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在狭义上,是指那些被拐卖来的外省女子。
这本书,我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看的,也记不得看了多久。唯一记得的就是:我是在2015年11月24日那天晚上看完的。
因为已经过了很久,自然把书的名字遗忘了。今天去网上搜,后来找到了书名——《我被嫁的那些男人(被拐卖的女人——候鸟风情路)》。
看到名字的一瞬间,我就认定了这就是当年看的那本书。
今天想把读后感写下,是因为无意中翻到了当年写下的感想……
谨以此纪念那些逝去的青春,需要保护的孩子,以及最后的友人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我们总是在时光的流逝中不知不觉地成长。天真的我们甚至还不懂时间的概念,以为时间永远不会变。然而,我们终究还是敌不过时光的缝隙。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光阴易逝,红颜易老”这句话,时光总会慢慢磨平我们的骄傲与倔强。在时光的消逝中,我们慢慢学会忍受苦难。
但,我们终究有不为人知的,软弱的一面。没有了棱角的我们,犹如那被拔了刺的刺猬。到最后,不仅伤痕累累,而且也无法保护自己。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得不偿失。
我始终记得一句话,那句话是这样的: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那么,为了让你的双眼,在十多年后,甚至永远都如我初见你时那般的明亮,我会永远守护你。
你是否还在平行时空游荡,是否看见了反界面的自己。无论怎样,请找到雪花最开始飘落的地方,走向那里。因为我会在河流的尽头等待你的到来。
请睁开你的双眼,去看看那些悲惨的候鸟。她们被阳光灼伤了双眼,她们早已习惯了黑暗。那些所谓的看客,人性与社会的悲哀。
这本书的文风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他的文风也是以悲伤为主,难道不是吗?对此,我只想说一句,小说很长,但是人生更长。
忘记与想起,是相对的吗?我始终无法明白这个问题。我总是在最该想起的时候选择忘记。又在最该忘记的时候不舍。
或许,我们本身就是矛盾体吧。就这样,在原地挣扎。也许,我们早已遗忘了最初的自己。我们逐渐迷失在那里,渴望着救赎,却日益沉沦。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你无需渴望变成天使,因为你始终都是我的天使。
也许,这始终还是最美好的时待,同时依旧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当时看这本书也许只用了几小时吧。印象中,看完书后,我久久无法自拔。然后,在复杂的情绪中,写下了这篇随笔感想。
现在看来,所写内容好似彼此互无关联。典型的想到哪写到哪。如果你问我,写的时候想了些什么,我肯定回答不出来。
但是,我想,如果让现在的我重新看这本书,我的感想一定不同于以前。毕竟,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会随着成长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