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需要破地狱,活人也需要破地狱!


19日下午15:55-18: 01,我在杭州CGV影城(乐堤港IMAX店)看了一部获奖无数、2024年度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破地狱》的重映,这是我今年在电影院看的第22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破地狱》,实际上讲的就是香港超度死者的仪式,让死者从地狱中解脱,能够早日投胎。

而整部电影中,确实有太多的镜头涉及到了死亡场景(如防腐处理),也许会让有些观众害怕,但都以尊重逝者的态度呈现,我倒不觉得恐怖反而带有一种敬畏、悲戚和无奈。

因为对于我而言,这几年经历了父母的离世,对“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心有戚戚焉,虽然生离死别是个无解的课题,但我们总归要面对。

电影讲的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生意萧条的背景下,婚礼策划师魏道生被迫改行成为一名葬礼经纪人,红白二事大相迳庭,令道生处处碰壁。后通过经历特殊逝者案例(如保存病逝男孩遗体),与颇有声望的负责破地狱的喃呒师傅文哥合作,逐渐领悟对生命的敬畏。

电影表面上是讲逝者需要破地狱,其实生者同样需要心灵超度。就拿文哥来说,他一辈子做的就是给死人破地狱,靠这份工作养活了一双儿女。而且他坚持这个行当只能传男不传女,所以他明知道儿子不是干“超度师傅”的料,却逼着儿子继承。嘴上说的永远是女人污秽,沾了女人,会破了祖师爷的功力。兄妹两人与父亲的关系微妙,家庭氛围压抑。

父子不和导致儿子一家出走澳洲,文哥气病行动不便,被迫退休拒绝女儿帮忙洗澡等照顾。但最后事情来了个大反转,道生打破文哥“传男不传女”的偏见,促成文哥女儿完成其葬礼仪式,文哥去世后,留下了一封信,指定让女儿来完成他的“破地狱”。

其实这就是逝去的文哥,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女儿,父亲也爱她,只是说不出口。这就是老一辈中国式父亲的悲哀,以权威压抑情感,死后信件才流露对女儿的爱。

而文哥的女儿用跳过火盆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和父亲最后的和解,也完成了和父亲最后的告别。死者已矣,需要告慰,更需要疗愈的还是活着的人,活着的人,其实更需要用一场仪式去完成“破地狱”。

我就是给我的父母写了悼词,在追悼会上念出来,完成了和父母最后的告别,也完成了与原生家庭最后的和解,破了自己心中的“地狱”。

引申一下,我们现代人的困境,如社会偏见、职场压力、夫妻矛盾、亲子冲突等也构成“活人地狱”,也需通过仪式或自我和解打破。

特别是那些放不下、忘不了的遗憾、痛苦和失败,再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总在脑子里转来转去,让人陷入无尽的自我煎熬中……想要冲破内心的“地狱”,得先学会放下对自己的苛责,善待自己。

总之,《破地狱》就是一场大型的死亡教育,我同时被电影中的台词救赎和治愈着。比如:

要来到这个世界很难的,我们的生命由出生便已经开始倒数,就算早晚也要道别,但我们都不应害怕,因为我们已经赚了。

人海茫茫,我们能够在同一班车上遇上,实在不容易。与其担心自己何时要下车,倒不如好好享受这趟旅程,看看沿途的风景,好好跟身边那位聊聊天,那才不枉此行。

我们既然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那就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向身边所有对我们有过帮助、关心和爱护的人道谢、道爱、道歉,以及终将面对的道别。尽量别留下遗憾,让生命之花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得更加绚烂。

最后,《破地狱》引用白居易在《自觉二首》中的这几句诗~“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斗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为影片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