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疙瘩脑袋能开窍吗?

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太差总是丢三落四,所以最近迷上了看脑科学方面的书籍,今天终于把池谷裕二(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二十多年 脑科学研究者)的《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方法》一书看完。

看完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给你,池谷裕二教授说,你想记忆深刻,把它讲出来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那就先用一下这个方法,看看这个榆木疙瘩脑袋是否可以先熏干一点潮气。

  其实,看完这本书,心中反而多了那么一点点安慰。因为从事脑科学研究尤其是主攻海马体研究二十多年的池谷裕二教授说,人的大脑构造就是这样的,咱们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是那么一个玩意儿(直径1厘米,长度5厘米像一个弯曲的小指一样)他很像海马,所以人们把它叫做海马体,海马体在人脑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你的耳朵纵深入脑的地方。我们知道电脑中那硬盘的功效,只要信息存入硬盘就会被分毫不差的永存,(只要不崩溃 不崩盘)其实咱们人脑中也有一个类似硬盘的地方——大脑皮质,咱们也许会说那不就好了,人脑中也有“硬盘”放进这个大脑皮质不就OK了。且慢,咱们的海马体可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角色,你说这个信息重要要放在大脑皮质层处,对不起,他有他的标准,是他说了算。就像解放前国民党设的关卡,你共产党 你地下党想走过去不容易的,除非你乔装打扮(嘿嘿,开玩笑的)海马体只会把信息分成两种“必要信息”、“非必要信息”,只有必要信息才能进入进入大脑皮质,他的标准是什么呢?生死攸关,凡事不涉及生死的信息,通通归为“非必要信息”,咱们想想啊,你有啥东西是生死攸关的呀,和平年代、物产丰富(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与生死攸关搭得上的信息少之又少,对不对?那怎么办,那我们就只能想办法喽。

  人的一生经历的事情其实挺多的,咱们的脑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说你要把所有的东西都那么分毫不差的记住保留的话,只有一个结果 崩溃,疯人(这个是有案例的),人脑其实是挺智慧的,所以他只会把那些生死攸关的记忆保存下来,让你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知道怎么保命。只可惜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需要接受新的知识,我们需要科学进步时代发展,我们需要考试得高分,我们需要让人们觉得记忆超群 甚至是一本活动的百科全书。好吧,来看看池谷裕二是如何支招的吧。

    色彩会影响人的行为,咱们中国人最喜欢的是红色,红色代表热情代表吉祥,但是试验证明红色能削弱答题者向难题发起的勇气,它具有削弱人不断挑战的动机。红色不利于学习与记忆。咱们小孩子的房间尽量布置大自然的颜色为宜。作者还举了一个实力相当的一对拳击运动员的例子,着红运动服和着蓝运动服对打,着红装的人胜着蓝装的人,为什么?因为做蓝装的人看的是红色、着红装者看的是蓝色,这是色彩影响行为比较典型的案例。

声音也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在被隔音墙包围的无声空间中,动物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如果周围没有一点若有若无的细小的杂音(B G M背景音或噪音)。那么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动物都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弗朗西斯·劳舍尔教授做研究得出“莫扎特”音乐可以让测试者IQ提高8-9分,但是反复测试后得出结论,只有莫扎特的曲子有效,其他无效,所以叫做“莫扎特效应”。也许是愉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可以协调左右脑吧,

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可以给予他一点若有若无的背景音。其实,日本的内田光子钢琴演奏的莫扎特的曲子就相当不错。

睡眠是学习的一部分,当人休息之时,就是海马体加紧整理信息之时,所以挑灯夜战 熬夜不休,可不是智慧之法。

海马体不是刚正不阿吗?他不是只生死攸关的信息才必要信息才入大脑皮质吗?看咱们怎么来骗过它,瞒天过海!

海马体极少把信息一次就认可为必要信息,

它容易让不断重复的信息标记为“必要信息”。

  就好像你今天学习采摘一兜橘子,第二你提了这兜橘子去拜访海马体,他可能不鸟你,一周后你又提这兜橘子去拜访海马体,没效果,没关系,两周后你再去(注意啊,一定还是提这兜橘子去,不要看到他没有鸟你就换苹果香蕉去什么的,不要)依然没效果,没关系,再隔一个月去,这样你的这兜橘子就会被海马体标记为必要信息放到大脑皮质中去。作者是屡试不爽的。池谷裕二教授是这样描述的(学习新知识的第二天就复习一次,再隔一周复习一次、再隔二周复习一次、再隔一个月复习一次)这样的时间间隔这样反复四次,记忆就牢固了。这就是所谓的欺骗海马体之办法。看到没有,同志们想要一样东西在你的脑海中扎根牢固 是需要时间和技巧的。

作者还用了“狮子记忆”来描述学习的时机,

所谓狮子记忆法就是当狮子饥饿的时候,他要出去觅食,他觅食的时候会有来回的跑动,尤其是气温凉爽的时候。咱们的记忆是一样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是在两餐之间、在通勤路上。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

所以孩子在放学后用餐前那段时间是最好的学习时间。饥饿、晃动 摇头晃脑(古先生教书)温度低有助于提高记忆。

作者还把人们的记忆分成三种类型,老大是方法记忆,老二是知识记忆 老三是经验记忆(记忆三兄弟)他们各具特点、各有所指。。

          方法记忆就是指身体记忆,它的特点是最不容易忘记,比如人学会爬行、学会走路、学会骑单车等等这类型的事情,一旦学会终身不忘。越是原始的动物越是方法记忆。方法记忆,他是非常深奥的,又被称为“魔法记忆”,他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所以方法记忆很难的用语言向别人描述。有时候你问那些做高难度动作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也不知道”。仿佛就是顿悟了。这也是那些并电竞选手练肌肉记忆练到吐的原因吧。有的人能够做到凭直觉解题,其实也是用的方法记忆。作者是非常推崇方法记忆的。

      老二知识记忆,它的特点就是容易忘记。大家回想一下,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数学 物理化学 历史 地理等等,你们还记得多少?只怕是大部分都已经归还给老师了,这就是知识记忆,除非你学的知识,你把它用到了日常生活中,成为来的生活的一部分,否则去爪哇国是迟早的事了。

        老三经验记忆,所谓经验记忆就是你亲身经历与遭遇的事情,这是个相对知识记忆来说,他是难忘的,尤其是当你情感饱满时(或者万分悲伤或者极度高兴的时候),那些记忆也是终身难忘的。所以我们要让所有的知识尽量的与我们发生关系,产生联想,这样有助于我们的记忆。其实发生关系 产生联想,就是对知识的再创作,让知识记忆变成经验记忆。

  作者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山颠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你们猜猜他这个再创造的是什么?带有情景故事的是:3.1415926535圆周率数字。有意思吧,这种有情景有意义的创造就是把知识记忆迁移到经验记忆的方法,动物(包括人)越高级,经验记忆越多。



还有一个与记忆也关联不小的就是杏仁核,他是管什么的,他就是管你的七情六欲的。让我们回忆一下,那些刻骨铭心的是不是悲伤的事情或者极度喜悦的事情?(杏仁和与海马体是紧挨着的邻居),就说记忆深刻的东西他一定是伴随着你的情感非常丰富的时候,很对信息不是情感触动厉害的事情,你是回忆不起来的。

好吧,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记忆有三兄弟,我们要尽量吧,容易忘记的知识记忆,关联,联想想让他成为经验记忆,为了节省能源,我们是要有方法(四次复习法)来骗过海马体的,让他把我们想要记住的东西,标识为必要信息进入大脑皮质。色彩 声音  时间甚至温度都是对记忆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

尽量的用方法记忆,这个魔法记忆,所谓的方法记忆无法记忆,不过就是要让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学习来分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好,今天给大家讲一本非常有用的书,叫作《考试脑科学》。这本书是新疆一所著名高中的校长经过层层传递交给我的。他希...
    甜诞阅读 3,644评论 1 0
  • 荐 语 看过的东西总是转头就忘?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烦恼,人脑天然偏向于遗忘。 但我们可以训练大脑,比如:“欺骗”海马...
    晨峰_02c6阅读 4,606评论 0 0
  • 读完本文约需28分钟 各位好,今天给大家讲一本非常有用的书,叫作《考试脑科学》。这本书是新疆一所著名高中的校长经过...
    灵石CAke阅读 6,906评论 0 5
  • 书名:《考试脑科学》 作者:[日]池谷裕二 类别: 科普 译者: 高宇涵 本书是关于“学习”与“记忆”的脑科学科普...
    云云读书阅读 7,399评论 0 3
  • 九洲芳文 记得第一次对人脑真正感兴趣是在大一的生理解剖课上,不同于中学生物课上对脑结构的简单命名,而是更多的探究脑...
    wisdom静水阅读 8,153评论 16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