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风语阁作业(屋檐下的故事)
吃过晚饭的桃婆婆坐在堂屋里纳鞋垫子,眼看这又鞋垫子就还差小半截就完工了,她想今晚赶一赶。
这初春的天气还是有些冷,桃婆婆感觉腿下煨着的小碳炉子没了热气。正好鞋垫子也纳完最后一针了,便站起身来舒展了下腰身。她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间刚好九点整,自言自语地说了句:“这冷嗖嗖的,还是早点到床上睡觉去。”
桃婆婆刚脱了外套躺上床,手机便响起来了。她按了接听键,里边传来了儿子大军的声音:“妈,我值完班轮休了,明天,我们回来看你,这会正收拾东西,一早就出发。”
电话边还传来孙女玲玲的声音:“奶奶,奶奶,我想你了......"
听到孙女的声音,桃婆婆的心情也激动起来:“哎,玲玲乖啊,奶奶也想你们啊,嗯嗯,奶奶明天做好吃的等你们啊。”并叮嘱儿子慢点开车,不要着急,安全最重要。
大军退伍后就在省城工作,后来娶了省城一个当教师的姑娘,也就在省城安了家。省城离老家要五六小时车程,平时工作忙也少回家。原想着过年能回来看看老母亲,吃个团圆饭,结果年三十那几天又轮到大军值班,这也就回不来了。
大军也是孝顺的,想着老母亲一个人在家不容易,再怎么着也要回来看一眼才放心。这不,趁着值班完休假两天就带老婆孩子回来一趟。老人嘛,到了这把年纪,也是看一回少一回。
挂断电话的桃婆婆,盖在被窝里,闭着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想着明天要给儿子儿媳孙女们煮些什么好吃的。
这一晚上啊,桃婆婆做了三回梦,第一回梦见送大军去参军,那年大军19岁,刚高中毕业,家里是供不起大学了。有人出主意说去当兵吧,兴许能找个好出路。桃婆婆一想,这年纪出去进厂打工吧,也许一辈子就定性了,去部队锻炼锻炼,或许会有另一番收获。
梦醒过来的桃婆婆很庆幸当初这个决定是对的,儿子现在工作很体面,儿媳妇也知书达理,温柔得很,孙女也聪明可爱,这个家很幸福,她也感到很欣慰,也算是对得起他死去的爹了。
她看了看时间,默默地说了句:哎,怎么才十二点啊。
第二回,她梦见大军娶媳妇,大军牵着媳妇的手向她走来,给她敬茶。媳妇儿朝着她甜甜地喊了一声“妈”,她乐呵得竟然一时忘记应声儿了,还好大军拉了拉她的衣袖说:“妈,秀玉喊你呢。”她才回来神来乐呵呵地答应着“哎.....”。
第三回,她梦见大军在医院给她打电话说儿媳妇要生了,正在产房里痛得“哎哟哎哟”地叫。她急得在堂屋里走来走去的跺脚,一边对着堂屋里大军他爹的牌位念叨着要他一定保儿媳妇母子平安。
桃婆婆索性也不睡了,起床开灯,看看时间快到六点了,但外边还是黑摸摸的天。她打开房间里那个老式的双开门大衣柜,从里边找出一套洗干净的床单被套。抱着走向堂屋另一边的房间,这个房间是留给儿子儿媳妇的,想着儿子会在家里住两天,便趁着这会先把床单被套铺好。等中午回来时,媳妇儿和孙女想休息也方便一些。
铺完床,她又拿起扫帚把几个屋子地上的尘扫了扫,找了块抹布将桌子凳子都抹了一遍。想着媳妇是城里人,孙女也少回来,怕会有不习惯,尽量给弄得干净一些。
做完这些,天色开始泛白了,眼看快天亮了。桃婆婆便到灶前煮了一碗面条填了填肚子。她打量着灶屋房樑上挂着的腊肉,猪脚,香肠,搬来了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取下了一只猪脚,一块五花的腊肉,一块瘦肉,还有几节香肠。
猪脚和腊肉都已被烟火熏得焦黄偏黑了,她拿了个火盆子过来,从灶膛里夹了两块还未燃完的木块放在火盆里,用火钳架在盆子上,把猪脚放在上面烧。猪脚皮子被烧得发出“啪啪”的响的,这样烧过后的肉吃起来更香。看着盆子里跳动的火苗,听着“啪啪”的肉皮爆裂的声音,桃婆婆的眼里便布满了亮光,脸上洋溢着温馨与幸福。
她将烧好的猪脚,腊肉和香肠放到大盆里加了热水泡起来。又摸索着在房间的条柜里拿找出年前晒好的罗卜干,还有竹笋干,海带头,扔到桶里也加了热水泡着。
接着,她搬出好久不用的蜂窝煤灶,夹了一些灶膛里烧得通红的木碳进去,在最上面放了一个蜂窝煤,找了张纸皮对着风口扇了几下,便起了火苗,这煤火是起燃了。桃婆婆将蜂窝煤灶搬到屋檐下放着,将一口不锈钢的顶锅加了半锅水放上去。转身便到屋里洗猪脚,腊肉。她拿着菜刀对着猪脚一阵猛刮,菜刀上便积满了一层厚厚的猪皮油渍和灰渍。
桃婆婆仔细的刮着洗着,一遍又一遍,直到洗了第五遍,屋檐下的蜂窝煤灶上的水也都翻滚了好几回。她看着洗得有些金黄的猪脚腊肉,满意地点点了头,用大砍刀将猪脚斩成了小块,将它们放进了蜂窝煤灶上的顶锅里。接着又把刚才泡着的萝卜干,竹笋干和海带头也清洗出来,用盆子装着。
屋檐下,顶锅里的水翻滚着,透过盖子的气孔冒出一阵阵白烟,风一吹,那香味飘得老远。桃婆婆拿了双筷子从灶屋里出来,打开盖子把肉翻了个面,用筷子插了下。嗯,煮得差不多了,先把香肠夹出来凉着,香肠不能煮得太软烂了,到时不好切,也会影响口感。桃婆婆又将潜清洗好的笋干,萝卜干放里了锅里,同猪脚一起煮。
她从口袋里摸出手看了看,已经九点多了,她想打个电话问问大军到哪里了,还多久到家?翻出了大军的名字,她又将手机揣回了口袋里,想着儿子在开车,要问多了怕儿子着急车就开快了。还是慢慢等吧,什么时候到家,什么时候开饭吧,急什么呢。
从院子前边路过的同张大婶看到桃婆婆屋檐下冒出的白烟,闻到腊肉的香气,朝着她调侃道:“哎呀,桃姐儿今天要待客啊?煮得这么香。”
桃婆婆脸上挂满了笑容,充满喜悦地大声说道:“哪里有啥客嘛,这不昨晚大军打电话说今天回来啊,他喜欢吃腊猪脚嘛,我早上起来煮起的。”
张大婶一听大军要回来,心里也替桃婆婆高兴的,"是哦,大军快有一年没回来了吧,现在啊年轻人都忙。还是你这当妈的心痛儿子啊,人还没到家呢,饭菜先准备上了。"
"你啊,还是该跟着大军去城里享福的,养儿防老嘛,不就是为了老了有个依靠的,你一个人守在这也没个照应....."张大婶停了一会接着说道。
桃婆婆却不赞同道:“乡下清净啊,咱土生土长的习惯了,这身体还不错,能吃能睡还能干点活,在乡下宽敞,跟大家摆摆龙门阵也方便,城里住不习惯啊。”
张大婶故作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道:“你啊,桃姐啊,辛苦了几十年,到头了叫你享福你还享不来。”一边说一边笑着往回走了。
桃婆婆时不时地望向院子外边的乡村公路,望向建军回来的方向。她也不记得是在望了多少次后,终于看到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缓缓地向着自家小院驶来。她赶紧走到院坝边上等着,等着那车开过来,稳稳地停靠在路边。
车门打开,媳妇儿秀玉带着孙女玲玲先从后排开门下来。秀玉先喊了声“妈”,玲玲甜甜地喊了声“奶奶”,桃婆婆满心地欢喜,走上前想要抱抱玲玲,秀玉出声制止了:“玲玲,奶奶年纪大了,抱不动你啦。”
此时下车的大军却说道:“没事,奶奶还抱得动,玲玲让奶奶抱一抱,让奶奶看看长高长重了没有。”一边给秀玉使了个眼色。
秀玉闻着愤屋檐下飘出来飘出来的腊肉香味说道:“妈,看把你忙得,这煮得真香啊。”
大军一边从车上搬东西一边附和道:“咱妈这是又煮了腊猪脚吧,肯定还有海带,萝卜干,老婆,又是你爱吃的。”
一边说着一边往屋里走去,桃婆婆抱着玲玲问东问西,一刻也不想停,玲玲虽说平时不回来,但爸爸也经常跟她讲起奶奶,也经常通电话,倒也跟奶奶亲近得很。
桃婆婆上灶前打了盆热水出来,让儿子儿媳先洗洗手,自己转身上厨房切香肠,腊肉。那煮得有些金黄油亮的香肠切成薄薄的一片,摆成一个圆形放在盘里;五花的腊肉煮好不用炒,直接切出来就是一道美味;那瘦肉也是直接切了摆盘就成。
大军喜欢吃豆鼓炒腊肉,桃婆婆又切上一盘腊肉和着豆鼓一起在大铁锅里翻炒起来。
闻到香味的大军跑来灶屋里,看着桃婆婆在灶台上忙碌的背影,心里不禁怀念起小时候妈妈在灶台上切菜炒菜,自己在灶门前烧火,那时候是多么的温馨啊。大军走上前去:“妈,我来烧火啊。”
“妈,我老早就想吃你做的豆鼓炒腊肉了,还有那腊猪脚,哎呀,我都想得流口水了,今天我得吃三碗饭。”大军朝桃婆婆嘿嘿笑着说道。
桃婆婆看着眼前都快四十的儿子,怎么有时候还像个贪吃的孩子呢,不过这样的被儿子依赖和想念的感觉还真不错。桃婆婆在起锅装盘的时候,大军像小时候一样趁着桃婆婆不注意,快速地伸手去盘子里抓起一片肉就往嘴里放。桃婆婆瞪他一眼道:“瞧瞧你,都四十的人,还长不大啊,也不怕你媳妇看见笑话你。”大军却嘿嘿一笑说:“不怕她笑,我有妈护着呢,不怕她。”
说完这话,母子俩人都呵呵地笑起来。正巧被走进灶屋的秀玉瞧见,心想着原来男人四十在妈妈面前不过是个孩子而已。
这算是年后迟来的一餐团圆饭了,不过只要是家人团圆,无论时候都是幸福年。看着桌上母亲从早晨就开始准备的美味,大军媳妇也没有像平日里那样说要减肥,要少吃,因为她知道越是吃得香吃得多,越会让一个母亲,一个老人感到欣慰,感到自己今天的付出是值得的。这就是阖家幸福吧。
这样的腊味平时在城里是吃不到的,即便上餐馆吃了,那也完全没有家里的这味。大军夹了一块带皮的猪脚肉放进嘴里,咬起来特带劲,似是新鲜猪脚那般油腻,又比新鲜猪脚更具香味儿,那是一种烟熏过后的香味,还有来自妈妈味道。
饭后,大军主动承担了洗碗的工作,说自己吃得太撑了要干点活,消消食。向媳妇使眼色让她带桃婆婆出去邻居周围家转转。
这是临出发前,大军跟秀玉交代了的,让她跟着桃婆婆到村子里四处逛逛,看见人就打招呼,说是大军家的。这也是为母亲挣点面子,让母亲高兴,免得村里人说养大了儿子,逢年过节都没个人影儿。
这会的桃婆婆可是成了个笑婆婆,带着孙女和媳妇在村里四处溜达,东家串串,西家聊聊,逢人就介绍这是自己孙女儿,这是自己儿媳妇。秀玉也是个灵巧的,虽然出身城市,但从来不对农村戴有色眼睛,反而很喜欢这些纯朴的乡亲们。桃婆婆说这人叫阿姨,那人叫婶子,秀玉便也教玲玲也打招呼,自己一边笑着一边“婶子阿姨”地叫着。
一圈子走下来,大家都夸桃婆婆的媳妇大气,漂亮又讲礼貌,孙女乖巧聪明,真是人见人爱的小可爱,说大军有福气,现在有体面的工作,又有幸福的家庭。桃婆婆听着这些夸奖,脸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个下午桃婆婆带着媳妇孙女还没转悠几下就天黑了。晚上大军说让桃婆婆陪孙女玩,自己和媳妇来煮晚饭。大军掌勺,媳妇学着烧火,秀玉看着这个穿着围裙拿着锅铲子的男人,心里觉得这不生活应该有的样子么,平日里各自忙着工作,孩子也在学校,都难得有时候静静地做一顿饭。
堂屋里,玲玲缠着桃婆婆讲爸爸小时候的故事,桃婆婆一边讲一边学大军小时候调皮的样子,可把玲玲给逗乐了,婆孙俩“咯咯”的笑声传来灶房里,秀玉听得心里暖暖的。
秀玉开口道:“大军,咱把妈接过去吧,她年纪大了,咱又隔得远,万一生个病啥的也没个照应的人。”
大军早有这个想法,他爹去得早,是桃婆婆既当爹又当妈的把他拉扯大的,他跟桃婆婆说过多次,但桃婆婆舍不得老家,又说住不习惯城里,一直不肯去。两口子便商量着一会再劝劝桃婆婆。
饭桌上,一家人边吃边聊着家常,秀玉对玲玲说:“宝贝,咱们叫奶奶跟我们一起回去好不好?”
玲玲开心地叫着:“好啊好啊,那样我就可以天天听奶奶讲故事了。奶奶,奶奶,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吧,玲玲想听奶奶讲故事。”
桃婆婆看着孙女开心的样子不忍拒绝扫了孩子的兴致,便说道:“好啊,奶奶把你爸爸小时候的糗事都讲给你听,你可不能学爸爸小时候哦。”
大军看向桃婆婆,知道她并不是真心答应的。在饭后便又正经地跟她提起这事,说不想她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
桃婆婆沉默了一会,看向堂屋正前方挂在墙上大军他爹的照片,开口道:“妈知道你孝顺,但妈不想离开这里,妈要是走了,你爸就真没了。我身体还行,守着这房子,你们有空想回来的时候,这里也还有个家,随时都能回来......"
大军知道劝不动桃婆婆,也就不再强求,只是叮嘱她照顾好身体,自己会抽时间回来看她的。
桃婆婆带着媳妇儿和孙女在村子里,田间地头里欢乐地玩了两天,享受了难得的天伦之乐,又到了离别之即。大军要带着媳妇孩子回城了,桃婆婆心里很不舍,但脸上却表现得很轻松。
她早早地起床,搭着梯子把挂在房樑上的一条腊猪脚,一块猪头肉,几块腊肉,还有香肠都取下来,架起了火盆烧起了猪皮,再刮洗干净,沥干水。用在邻居家找的旧报纸,一块一块地将腊肉包裹好,再装到纸箱里封起来。再拿了个空的大油瓶子,割了瓶嘴,把鸡蛋一个,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待放满后又再将瓶嘴盖上,缠上一层胶布,这样就稳稳当当了不摇晃,不怕打碎了。
等到大军夫妇起床时,桃婆婆已经收拾好一大吃的东西,要给他们带上的。除了腊肉,鸡蛋,还有两个蛇皮袋子装着的各种蔬菜,还有一袋大米,说这都自家种的没有打农药的,吃着健康。
桃婆婆又从房间的拿出几双鞋垫子递给秀玉:“这是我平时没事时自己纳的鞋垫子,都是给你们的,码数都能用,这个垫起鞋子穿得舒服。”
秀玉双手接过鞋垫子,眼睛有些湿,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能默默收下。这一针一线啊,都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想念和祝福啊。
大军把后备箱都塞得满满当当的,这哪是一车肉食啊,分明就是满满一车的母爱。
玲玲拉着桃婆婆舍不得走,嘴里说道:“奶奶,奶奶,你真不跟我们一起去吗?那玲玲想你怎么办?”
桃婆婆伸手摸了摸玲玲的小脸说:“玲玲想奶奶了就给奶奶打电话啊,等暑假回来啊,奶奶带玲玲去山上摘野果子,捉知了。”
“好啊好啊,奶奶,拉勾勾哦。我要去知了。”玲玲可是开心了。
大军发动了车子,转眼看到站在车后的桃婆婆,她额头的皱纹又多了,头上的白发也多了,背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直挺了。他心里突然有些不舍,有些酸涩,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他打开车门劲直走向桃婆婆,张开双臂一把抱住了桃婆婆:“妈,你又瘦了,你照顾好自己,保重身体,等玲玲放暑假我送她回来陪你一段时间。”
车子缓缓向前,桃婆婆站在后边朝着车子挥手,嘴里喊道:“你慢点啊,到了打电话。”
直到车子看不见,桃婆婆转身回屋,把屋檐下的蜂窝煤灶搬进屋里。这时兜里的老人机响了,她接起来是媳妇秀玉的声音。
“妈,我在您枕头下放了五千块钱,您留着,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就用,别舍不得花。您照顾好身体,等放假我们就回来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