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随笔(2017.3.12)

说句实话,在人生的路上,我很多时候会选择坚定一个我内心的信念在走,但有时走着走着,我发现渐渐迷失了自己,似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只是机械的反复的在做某些曾经我坚定做的事情,并没有我想要的精彩,有时候在路口,我是在犹豫,渐渐造成一定的焦虑和彷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对事情的本质看的太透彻,分析的太清晰,就好像懂行的看到有裂缝的石头不敢赌,而外行人“误打误撞”就选择它并赌赢了。虽然这个比喻不完全恰当,毕竟有些运气在里边,但人生路上的选择如果看的太明白而止步不前,倒不如“糊涂”的赌一把,只是要提前留好退路就是了,切不可孤注一掷。

另一方面,是我害怕失败害怕失望,这一点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太过于追求完美,希望自己的“作品”没有太多的瑕疵,同时我也太过于乐观,导致我很害怕期望过高给自己太大的失望,我怕我自己会后悔。所以我会像下棋一样多思考与对手之间较量的后几步来决定我当前的落子儿,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因此我说过,我可能是一名很好的执行者或献策者,却不是一名很好的决策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择业问题上,我承认自己一直在变,从在知识产权到计算机,我就有了一次巨大的改变,之后决定的返乡跟去厦门再到返乡,更反映了我的矛盾心理。其实我一直在寻找属于我的生活方式,我知道我自己要什么,但我不知道哪种实现方式会更适合我。有人说,毁掉一首好听的歌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闹钟,而我想说,想学好一个技能,首先要把它变成兴趣,但要毁掉一个人的兴趣,就是把它变成了工作。工作不仅要跟生活分开,更要跟兴趣降低关联,一旦连兴趣都没了,会在怀疑之前为什么学这个东西并以之为生存技能。

传统型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哪一个才更适合我呢?其实我自己还在思考。相比而言,传统型企业模式基本固定,每个人的工作内容相比比较单一并比较稳定,而且企业的发展路线是稳中求进,它要控制好产品利润和用人成本的一个平衡。而创业型企业求的是快,一个人可以接触很多方面,学到很多非专业技能却是人生财富的东西,同事彼此都是同龄人,想法比较接近,寻求的是志同道合和被认可。

返乡和远门哪一个更适合我呢?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自问的问题。返乡,父母家人在身边,都能照顾得到,省去吃住成本,每天下班就是回家,陪父母吃热气腾腾的饭菜,饭后一泡茶,聊聊心事儿,很安逸,也很幸福,可眼界窄了,平台也小了。并且我说过,安逸是危险的信号,会慢慢把人杀死。远门呢,去看看世界,站在更大的平台上去接触更多优秀的陌生人,但多了吃住成本,多了对父母和父母对我们的牵挂,一年加起来,在家也不会超过一个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时候,我才能明白这个“方”的真正含义呢…

让我静静思考这俩仨个月吧,我想,会有取舍和结果…晚安世界!

《迷·随笔》

2017年3月12日午夜于汕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山吞洪流尽,长虹一洗碧。 群山秀千里,青鸟伴云飞。
    oracleLYY阅读 1,540评论 0 5
  • 水墨画,你见过;中国地图,你也见过;但水墨画的中国地图,你一定没有见过。脑洞大开的创意达人大展才华,画下了中国各省...
    书画艺贰叁阅读 8,175评论 0 1
  • 谨以此文纪念我小有遗憾,但幸福无比的少年时光。 ——楔子 在一个没课的...
    辛德瑞拉的小屋阅读 3,728评论 1 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