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

最近回了趟老家,发现几例股骨头坏死的病例,特地搜了一下

1、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也称为缺血性坏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股骨头(大腿骨上端那个“球状”部分,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血液供应中断或受损,导致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塌陷,最终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简单来说,就是股骨头因为“缺血”而被“饿死”了。

2. 主要病因和高危因素

股骨头坏死的根本原因是血供遭到破坏。具体可分为两大类:

A. 创伤性因素(约占所有病例的20%)

股骨颈骨折: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骨折会直接切断供养股骨头的血管。

髋关节脱位:脱位时血管可能被撕裂或受压。

其他髋部创伤。

B. 非创伤性因素(更为常见,约占80%)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这是非创伤性坏死中最主要的原因。机制复杂,可能与脂肪栓塞、凝血异常等有关。

过量饮酒:长期酗酒会损害血管内皮,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和微血栓形成,影响血供。

其他疾病:镰状细胞性贫血、减压病(潜水员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等。

其他:少数与遗传、吸烟、高脂血症等有关。也有部分病例找不到明确原因,称为“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3. 常见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疾病分期有关,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早期症状:

腹股沟区疼痛:最典型的症状,疼痛可能向大腿内侧、臀部或膝盖放射。

髋部活动受限:尤其是内旋和外展动作时感到僵硬和疼痛。

跷二郎腿困难:因为这会加剧髋关节内部的压力。

中晚期症状:

疼痛加剧:从间歇性疼痛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甚至休息和夜间也会痛。

跛行:由于疼痛和肌肉萎缩,走路一瘸一拐。

关节功能丧失:股骨头塌陷后,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最终可能无法行走、下蹲。

4. 诊断方法

医生会结合以下方法进行诊断和分期:

体格检查:检查髋关节的活动度、按压疼痛点等。

影像学检查:

X光片:最基础的方法,但在早期(缺血但未塌陷时)可能显示正常,中晚期可看到股骨头塌陷、变扁、关节间隙变窄等。

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在X光还正常时,MRI就能清晰地显示出骨髓水肿和坏死区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CT扫描:能更精确地显示骨小梁结构和微小的塌陷,用于评估坏死范围和制定手术方案。

5. 分期与治疗选择

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因、坏死体积以及疾病分期(通常采用ARCO或Ficat分期系统)。

A. 保髋治疗(适用于早期,股骨头未塌陷或轻微塌陷)

目标:延缓疾病进展,尽力保留自身关节。

非手术治疗:

去除病因:立即停止或减少激素使用、戒酒。

减轻负重:使用双拐行走,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以减轻对股骨头的压力,为修复创造条-件。

药物治疗:抗凝药、扩血管药、降脂药等,效果尚存争议,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物理治疗: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

保髋手术治疗:

髓芯减压术:在坏死区钻一个或数个孔,降低骨内压力,促进新生血管长入,适用于非常早期的患者。

植骨术:在减压的基础上,植入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来支撑塌陷的股骨头。

截骨术:通过截骨改变股骨头的受力区域,将坏死区移出主要负重区。

B.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中晚期,股骨头已塌陷、关节疼痛严重)

当股骨头已经严重塌陷、变形,继发严重的骨关节炎时,保髋治疗意义不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案。

原理:将损坏的股骨头和髋臼杯切除,换上人工的关节假体。

效果:能极大地缓解疼痛,显著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现代人工关节技术和材料非常成熟,使用寿命通常可达20年以上甚至更久。

6. 总结与建议

高度警惕:如果您有长期激素使用史、酗酒史或髋部外伤史,并出现了腹股沟区的隐痛,一定要警惕

及早就医:不要拖延!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避免股骨头塌陷、保住自身关节的关键。一旦拖到塌陷,就只能换关节了。

首选检查:怀疑早期坏死时,MRI是最有价值的检查。

信任医生:与您的骨科医生充分沟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年龄、分期、活动需求等)选择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