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6

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6
【内容提要】迄今为止,以追求现代性思想艺术价值为最高目标的中国新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本文结合各个历史时段的重要诗人与诗歌群体的审美风格与创作特色的精要阐释与到位分析,对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准确、客观、富有学理性的宏观描述与艺术概括,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百年新诗的壮阔艺术画卷,在为我们充分展示百年新诗总体风貌与非凡成就的同时,也为百年新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合理有益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百年新诗 光荣 梦想 本土经验 世界眼光

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7

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8

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9

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10

令人遗憾的是,前景一片光明的新诗现代化进程突然被强大的诗之外部力量所阻断。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由民族生存面临的严重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动荡与时势艰险,使新诗的诗学建设和艺术“探险”工作不得不完全中断下来,诗人们基本上都投入到“诗歌抗战”运动中去了。

至民族外患得以消除的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一批极具艺术抱负的青年诗人围绕着《中国新诗》刊物集结起来,自觉主动地探索新诗现代化的崭新途径。他们以良好的学养、先进的眼光对当时西方的现代主义诗潮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改造与吸纳,形成了自足的诗学体系。

在理论的宏观方面,他们倡导诗人应把忠于时代与忠于艺术高度统一起来,既追求诗的社会使命意识,又保证诗的审美品质;在理论的微观方面,他们强调感性与智性的互渗、表现的含蓄有力、思想的机智深沉,以达到“现实、象征、玄学”的有机组合。

这批有着出色的诗学建构能力的青年诗人后来被命名为“九叶派”(成员包括穆旦、郑敏、杜运燮、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湜、唐祈、袁可嘉)。

与早期的“象征派”、“现代派”所发表的诗学主张相比,“九叶派”建构的新诗理论其视野更为开阔,也更显得成熟、稳健与深刻,并创作出了《旗》《森林之魅》(穆旦)《金黄的稻束》(郑敏)《追物价的人》(杜运燮)《力的前奏》(陈敬容)《最后的演出》(杭约赫)等众多出色的、可作理论印证的诗篇。毫无疑问,“九叶派”在理论和实践上出色的创造已使中国新诗现代化运动足可迈入成功、辉煌的境地。

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6

谭五昌,江西永新人。2004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迄今已出版《21世纪诗歌排行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诗歌精品》《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等诗歌类编著与学术专著30余种。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百年新诗:光荣与梦想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内容提要】迄今为止,以追求现代性思想艺术价值为最高目标的中国新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本文结合各个历史时段的重要诗人...
    海滨公园阅读 409评论 1 8
  • 我推荐大家读武志红老师的书——《为何家会伤人》,书中讲到了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处理不好又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这本...
    如如RURULILY阅读 1,147评论 1 3
  • 说到底怎样还是逃不过这一个目的,谁都一样。只是有这个、那个、许多个因为所以衬托才显得不一样。有些事,有些人说经验之...
    糃糃阅读 257评论 0 0
  • 滴水映太阳光辉,细节显人性荣毁。 偏袒待亲信有罪,真诚对客户无悔。
    週曉雷阅读 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