸爸妈妈留下。
把歌词变成音乐,应该能够拖住你们一段时间吧,一定要帮我实现啊。
我走了,就让我的歌陪着你们吧。
故事读到这里不禁泪流,这个16岁孩子最后的任性还是为了父母,为了给父母留下一个牵绊,为了给父母留下一个念想。
记起今年看过的一部影片《扑通扑通我的人生》,讲述了一个17岁的早衰症孩子的故事。早衰症孩子阿凛从小便因为疾病而变得成熟。8岁的身躯,80岁的长相,阿凛在短短17年间努力体会更多的世间感情。他把父母17岁的相识相恋写成了一本书,当做是自己最后的礼物。他同样想让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来弥补失去自己的遗憾。为人子女,最简单的愿望便是不要父母为了自己而担忧。
人生总是在未知的命运中显现出伟大与不凡,面对疾病的袭击与磨练则更能体会生命的意义。真正的懂得知足,懂得珍惜。
大冰依诺找来朋友们将越阳的词作谱成曲子,让我们一一来静静聆听这个少年留在世间的最后心声。
六首歌之中,最爱的便是这一首。前奏空灵,佛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而越阳说,前世的不易,才换来今生一世认真度过。爱恨嗔痴,人世难耐。他相信爱,相信永恒。或许他在写下这个歌词时候,已经决定了让父母为自己任性的愿望而多一些对尘寰的眷恋。
16岁的少年,终究对于自己命运的选择不甘,不能再去畅想未来的梦,不舍身边的父母朋友。但他用他的善意释然不公,在疾病的冰封里劈出一道光明,用温暖来包裹自己,不忘叮嘱为他操劳的父母,捐弃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
当我们再唱起这首歌时,红尘漫漫,越阳已不在人世。沧海桑田,音韵寄托了他对人世的留念,永不磨灭。
有人说孤独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在大悲大痛大悟而后的归属。在面对死亡倒计时的日子里,人不免会觉得做什么都是毫无意义的。一切都终将尘归尘,土归土,那存在的意义都是什么呢?
云儿和太阳,太阳和月亮,落叶与风,风与扇子,一切都曾经离的那么近,但却永远不能相伴。这些美好的事物不在于不知道彼此,而是给了希望相见过后永不能陪伴的绝望。一个人吞食病苦的疼痛,过往回忆中的美好越灿烂,想念便气势澎拜的袭来,孤独便由想念不可得而生。越阳最后询问,而我能触动谁的孤独?或许是想问未来的某一时刻,谁会来思念我?
婆娑世间,此刻的忆起,相逢恨晚。
评论中对马頔的这首歌争议很大,有人觉得他是用这种气若游丝的吟唱,把越阳对生命的不舍与遗憾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人却认为快要断气的感觉缺乏情感。我刚刚听到这首歌时,低沉的嗓音,觉得并不出众。可是当拔掉耳机后,夜晚临睡前,淡淡的音韵从脑海中自然的浮动起来。
浅浅吟唱仿佛越阳在自述着自己的一生,在最后一次凝视山河的壮阔,夕阳的再次升起。人最怕的不是缺少爱恨,而是怕永远被遗忘。浮生短暂,几十年尔。从古至今,无数生命划过历史长河,然而留在记忆中的寥寥无几。《星运里的错》中患有骨癌的男主人公最害怕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被世人遗忘,但女主对他说:“我爱你,你的家庭也爱你,我们记得你就好。”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只需要被我们爱的和爱我们的人记得,这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当我的眼睛还未阖上,让我再偷偷看你一下,记住你的面容。来生,兴许还会再遇。
没有过多的哀愁,没有低沉。这是一个关于流浪梦想的曲调。青春本该如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这个世界还有多少未知的美好。即使看到了黑暗也不怕,因为,这是青春,是敢想敢做的青春。连因悲伤停顿的时间都是浪费,努力向前,小小的天地终归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我猜想这应该是越阳早期的作品吧,希望日后的自己可以不停的游走,不停的演奏,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温暖的善意,为爱而活,被爱铭记。
生活本该是场洒脱的修行,一切苦厄来之化之,如风如云点滴渗透入生活。木心曾说:“美学是我的流亡”,他走出了乌镇,流亡天涯海角,万水千山。被现实束缚的我们,不妨出去走走,呼吸一番广阔的天地,拥有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不知道越阳放弃的那三个承诺是什么,但这首歌唱出了对生命盛放的力量,力道一点不亚于《怒放的生命》。我在这歌词里看出了越阳对生命那种飞蛾扑火式的热情。大概小学二年级时我已经开始思考死亡是什么,但每次一想到那似乎无尽的黑暗,恐惧萦绕心头。我留恋世间,不敢去面对生命的沉重。但越阳面对余生,仍旧坚持努力生活,即使知道没有未来,因为人生是活给自己看的。
高中时一直不敢看的一本书《花田半亩》,作者田维同越阳相似,花季凋零。我怕他们对生命的渴望与热情灼伤了现实庸庸碌碌的自己。我一直在试图逃避现实,逃避问题的繁琐,安逸一隅。田维说:“没有什么能剥夺你生活的权利,只要,是真的生活过,只要,你真的爱着。”
我想,我们有何理由不坚强,有何理由自暴自弃。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我对这首歌的感觉,那便是“欲罢不能”。
这首歌似乎讲了一个青春故事,柳枝初发的阳春三月,夕阳西下,斜晖染红了云彩,与树下身着流苏裙的你相得益彰。圆圆的脸蛋,略施粉黛,只一瞬,柔情激荡了我的心。我轻敲你家房门,不敢抬头直视你如水般明亮的双眸。只敢偷偷留意着你的一举一动,看着你的背影渐行渐远,听着我的心跳如小鹿乱撞。
歌词很美,将年少初尝爱慕的青涩描绘的淋漓尽致。或许无关情爱,只是人对美好事物一种钦慕的本能。如此干净,纯粹,填满了我的心。
嗨,那个扶流苏裙摆的女孩,多年之后,你还好么?
六首歌曲,六名歌手各有千秋。他们共同帮助越阳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让自己的一丝痕迹留在世间。大冰说,命运善嫉,越阳选择将永恒的善意留在人世。
越阳于世间,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优秀的孩子,但他长存的温暖与善良照亮了冰冷的尘世。
喧嚣的城市,匆忙的人群,请驻足,听一听这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听一听这个孩子对生命的解读。
愿越阳,在天堂没有病痛的困扰,仍可以自由歌唱,你送给世人的礼物,我们都收到了。
愿生者不负良辰,用心去爱,努力生活。
收听戳:阿弥陀佛么么哒·一个孩子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