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
娃她爸临时出差,留下两只螃蟹给娃吃。 我把螃蟹取出来放进水里,能看出其中一只活着,另一只却无法判定。 打电话问娃她爸,因为视频里终归看不太清晰,他也不好判断。 他身边的朋友询问了保存的时间和地方以后倒是说应该没问题。 可是我终归不敢让娃冒食物中毒的险,于是决定把这只螃蟹放到后院的水塘里,是死是活就由它去吧。
我不敢抓螃蟹,特意叫上娃帮忙。 这时天已经黑了,我打着手电,娃拿着那只螃蟹下到塘边类似码头的平台上去。
娃(低头看了看四周):这下面都是石头,螃蟹掉下去会很痛的。
我(不由得怔了一下):那……你再朝外挪两步,把它丢进那边的水里吧。
娃(解开绳子,举起那只螃蟹,让它的背部朝向我):如果它掉下去的时候是背朝下的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痛?
我(又怔了一下):额,你想让它尽量舒服一点哈……嗯,其实不管你怎么扔,我们还是不能确定最后入水的时候它会是哪一面朝下……这样吧,你就轻轻把它丢进水里好了。
娃轻轻把螃蟹抛了出去,我们听见一声清脆的“扑通”。
娃:妈妈,明天白天你来帮我看看。 如果看不到螃蟹,就说明它还活着,它已经走了。
我:好。
【思考与总结】
说实话,乍听到娃说螃蟹掉到石头上“会很痛”的时候,我感到意外。 我想她是默认了这只螃蟹还活着,并且关心它的感受(后来我专门去查了一下,证实螃蟹具备神经系统,确实能产生痛觉)。
正好前两天听罗胖的又一场跨年演讲策划会,几个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一线工作者在一起交流,其中就提到同理心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既可贵也重要的品质,而出于包含培养同理心在内的目的,在学校里养动物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其实中国古代的书院也有养动物的传统,不过是否跟培养同理心相关,因为没有查到确切的资料,不敢妄议)。
以我个人的理解,同理心既可归入情商,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在《教育3.0》里看到作者提及十多年前看到一篇网贴,基于《神雕侠侣》中的一个情节——襄阳城被围困期间,有蒙古高手混进城内试图刺杀郭靖。 情急之下,杨过随手抓过一个小兵,给他戴上郭靖的帽子引开敌人,最后这个小兵惨死在几个蒙古高手手下。 有人就以这个小兵的第一人称讲述了这个故事,命名为《小兵之死》。 作者对这篇网贴印象非常深刻,认为关注到这么一个一带而过的情节,以及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小兵,背后“体现了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什么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能看到哪怕是最弱势、最不起眼的群体,关心其疾苦以至尊严,愿意为之发声并谋求福利,这就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而这种精神应该、也需要成为我们的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具有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孩子,不仅大概率不会作恶,而且大概率会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