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
摘要:识字教学,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阅读面相对狭窄,孩子们识字往往局限于学校课堂,这无疑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在小学第一学段,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主动”,无异于给我们指引了一条识字的捷径。这实际就确定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识字教学。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找准学生喜欢、主动的点,培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不增加学业负担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充满兴趣地加快识字速度,掌握规定的一定量的生字。那如何让识字教学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旅,使处于弱势的农村低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掌握那些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呢?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来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营造氛围;教给方法;开展活动;恰当评价;识读结合。
一、营造氛围,培养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让学生没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1.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2.采用直观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在的电教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也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做到了形象、生动教学的辅助作用。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教给方法,引导探究识字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摆正彼此的位置,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在熟读课文后,老师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这时,老师就应该有耐心、有创造性地教给学生一些简便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各路神通,在探究中记忆识字。
1、形象记忆法
在识记象形字时,我画出相对应的简笔画,把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字。比如:山、水等。学习会意字时,常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轻松识记。如学习《春夏秋冬》时,根据经验,知道孩子们不容易记住这几个字,于是准备帮帮他们。学“春”时,我问孩子们:“日就是太阳,太阳出来了,天气很暖和,有三个人出来玩了,是什么季节?”,引导孩子把“春”分成“日、三、人”三个部分,通过理解进行识记。对“秋”字,我是这样问的:“庄稼成熟了,农民把禾苗扛回家烧火做饭了。(多媒体出现相关图片)这是什么季节?又如:在识记“流”时,我几笔画出一条弯弯的河,加上夸张的手势告诉孩子们:“河里的水(指“氵”)在哗哗地流动,有时是直的,有时是斜的,有时还会拐弯(指右下部分),这就是流水的“流”。这样就形象地利用“流“的“氵”和右下部分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形。像这样将生字通过形象的分析跟组合,既能使孩子很快识记生字,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儿歌识字法
读儿歌是低年级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他们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质量。如:教学“草”时,我教孩子们念:“早上长青草,草、草、草”;学“坐”时念:“两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教“看”时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睛,看、看、看”(并做动作)等。并由老师创编逐步过渡到引导孩子创编,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