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个广泛的话题,当然不是我等写作小白短短的文字能够驾驭得了拧的清的。
最近重温《平凡的世界》,实在心绪难平,略输己感,聊表心德!
路遥先生这部巨作带给和平年代今天我们的精神食粮,好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对战争年月里爱国热血之士的影响一样的深远、深刻。
〈一〉孙少安的奉献精神
少安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身为家里的长子,他亲眼目睹父辈们为了吃口饱饭,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艰辛。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为了能让弟弟妹妹们有学上,上完高小年仅13岁的他毅然放弃优秀学业,早早的挑起家庭的重担。
天道酬勤在任何年代都是不容违背的真理。少安的勤劳在那片贫瘠的黄土地是被肯定的,18岁的他就被大家推荐当上生产队长,成了庄稼地里远近闻名的劳动能手。
23岁在农村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少安因为家庭地位的悬殊,放弃和自己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在城里工作的润叶抛来的橄榄枝,选择了不要彩礼、能跟他一起操持家务的山西姑娘秀莲,过起了同甘共苦的农家日子。
改革开放后,少安凭着辛劳成了村里唯一的万元户,可他没有忘记村里还在受苦的父老乡亲,在村里办起了烧砖窑。他放弃自己个人发展扶持老弱,历经千辛万苦带领需要帮助的穷苦人解决温饱、创办学校、造福后代,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
〈二〉孙少平的拼搏精神
少平对比哥哥少安是幸运的,他因为有哥哥的奉献,尽管依然艰苦缺吃少穿,却也拼拼凑凑上完高中,尽管没能上大学,也在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学校体制改革,他失业了。他不甘于在黄土地里过那一眼望到头的平庸生活,在他的心里还有外面大大的世界,尽管他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尽管这个世界有更大的艰辛坎坷、更多的难以预测。可他宁愿相信这个世界能带给他无限可能,哪怕自己会因此碰得头破血流粉身碎骨,他仍然义无反顾将自己置身其中在所不惜。
他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扛石头、卖力气、睡桥洞、打临工,他用燃烧身躯的疼痛来驱赶精神上无法言说的苦楚;他在四面透风、没门没窗的毛坯房里看书,他在粗鄙蛮横的揽工汉堆里仍然不忘学习;他用文弱的身躯抵抗工头恶霸欺凌的幼小灵魂;他用一身正气驱赶世事的阴险狡诈;他不畏苦难辗转到边远的铜城大伢湾当上国家正式的煤矿工人。
他在那黑白颠倒没日没夜的黑色王国里仍然不忘读书学习,在那一群出生优越的官家子弟面前不卑不亢,他用常人没法理解的勤劳赢得同事师傅领导的赞许,他用所学知识刻苦钻研煤矿事业,把安全指数和生产量推向历史新高。
〈三〉田润叶的勇敢执着精神
同在双水村长大的润叶,是勇敢的。尽管家庭条件优于当时很多人,她依然不忘一起长大的少安,主动追求自己心爱的人,尽管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回应,但她一直将那份情感小心珍藏,温柔的呵护。
润叶是温顺的,她得知心上人为了家里的一屋老小另娶她人时,她默默的独自承受,一人黯然伤心痛苦,仍不忘祝愿她的少安能平安幸福。
她知道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二爸,在工作仕途被人裹挟不前时,她收藏起自己的感情,毅然决然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只因为婆家对二爸能因为她改变对恃的立场。
润叶亦是执着的,因为一直放不下心中所爱,勉强的在婚姻生活里面对自己不爱的人,她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折磨。跟爱自己的人撕扯分居独自品尝自己酿下的苦酒。
润叶是善良的,当她知道疼爱她的丈夫,因为自己错误的对待出车祸截去双腿时,她才幡然醒悟,主动承担起照顾丈夫照顾公婆照顾家庭的责任。
〈四〉田晓霞的积极牺牲精神
晓霞出生在城市生长在高干家庭,却没有高干子弟的娇纵高傲。她不以物喜,不为人情冷暖感伤,不为世间的凉薄悲哀,她用自己的聪明伶俐考上大学,当上省报记者。她活泼开朗,她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一个喜爱她和她喜爱的人。
她用心的爱着那个物质贫穷却精神富裕的煤矿工人孙少平。她满身正能量,积极请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让须眉。在得知相邻的城市遭遇洪水泛滥时,她第一个随领导冲进救援专机飞到现场,第一时间把最新资讯发送到报社。
人间有情,洪水无情,亲爱的晓霞没能抵挡住洪流,在发出危险讯号后,在奋力劝退尚在观望的群众后,在救下那个弱小的生命后,再也无力挣脱巨浪侵蚀,牺牲了。
她走的那样匆忙,都没有给在阵前指挥救援的父亲缓神的时间;她走的那样让人心疼,都没有让战斗在一线的领导来得及认清她的身份;她走的那样让人惋惜,都还没有来得及赴那个见证爱情的约定;她走的那样干脆,都没有留下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能够为她挽回的机会。
〈五〉孙兰香的刻苦钻研精神
兰香是家里最小的丫头,按理说是应该娇惯些的,可是她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兄长的艰苦朴素,极小就知道为家庭分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拾柴、喂猪、打扫卫生、照顾不能下床的奶奶。
因为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她从不怠慢学习,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学习之余上工地打零工的同时,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方的重点大学,就读于多少城市高等学府的学生都不敢启及的天体物理专业。
《圣经》上说,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是承受苦难的开始,因此每个人都要有承受苦难的准备。可世间有多少人被苦难打败,混混沌沌、得过且过、苟且一生。这种人注定是被世界遗忘的。
这几个人物是《平凡的世界》里路遥先生笔下我比较感动的理想型的例子,ta们不畏艰险、挣脱凡俗、迎接苦难的精神,依然是今天的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正如书中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因为我们活着的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
苦难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ta不分年龄,不论出生,不需考核,常年招生。只要能正确理解、正常毕业的人,都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走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