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自己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于是看了约翰.惠特默的《高绩效教练》,本书可以应用的场景有很多,可以是职场,也可以是家庭教育。
本书以GROW教练模型 [ 目标(goal), 现状(reality), 选择(option), 意愿(will)] 为教练逻辑,从而完成指导工作,这是辅导中的一个沟通工具。
原来好的管理者就是要做到像教练一样,原来教练技术竟是这样有意思的对话,它是一种全新的对话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网球教练在教选手的时候,往往都是对细节和问题的指点和要求,如:“动作不对”、“方向不对”、“手肘抬高一点”……
滑雪教练并不会打网球,所以并没有任何指导和介入。他们会询问选手的感觉,如:“你觉得刚才打得怎么样?”、“你觉得哪儿有问题?”,每次都是运动员自己体会现状、自己找原因、自己调整。
在选手已经具备了一定网球基础的前提下,网球教练的指导方式若是选手被动地按照教练的要求训练,选手反倒容易精神紧张、动作僵硬,无法达到良好指导和训练效果。
什么是好的教练?
好的教练就是能够帮助受训人员创建觉察力、激发责任感,使其释放潜能,达到最佳状态。
生活中大家是否有遇到别人问你怎么办的时候,例如下面的案例:
闺蜜A:我老公外面有人了,我该怎么办啊?
闺蜜B:太可恶了,你对他那么好还在外面找小三,坚决跟他离婚!
闺蜜A:可是,离婚了孩子怎么办啊?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的!
闺蜜B:那你好好跟老公谈谈,看如何处理小三问题,然后好好维持你们的婚姻吧
闺蜜A:可是这样太便宜那个负心郎跟狐狸精了,我咽不下这口气!
闺蜜B:那……
以上的场景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当别人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乐于提出自己的建议,可结果往往像上面的例子。
你会发现当我们提出建议后,当事人往往都会立马找到他不愿意不接受的理由和借口,反复纠结其中。还可能会抱怨说你不了解情况,对他不能感同身受。甚至认为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只会指手画脚。
同样的,如果你是一个公司或者部门的领导,你可能会更加深有体会。你一天到晚不辞辛劳地给员工无数的指点和建议,却往往是收效甚微、白费力气。
为什么我们对员工一遍遍地教导和指点,收效总是不大?
原来是因为他根本没觉得这是他自己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
80%的人在问你怎么办的时候其实都已经有了答案。
70%的情况下你给与的建议都是错的。
因此,放弃指导比学习教会对方更难。
如何使用GROW模型
通过高绩效谈话帮助对方建立觉察感,目标及自信,帮助他梳理目前的状况,并找到行动计划,从而调动他们的潜能。而不是告知行动计划替对方解决问题、羞辱他、给他压力。
Goal:目标、Reality:现状、Options:选择、Will:意愿。学会使用这个模型,学会提问题!学会帮助他们学习,而不是教导他们,让他们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就会产生高绩效了。
1、Goal:目标设定的常用问题
你的目标是什么
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时候实现
实现目标的标志是什么
如果需要量化的话,拿什么量化你的目标
2、Reality:关于现状的常用问题
目前的状况怎样
你如何知道这是准确的信息
你都做了些什么去实现目标
都有谁和此相关?他们分别是什么态度
是什么原因阻止你不能实现目标
和你有关的原因有哪些
在目标不能实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是什么令你……
其他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你都试着采取过哪些行动
3、Options:你有哪些选择
为改变目前的情况,你能做什么
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哪些
你曾经见过或听说过别人有哪些做法
如果……会发生什么
哪一种选择你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这些选择的优缺点是什么
请陈述你觉得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打分
如果调整哪个指标,可以提高行动的可能性
4、Will:你要做什么
下一步是什么
何时是你采取下一步的最好时机
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你需要什么支持
谁可能对此有帮助
你何时需要支持,以及如何获得支持
当有人找你询问该怎么办的时候。
当对方听不进任何建议的时候。
当你认为对方缺乏自我责任的时候。
只要我们把随口给对方的建议变成按照GROW模型一个个问起来,你就将是个合格的教练。当四组问题问完,基本对方知道接下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