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学,是恋爱的味道
第1节 即将开始的旅途
泉江学院是泉城一个普通的二本学院,在许多省内同级别学校都申请改名为大学成功后,泉江学院仍然还是个学院,这个学校在省教育系统内的地位可见一斑。
正如所有的三流学校一样,这里的学生严格遵循“631法则”。这个法则不是指足球阵型,而是对划分不同类别学生方法的简单概括,即6成学生混文凭、3成学生要考研、1成学生镀金边。
混文凭指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浑浑噩噩上学、浑浑噩噩毕业,有一些沉迷游戏,有一些沉迷恋爱,还有一些沉迷于做兼职,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在毕业后找了一个普通工作继续浑浑噩噩,也有少部分经受过生活的毒打开始后起发奋最终逆转人生,尤其是沉迷于兼职的学生,有一些是家境不好,有一些是天生爱财,这类学生有不少毕业后都去干了营销工作,很多干出了不错的业绩。考研的学生现在可能超过了三成,但大部分还是去做分母的,甚至有一些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试图通过读研来弥补自己高考失利的遗憾,但往往这些开始的早的学生,最后却在考前放弃了,战线拉的越长最终却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镀金边的学生往往家境不错,已经被家人安排好了出路,从商或者从政都被提前写好了剧本,上学不过是走个流程。
叶青属于考研党,男友刘寻则是兼职专业户。这俩人走到一起也算是“门当户对”,叶青家在省内西南地区的小县城里,父亲是县辖某乡镇的副乡长,名头看着好像在地方能吃的开,但实际上也就每年能混点物质补贴,贿赂、黑钱之类的高价值名词从来跟叶青父亲无关,虽然工资不高,但好歹在本地也算略有身份。叶青母亲是一个中学教师,教初中物理,工资跟社会地位其实要比叶父都高,所以在家里一般小事也是叶母说了算,但普普通通的家庭,平时也没什么大事。刘寻则是成长于省内东部沿海地区的某个小渔村,家里有个上初二的妹妹,父母都是本地渔民,看起来好像条件不如叶青,但实际上并不少赚钱,尤其这几年渔村从传统的捕鱼慢慢转向成发展旅游业,家里的农地盖了一个三层小楼,简单装修一下成了民宿和渔家乐,一年四季里除了冬天也不缺生意,因此,从经济基础上看刘寻家是优于叶青家的,但从上层建筑的建设基础上看叶青则学习更优一些。
之所以说这俩人“门当户对”,是因为俩人都是普通家庭出身,普通家庭就是已经实现温饱,走在小康的路上,又距离中产尚远芸芸众家。因此,叶青和刘寻在一起也没费多大劲,交流起来也没多少障碍,甚至日常相处都很少产生矛盾。当然这也不能全部归功于家庭背景,个体的特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女文青叶青喜欢毛姆,男友刘寻则喜欢演员爱德华诺顿;再比如男友刘寻是曼联球队的死忠,叶青则痴迷于帅哥贝克汉姆。但最终直接促成俩人牵手成功的原因却是妙不可言的缘分,这个缘分值得详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