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下午7点,陪着儿子一起打篮球,儿子一意孤行要站在2分线上投球,每每投过去的球距离球篮边框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试着说服人家,稍微距离球篮近点儿,你的胳膊没那么大的劲儿,但儿子置若罔闻,到这里,我不打算说他了,因为这压根就是要撞“南墙”的节奏,我也记得院长在第185期实操班上讲过,这标准是“撞南墙头破血流后的再社会化过程”,在我看来,这是儿子打篮球应该要面对的劫,唯有他自己能管住他自己,无他!
一、儿子状态的呈现
和朋友约定,还是在7点的时候让儿子去他们学校后操场上打球,我们如约而至!儿子呢,还陷入到昨天晚上打球的美好记忆中,感觉很nice!因为啥呢?我俩昨天晚上拿着足球当做篮球用,投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创造了10个2分球和7个1分球的好成绩,而今天呢,儿子实实在在用上了篮球,这足球和篮球的分量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儿子没有看到这点儿,而是硬生生要站在2分线上去投球,结果屡屡受挫,球还会跑很远很远!
在儿子隔壁打球的校长,看到我儿子的投球行为,遂走到儿子身边指导他,让他距离球篮再近点儿,试着寻找最佳投球位置,然后再单独训练,基本形成肌肉记忆,然后再向后退,继续反复训练,直至牢固,再次形成肌肉记忆!……
校长说罢,也在儿子面前演示,希望他能“比葫芦画瓢”照着学,儿子呢,也成一根筋儿了,坚决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建议,自顾自地练习着投篮动作!
我呢,在儿子面前唯有保持沉默最合时宜,面对校长,我能做的是“在道理上和校长保持一致了,校长说什么,我嗯、啊地回应!”
二、事实呈现
今天晚上,儿子原本计划投进去15个球,事实上投进去了3个,我想以此为切入点儿准备和儿子谈谈!
妈妈:儿子昨天投了多少个球,今天投了多少个球呢?
儿子:昨天17个,今天3个
妈妈:儿子,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呀?你想过没有?
儿子:昨天打球时间长,今天时间短
妈妈:还有呢?
儿子:昨天用足球,今天使用篮球!
妈妈:还有呢?
儿子:场地也不一样
妈妈:儿子,你说了三方面的因素,你感觉最最影响的因素会是哪一个呢?
儿子:足球、篮球
妈妈:我也感觉足球和篮球的分量不同,决定了你能否投高投远?那昨天的足球换成今天的篮球,你感觉应该在哪个点儿上进行调整可以把球投进去呢?
儿子:我距离球篮近一点儿
妈妈:那为啥校长和我说让你往前走走,你咋不动动呢?
儿子:我想突破下自己
妈妈:儿子说的很好,这算是一个办法,你觉得用一个晚上,你能做到吗?
儿子:达不到
妈妈:反复投反复不进,你会像昨天那么高兴吗?你还会坚持下去吗?
儿子:肯定不会了
妈妈:那你感觉怎么办呢?
儿子:我不是向前走了吗?
妈妈:妈妈听你的意思是,你向前挪移,然后球才投进去了,对吗?
儿子:对
三、我的思悟
在这个事儿上,我感觉我心疼儿子多了,我守在他身边替他捡球,我最多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打球就够了,我帮他捡球,其实我是越界了!
撞“南墙”,它未必是坏事儿,能做到及时止损,坏事儿它就有可能会变成好事儿的!
题外话:
红包情
启开微信细端详,
红包赫然在中央,
绅士淑女站两旁,
抢还是不抢?
急得手心挠痒痒,
毫不在乎我在装,
趁人不备牵个“羊”,
似乎感觉心慌慌,
为啥嘞?
光进不出不像样,
俺也需要受表扬,
咋办嘞?
发个红包呗!
希望家人都来抢,
散碎银子诉衷肠!
家人们,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