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奇女子,全部的赞美都给你--章1

我太幸运了,想什么来什么

说也巧合,前天构思完那篇文章《对了,我就是农村来的孩子》。很快就幸运的看到了很多视频,一个女孩子,或者说侠女,因为她干净利落地把烟火气的生活过“活”了。

我也学学唐瞬前辈,像过电影一样评写《猎场》。
我也像过电影一样评写李子柒。(东施效颦嘛,别笑话我呦。)

弹幕里断断续续知道了她的情况:独自一人常伴奶奶左右。她微博上也有介绍,我知道她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对自己付出的赞美,所以,我不写那些关于她经历的种种,只看当前,她的春夏秋冬,美食审美。

如果,看舌尖上的中国,是对大江南北美食的垂涎;
那么,看李子染的视频,是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
(此处应该有李建的《向往》配乐)

我想写她的原因:
1,我很早前就喜欢看微信公众号“冬子”的文章,一个隐居在终南山上的人的文章。
2,跟我爬树,砍柴,识得蘑菇,辨得花椒,做得饭菜很像。不过,这些她远在我之上,后文我就说说她的故事。她虽然很年轻,但做事儿干脆利落,太像我的老妈,无所不能。(我要忍住我剧透的心,慢慢来。)
3,她活得太洒脱了,我羡慕不已,尤其对那一袭白衣、红衣,印象太深刻。

如果看冬子的文章是劳累之后的放松,那么看李子柒的视频是对放松后的升华。

下边,让我细细地道来。莫急,看看她是用什么惊艳了时光。

因为我看的第一集是:辣白菜的做法。就从这儿起吧,随缘。

关于辣白菜:
就是李子柒说的那条起源:是延边朝鲜族的传统美食。

微博上的粉丝已经习惯了李子柒的拍摄手法了,能从评论里看到很多赞美和对视频的解读。(633万粉丝呢)

优酷上的弹幕里声音比较杂:

“真像韩国的泡菜啊”
“前边的,是棒棒国的像我们的”
“棒棒国没我们那么好的姑娘”

“她一个人做不来,肯定有团队”
“看看她的微博,看你们怎么被打脸的”

声音杂归杂,但是那种娴熟的手法,一般人做不来。(从我13岁会做饭起算,十几年了,做饭也没她娴熟,差太远。)

开篇

李子柒做辣白菜篇--1.jpg

里边有一幕,视线透过苏州园林般的圆形观景窗,妙极。


李子柒做辣白菜篇--2.jpg

一首诗句评价:晨兴理荒秽。像极。


李子柒做辣白菜篇--3.jpg

这娴熟的手法,拧白菜。不回老家,20多年不曾见到了。

弹幕有评:感觉脖子一凉。(这跟白菜一样感同身受的评价,也是对李子柒的赞誉啦)


李子柒做辣白菜篇--4.jpg

白菜多于的边角料都给了白鹅。
不知道为啥,看到这一幕我满脑子全是:王羲之拿他书法最高造诣《黄庭坚》那本书换白鹅的故事。


李子柒做辣白菜篇--6.jpg

一把菜刀解决所有问题,至今,老妈除了削苹果、土豆偶尔用一下水果刀,都是一把刀做菜,方便、快捷。

后来视频里还有,诸如:刀背剁苹果梨子等作料,刀拍独瓣蒜,那刀工,好极。


李子柒做辣白菜篇--7.jpg

弹幕上说:“怎么不戴手套”
我解释一下原因:
1,没必要带手套,如果你吃过正宗的日本寿司,或者是去日本吃一次,寿司师傅都是不戴手套的。(能凭手感力道把米饭捏成美味的寿司,戴了手套感触能力降低就不能把米饭捏好了,这跟包饺子做包子一样,没有戴手套的。)
2,这个问题我之前无知的问过的我妈,她说:“戴手套?我做饭洗衣服,一项接着一项的忙活,戴手套之后再摘下来,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带啥手套。”


李子柒做辣白菜篇--8.jpg

这一张图片两处需要说的:
1,一是她的勤劳的双手,经常干活的双手会出现手指关节粗,皮肤粗糙的情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后来保养好了,手指关节粗的问题是回不去了,我就是例证。(图就不放了。)

2,解释一下:用生水冲白菜会不会发霉。
这个问题,子柒小姐姐已经解释了。(幸亏我去看微博下边的评论了)


为什么白菜不容易发霉.jpg

后边的做菜场景,我想起了多年前的电视剧《佛跳墙》,柴火开始燃烧,火烧的旺旺的,锅里的菜在泉水里冒着泡泡。垂涎三尺。

太多细节了,从春天到冬天,她做菜的那片地儿,背景跟着季节变幻。妙不可言。

我再振臂高呼:之前,我在能一人扛下大旗心灵手巧这件事儿上,只佩服我妈一人,现在,再加一人:李子柒。
能经历了所有苦难深爱这个世界的人,值得所有赞誉。


我是饕餮思文,喜欢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
幸亏我的粉丝少,不然就被骂蹭人家的热度了。不投稿,就喜欢自己欣赏。哈哈哈
优酷:李子柒。
微博:李子柒。
去吧,看看去吧。鸡鸣犬吠声中,你可以遇见自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