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经典可以误传

只想告诉大家,这些大家都传错了几百年。

一: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句话出自《大学》: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按照原文的意思,是教导人要尽一切努力,去把事情做到极致、趋向于完美。今日却被人断章取义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了贬义,更有甚者,还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卑鄙行为的理论依据,瞧,圣人都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我做的对。对于这样的理解,我只能摇摇头!

二、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其实如果你稍微有点古典文化修养,都应该能读出来,这话前后不对称。上下两句根本不是表达一个意思,这对仗也太不工整。实际上这句话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大度能容,雅量高志!现在却成了卑鄙小人的口头禅!

三: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

这里面所说的“皮匠”实际是指“裨将”,意思是“副将”,三个副将在一起的智慧,可以顶过诸葛亮!传着传着变成了今天听到的这样,一些屌丝在一起还真以为自己的臭皮匠能顶诸葛亮!也不用脑子想想,刘备要真招来三个地痞流氓,能“功盖分三国”?

四:你个“王八蛋”

不出意外,每个人都用这句话骂过别人或者被别人骂,这句话本来是这样骂人的:“你忘八端”。“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了这八个字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民间误传成了“蛋”!

五:无奸不商

这句话正确的说法是:“无尖不商”,古代的量器为一个四四方方的升,商人给客户卖出粮食的时候,会把容器堆满,一直堆到粮食在容器上成一个尖尖的圆锥形,这样的商人才是有德行的!本意讲的是商人要让利,细水长流!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这样!我想这应该是人们一直以来对商人的偏见所致吧,自古商居四民(士农工商)之末,不受人待见也是正常!

六: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时候老师教我们,都说这是明朝顾炎武说的,非也!顾炎武原句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梁启超将其总结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人家都死了,尊重一下知识产权好么?

七: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此句中的“为”是“修习,修炼”的意思;天诛地灭就是天地诛灭的意思。讲通俗一点就是:“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啊!”如今很多人却将其解释成:“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那么天理不容。”

八:这诗跟仓央嘉措没半毛钱关系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

我记得在高中看杂志的时候,所有的书上都说这是仓央嘉措写的,拜托别侮辱佛爷好么?这诗的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人家姑娘好不容易来了感情写首诗,结果“为他人作嫁衣裳”!人不苦闷?

快节奏的生活很难让人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但面对漫天飞舞的信息文化,我们更应该冷静甄别,不断章取义,正确传承文化,交“李逵”弃“李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