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唐诗三百首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唐诗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说,考据的人查过。这首诗流传下来有些字有出入。但疑是地上霜,还是肯定就是这五个字。这首诗流传这么多年,有关地上霜,解释的人很多。
比如这种解释:疑是地上霜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还有人解释:疑是地上霜是一种修辞手法,体现了人的心境。
父亲和我,在不同时期,都真的看到过这种地上霜的景象。所以,我确定这个地上霜不是心理作用。后来我仔细思考过,但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不过现在而言,真的不好重现了。
现在学物理,懂的霜是水蒸气凝华产生的。不过,霜也需要附着在特殊的位置。例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为什么是瓦上霜?土瓦,或者黏土做的红瓦,表面都是很毛糙的,霜很容易附着,其实同样材料烧制的砖也是类似效果。
北方人出门看是不是下霜,基本是看两个地方,一个是瓦,一个是茅草或者较小一些的狗尾巴草。可以这么说,抬头看瓦,低头看草。这成为一种习惯了。
而月光照在地面是银白色的,只有看到雪白色才感觉像霜。
首先说下父亲是怎么看到的。父亲喜欢在沙发上睡觉,到现在依然如此。看书或者写字累了,就躺在沙发上迷糊一会儿,差不多半小时左右,我们这里俗称“猫觉”,就像猫一样睡觉不准点。有时候父亲睡醒了,发现是在沙发上睡着了,就会起来再到床上继续睡。
父亲睡完猫觉,准备去卧室继续睡的时候。看了一眼院子,雪白的月光照在院子里,储藏室前的砖路,以及东面的土上。真的感觉像霜一样。
而具体的情况父亲没有太多记忆。因为他还是去卧室睡觉去了,只是记得当时的颜色,印象很深。
我也遇到过一次。当时是下晚自习的时候,一路回家。到了楼前,发现,在储藏室前面,一片亮,那是夏末,我还穿的很单,所以确信没有下霜,我还跑过去摸了摸,抬头看了下。原来月光被楼顶外沿遮挡了,照射在地面,呈现出当时的情况。
我回想父亲看到的,当时院子是有两个葡萄架,一个曾经种了小葡萄,一个当时还在种大葡萄。也应该是遮挡了月光,然后某个气候的情况下,月光会特别亮。
父亲应该是睡觉刚起来,瞳孔还在放大状态,没有缩小。而我呢,呵呵,那年代什么地方有路灯?是路边的厕所,都是平房,没有自己的厕所,上厕所要去公共厕所。我们那一片,就两幢楼,我家就在其中一幢。
那时候一路就是伴着月光还有别人家的灯来骑车的。也就是说,而我家,呵呵,也是在一个公共厕所后面。一片黑啊,可以说,一路都是瞳孔放大的状态。
回想李白写的诗。床前明月光
,应该是他刚睡醒,也是瞳孔放大的状态。疑是地上霜
,抬头看的可能是院子,也可能是屋内。而举头望明月
,我认为应该是全唐诗版本的,举头望山月
,因为是山挡住了月亮,有了影子,才会有霜的感觉。
可能与地理纬度有关,也可能与空气的湿度有关,还有很多可能。
而现在,路灯也多了。这种明亮的月光照射在地面上,也很久没有看到了。
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这种月光照射,呈现雪白色的感觉。就哪怕空气很干净的时候,月亮很亮的时候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