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人生,像是一场导演早就写好剧本的戏……

最近,经常意识深处冒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

我是谁

……

定义自己是谁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人生中的重大经历……

数一数,看一看, 却越发迷惑。

回头看人生, 像是一场导演早就写好剧本的戏……

去国外读研究生,选心理学专业

本科四年我在国内读英语专业, 一进大学就知道我要去美国读研究生。

大三开始, 开始想去美国读什么专业。国内英语专业,去美国就是没专业。 当初还纠结过是不是像很多同学一样学个金融、会计二专, 但是实在高中理科后就决定和数学决裂, 所以凭着感觉,死活没学二专

……

之后大学时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轻度抑郁。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失眠,

我去美国读啥专业啊?

……

纠结……

失眠……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阵子,已经想不起多久了。

后来一天在大学自习室读王小波的书,脑袋中各种画面闪过,“灵光一现”:

我似乎可以过去学心理学

……

很兴奋,

兴奋了几天,

之后又陷入纠结

……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忍。

美国大部分心理学专业,需要本科心理学背景, 我没有啊

……

一天晚上暑假天热、失眠,

半夜起来去留学申请网站读文章,

看太傻上一个人写了一个关于“心理咨询” …… 不是心理学, 是“咨询” 硕士的帖子,说很多这专业不要背景。这个专业,在美国也比较新,近一些年才有的专业。

于是如释重负,似乎可以申请这个专业。

开始还在怀疑自己这背景行不?


大学一个同学去加拿大留学,

我跑到北京送同学,

同学说她亲戚做心理咨询,可以给我些推荐信

……

我就这么“感觉不错”的决定了心理咨询专业

打算申请加拿大,后来去了美国?

开始申请学校,

其实我开始只考虑申请加拿大,目的很明确:

去加拿大读书,之后直接申请移民

……

为什么后来又申请美国了?

准备托福考试,

口语说啥我就是没心思准备

……

每天躺寝室看美剧,但是就是不想准备口语。

美剧“Chuck”

后来托福听力、阅读接近满分,口语考了个好像是21分

……

加拿大最好的大学多伦多、英属哥伦比亚等都要最低22 ……

给我气的,

“加拿大,这么死的要求…… 太死板了……

妈的, 不申请加拿大了。

申请美国……”

就改申请美国了。

后话:

加拿大好学校要求口语22,我21,放弃申请

……

哥大的托福成绩,口语要求20 , 我21 , 正好申请

……

1分之差,

另一个人生。

怎么想申请哥大的?

申请哥大的原因,更是莫名其妙

……

自己在做申请,之前我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学长学姐们最好的申请结果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的还是教育……

我这要转心理咨询……

看着学长的例子, 敢申请试试宾大就不错了,

哥大?

……

压根就没想过。


一天晚上和同样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同学聊QQ,

我从来不聊QQ的人,

她说:

“申请哥大吧。 不要申请费……”

我去看了下哥大的网站,

尼玛

……

在纽约啊……

“世界心脏”啊。

于是就咬咬牙打算试试。

最后证明, 不知道同学哪里听来的“不收申请费”。

最后我为了申请哥大, 额外加了好几千块

……

那时候啥也没想,QQ聊天后决定,就申请了。

后来我就莫名其妙的被哥大被录取了。

哥大我们心理咨询专业总共就收了4个中国人那年。

两个是美国读本科的人, 就我和另一个女生来自国内……

也就是说: 那年哥大心理咨询专业,只在中国本科收了两个人,一个就是我……

为啥?

我本科成绩80多一点,因为本科大部分都逃课,本科总共课程上了不到1/4……

还全学年唯一一个我因为三次点名不到挂了“毛邓三”……

但是就是被哥大录取了,

主要原因,如果硬是要找个个人努力的原因,那应该是我自己写的那个“个人陈述”吧,估计

……

遇到改变我一生的人— 精神导师米勒

遇到米勒,也是“莫名其妙”……

第一学期要选3门课, 我只选了两门,

还一门没选。

在上课,旁边的同学告诉我,

我下节课就在楼上,你要不要和我一起上去看看,选不选那个课?

“我可以选这个外专业的课吗?……”

我都本来不知道我可以选米勒的课。

……

下课,

和同学顺腿跑楼上听课。

一见米勒, 脑袋中一个声音:

“这老太太好像是《哈利波特》里的巫婆啊……”

……

第一次超个人呼吸 ,在哥大校园里

我当初上了一些心理学的课,就感觉不满足。

我就觉得要往深走,

怎么走?

不知道……

朦朦胧胧就知道个概念“催眠”— 之前电影中看过啊, 《无间道》里的陈慧琳啊……

米勒老师的课,每学期一次呼吸的工作坊,自愿参加,50美金……

我以为是去体验“催眠”,我就去了

……

……

呼吸,

米勒老太太很惊讶的说我体验到了“空”

……

我一中国来的传统好孩子,

哪知道啥是“空”啊,

就迷迷糊糊的继续读书、吃饭、睡觉、逛纽约了……

后来有一天, 昏昏沉沉的午觉起来天已经黑了,就给米勒发了个邮件, 问米勒:

“你知道纽约哪里有做'催眠'的吗?……”

(发现自己很多重要决定,都是黑暗中、睡觉前后、失眠中……“灵光一闪”哈……)

我哪里知道啥是全息呼吸、超个人呼吸…… 我就知道《无间道》里的“催眠”啊

……

米勒老师给我回复:

“你要不要来我的办公室聊聊

……

……”

于是, 旅途就开始了

……

和米勒老师的认识

第一次去米勒老师的办公室, 和她聊天。还是问纽约哪里可以学“催眠”?

(尼玛……除了催眠, 也不懂别的啊……)

和米勒聊着聊着, 我就开始抱怨我几个月来学心理学的各种问题…… 抱怨心理学领域,抱怨这里这些老师

……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一个老师抱怨其他老师……

但是每抱怨一句, 米勒就说:

“ You are right! 你是对的……”

……

我突然间就直觉知道:

眼前这老太太是我这辈子迄今见过的“活的最明白的人”……

我要和她学习

……

后来米勒和我说:

那次谈话之前她根本不记得我……

除了那个空的体验,

就是我和她的这些抱怨,当初她的内在声音是:

“这孩子刚来美国2、3月…… 这些事情他一中国孩子都看明白了……”


她很惊讶。

后来渐渐的, 她和我说:

“了解了你后,我知道,

是上帝把你放在我眼前,

让我帮助你……

我无比严肃的对待这件事情……”

……

……

转专业,省下的钱去德国上呼吸课

哥大教育学院两个心理学专业:

心理咨询,60 学分。

临床心理, 36 学分。


读了快一年,

我就想转专业到学分更少的专业了……

另一个专业钱更少, 更灵活。

我可以把剩下俩的钱拿去欧洲呼吸, 并且之前的专业一年两次的假期,每次10天, 似乎不行

……

问了系主任,说转专业的事情。

系主任说:

可以转,但是你要申请转专业,就是这边放弃。

下一个专业录不录取你, 不一定?

我:

啊?

那也就是说我最后可能,俩专业都没了

……

于是转专业的想法取消。

……


一天去上米勒《灵性发展》的课,

早到,

遇到另一个人,

教室还在上其他的课,

我和她站在门口闲聊

……

她说她刚转专业, 从我现在的专业转到了我要去的专业。

我说我和我的负责老师聊了这个事情,

说可能两边都上不了……

她说:

“怎么可能?

另一个专业更容易进,怎么可能不要你

……”

后来我才知道,

老师说不能转, 其实是假话……

为了不流失学生到其他项目, 都是钱啊……

转专业另一个动力:

《心理咨询基础》的课, 我和助教吵架……

因为我就说:

“我不觉得这样的咨询有效果……

这么咨询,

回中国,

没人会付钱让我咨询的……”

和助教各种吵架,

期末成绩这门很不好……

这门课负责的老师问我:

“要不转专业吧?”

……

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这老师给我写了推荐信,我就转专业了……

所以说,

坚持自己, 即使是和TA助教吵架,即使那门课最后得了成绩C, 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

……

坚持自己,

宇宙会与神的方式奖赏你

……

转专业中的两个“共时性现象”:

1.

我去学校办公室拿转专业的表格,

遇到一个之前只见一面的朋友。

朋友和我说:

“我转专业了……”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

我觉得是个宇宙的提醒……

2.

去交上面拿来的那个转专业表格。

又遇到上面的朋友……

整个在哥大两年, 我就总共见过这人3回……

她像个传递信息的天使一样……

之后我们就再没有过交集,这人名字我都不知道。

……


(先写到这里,要和米勒督导了

……

后面的内容就是:

回国开始办呼吸课……

开始在郑州做疗愈……

后来全国开始工作坊……


一切都还发生的莫名其妙的

……)


剧本都感觉是导演写好的,想起米勒说的一句话:


“ 我的人生就是上帝布置好,

我下决定出现就好了……”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