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在泰国从事导游工作,经常接待我们中国大陆人民来这边游玩,中国人来泰国玩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据统计2017年有将近1000万中国人入境泰国,这几年,中国客人从质量变数量的过程,也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中国一步步的变化,接下来我会从各个角度去剥析我看到的中国现象,这篇我就先从吃饭说起。
说起吃,谁都不陌生,各类的餐厅,各类的菜品,各类的价格,中国地之大,五湖四海,吃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强烈共鸣,不禁让我感慨吃对中国人来说是如何的重要。当然我在这里要谈的并不是如何教你吃,如何做菜,而是想谈谈我们在吃这件事上的文化表现。
先说说泰国人是怎么样吃饭,泰国好吃的东西可不少,由于是个旅游为主的国家,各式各类餐厅更是遍布大街小巷,泰国人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外食,基本很少自己做饭,可能是懒,也可能他们不喜欢做饭,所以下馆子是家常便饭,去到餐厅吃饭,你会发现泰国人吃饭非常的安静,就算说话也是小范围内听到,而且点菜也是小分量,对服务员也是客客气气,也不会提出菜单以为的奇怪要求。按照咱们中国人的吃饭习惯,这估计快要憋坏了,心里默默地憋出一句:装逼。
其实我也不喜欢这种中国餐以外的吃饭模式,小小的份量,一人一份,口味更是谈不上美味佳肴,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吃饭就能随心所欲,胡吃海塞,浪费不止,反观我们在中餐馆吃饭,声量之大,点菜之多,有说话大声地,有唱歌地,有骂人地,有刁难服务员服务不周到地,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我并不是拿来做对比,谁好谁坏,毕竟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但吃饭素养的形成我们真的很缺失。
我还深深地记得小时候在家吃饭的情形,我还非常的怀念,我们家差不多有十口人,每次圆桌吃饭都是非常地讲究,上座永远是爷爷和大伯,因为是上座,所以小孩后辈女人要座下座,吃饭口里不可以发出声音,没有家教,筷子不能拿太高,拿太高会走远门,要端碗吃饭,不可以翘脚吃饭,菜不能夹太多在碗里,否则没有礼貌,晚辈要抢着帮前辈打饭,吃完饭要帮忙收碗洗碗,说明小孩懂事。然后家长们开始煮水泡茶聊天。这些吃饭的细节对我后来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每次当领导带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餐桌上面的表现分分钟成为了领导考核你的标准,如果年轻人餐桌上不懂事,餐后往往也不会很理想,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标准,也不可以打倒所有,但是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人们如此重视餐饮文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重视一下餐饮教育吗?
中国游客去到国外老是抱怨吃不好,不好吃,骂国外餐饮是垃圾食品,可能是吃不好睡不香,所以中国游客脾气都比较大,声量都比较大,这也不奇怪,换谁都一样。有一回看到一个好笑的点菜,一围十几个人走进芭提雅的某个餐厅,该餐厅在当地还算是个网红店,味道可口,有中餐风味,所以吸引了不少国人去吃饭,这一围人坐下来开始看菜牌点菜,菜牌上有中文,所以这一围人吵吵闹闹商量了很久点什么菜,点餐员是一位会中文的小伙子,这个店就他一位懂中文,所以他特别忙,客人问东问西问了很多问题,但是一样菜都没有点,一会问有没有炸花生米,有没有麻辣烫、有没有拍黄瓜,点餐员早就不耐烦了,一再强调菜牌上有的菜就有,菜牌上没有的就没有,也不知道这个客人是没有听懂还是什么,一直在点自己以为有的东西,最后这一伙人决定不吃,因为不好吃,又呼啦啦地走了。
他们还没有点菜吃怎么知道不好吃呢?再说这是个网红店,之前应该有很多人尝试过才会推荐,所以味道一定会有保障,人多众口难调,这也不奇怪,但身在国外,就要接受别人家的饮食风格,否则出国旅行追求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到此一游,说声萨瓦迪卡,再见。那倒不如去影楼,找个画景全世界拍照一遍,那还省事很多,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说是吗,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