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完一本书,你的习惯动作是什么呢?摘抄笔记还是放回书架?
如果要让你把读过的书都讲出来,你又会怎么做呢?
看到这里,你不禁会想到思维导图。对的,在最后的一章节里,作者告诉我们,“掌握一套思维导图构建方法,这是一种高效的知识输出法”。
比起摘抄笔记,这种方法更能够把书中的关键内容都串联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写听书稿的时候都要求先写思维导图。
试想,如果思维导图都写偏了,那解读整本书也就更偏离主题了。
那么,我们要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
一、准备工具:A4纸一张,黑色笔一支。
二、绘制技法:
1、A4纸横放。
2、主题写在正中间。
3、用线连接。
4、纯文字型思维导图。
5、一般写7-10个主分支(如果有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可以单独在纸边记录)。
三、绘制思维导图时的主要思路:
1.根据书本章节结构进行划分。
2、根据自己读完之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重新构思。比如,从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点出发。
四、构建思维导图的语言: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解构书籍的逻辑。
当然,这是作者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这个思路绘制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关键是要表达出书本的核心内容及逻辑结构。
除此以外,对于工具类的书籍也可以运用黄金思维圈的结构(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做),然后把书本里的章节内容分类到对应的what,why,how这三个部分,最后再合并同类项,进行关键词句提取。这样,一本书的思维导图也就出来了。
绘制思维导图就是一个梳理内容的过程,也是讲书前的一个关键步骤。即使你不想当讲书人,也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绘制思维导图。
当你把读过的书都绘制出一张张思维导图之后,说明你已经真正把这些书读进去了,并可以依照这些思路写出一篇篇完整的书评。一举两得的收获,这何尝不是个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