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
让我成为你有趣灵魂的摆渡人。
文/程程
进入社会中,很多人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事情,这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去寻找的过程。
这个寻找的过程,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这个寻找的阶段,也正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那几年。
也正是这样一个难熬的阶段,社会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有的人进入了高层社会,有的人依旧平凡,有的人被生活折磨之后,过得还不如现在。
在20几岁寻找人生方向的这个阶段,如果真是没有遇见合适的事情,一定不要放弃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和年轻人该有的斗志。你应该先去发展自己的一个爱好,在这个努力做事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基本奠定了以后你做事的方向。
都说,做事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是这个道理,先培养自己的爱好,然后把他发展成自己的事业或者副业。
一味地只是没有方向的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假如找到了,也只是你潜意识里觉得适合自己,因为你从来没有去实践过,真正去做的时候,不一定适合你,很有可能不久之后你会放弃。
这样一次次不断更换的过程,都是在消耗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斗志。
20多岁的年轻人,记忆力好,学东西上手又快,培养爱好也必须在人生比较难熬的这个阶段开始。这样不管是在时间还是金钱上你花费的成本都是最少的。
小沈,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大专毕业,在校学的专业是汽车维修,报考被调剂到本专业,深知不喜欢,但这也不是他能改变的。家中条件很一般,父母是不可能给他安排工作的。
在去应聘了一些工作之后,都是干了不到一年就不干了,这样反复折腾了两三年,工作是换了不少,但没有一份工作干的像样的。原因就是他找的工作干过之后都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又没有特长和技术,所以都无疾而终了。
但在工作之余,每周末他都会到图书馆看书,周一到周五他下班之后,只要没有其他工作上的事情,他也会睡前看一些在网上买的书。
他说,是为了让自己忘记工作上的烦恼,读一些书来度过孤独的夜。
这个习惯不管是被生活逼出来的,还是他自己去寻找到的,总之,他没有放弃过。平时还他还把自己读书的感悟写出来,给杂志社,报刊和网上的运营公号投稿。
听说他还加入了读书社群,结识了一些很优秀的人。
工作第四年,我见到了他,他说自己现在在公司做编辑。
我说,啥工作?
他说,编辑。
我说,就是报纸上,杂志上,经常被署上名字的那个职位?
他说,你没听错。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了他的故事。
那些夜虽然孤独,但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他说,这份工作会做很久很久,因为这一份工作不是他凭感觉去找的,而是自己通过努力才获得的。
小沈也不是个例,在网上看到很多别人讲述的和小沈差不多的职场逆袭故事。有的人逼自己学英语,有的去学PPT,有的学绘画,有的学化妆,喜欢拍照臭美的人也学了摄影技术,最终获得的出路都源于这里。
她们告诉我,爱好切忌一味的去等待,而要主动去发掘。
发展爱好重要,发展能让自己过上更好生活的爱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