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第四篇

孩子阅读的关键十年,你在做什么

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形成,跟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一样是有关键期的,书中提到一个诺贝尔获奖者的故事,大致说的是在幼儿园的期间里才是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回忆一下,确实如此,独立,自信,规则,分享,观察,探索……)。而另一个莫言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趁早培养孩子的习惯比一切都重要。

从出生到10岁是孩子阅读的黄金年龄,如果在这个时间没有让孩子的阅读得到很好的培养,难免“先天缺陷”,无法治愈。

给父母的三点建议:

1.      为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

2.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3.      自己心里有一个成熟的阅读习惯培养计划;(一、读合适的书,二、坚持阅读时间和频率,三、切勿堆书于面前,让孩子优先挑选感兴趣的先读)。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六条建议

所有的兴趣都来自环境的影响,阅读也不例外。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需要:

1.      家庭的读书氛围和父母的以身作则。

2.      举办小小读书会。

3.      不要谈有什么用,先开心的读。

4.      准备足够的图书,或常去图书馆。

5.      尊重孩子的选择,看什么,怎么看,看的快慢你别管!

6.      尽早让大童接触经典读物

阅读没有捷径,就是靠一本一本书去读,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需要坚持和用心。

孩子爱撕书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会撕书?两岁半以下的孩子都都在手指敏感期内,会通过手的探索来协调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其次,没有钱财意识,不知道一本书值多少钱,最后他很享受这个撕书的过程,其结果让父母误认为孩子不是读书这块料,不爱读书。于是选择放弃。

如何应对孩子撕书的行为:

1.      冷静对待一堆残破的书。

2.      将错就错(准备不要的广告纸和旧报纸)。

3.      告诉他撕掉的是他自己的礼物。

4.      和孩子一起补书。

阅读,决定孩子一生是贫瘠还是丰厚

研究表明:喜欢阅读的孩子,他的词汇量更加丰富,拥有更好的理解能力,而且情商也会比较高。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量尺可以测量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深,不要过于精细的计算,过于功利地强调学习的目的性。

绘本一定要睡前讲吗?

作者认为给孩子讲绘本的时间并没有标准要求,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同时可以事先约定今天讲多少故事或者多长时间。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如果开始不喜欢那就做到尽力坚持,如果开始很喜欢那就用心热爱。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喜欢反复地读那几本绘本,其实是因为孩子每次接受的信息量有限,需要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告诉孩子一些答案而是书中的内容让他认识了自己。



本书完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