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是你,勾起了我痛苦的回忆,我该谢你呢,还是恨你?

唐尚珺,是你,勾起了我痛苦的回忆,我该谢你,还是恨你?

首发2024-07-25 17:18·陀叔拍案

唐尚珺,自从这个名字进入我的眼帘,我的心就开始被他刺痛。了解了他的故事后,我的心就像一块破碎的镜子,片片碎片都清晰地照着我的痛苦。我曾多次咀嚼着唐尚珺的故事,每次都让我潸然泪下,这泪水,一半是为唐尚珺,一半是为我自己。


唐尚珺,1989年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一个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的贫苦家庭。2009年第一次高考372分,未达本科线。这个分数对唐尚珺是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便踏上了16年漫长且艰辛的复读高考之路。

2010年,第二次参加高考,405分,分数有所增加,但未达二本目标。

2011年,第三次参加高考,475分,分数大幅提高,但唐尚珺很不满足。

2012年,第四次参加高考,505分,已达二本线,但他有了更高的目标。

2013年,第五次参加高考,530分,第一次达一本分数线,但他心中有了清华大学。

2014年,第六次参加高考,获573分的高分,报了西南政法大学但清华梦未醒。

2015年,第七次参加高考,成绩为587分,被吉林大学录取却选择了复读。

2016年,第八次参加高考,成绩为625分,录取了中国政法大学仍选择了复读。

2017年,第九次参加高考,成绩为570分,被夏门大学录取仍选择了复读。

2018年,第十次参加高考,成绩为619分,被广西大学录取仍选择了复读。

2019年,第十一次参加高考,成绩为646分,被重庆大学录取仍选择了复读。

2020年,第十二次参加高考,成绩为619分,仍选择了复读。

2021年,第十三次参加高考,成绩为591分,被广西大学录,仍选择了复读。

2022年,第十四次参加高考,成绩为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仍选择了复读。

2023年,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成绩为594分,仍选择了复读。

2024年,第十六次参加高考,成绩为601分,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


16次高考,说出来给人的震撼不亚于原子弹爆炸。16次高考,5次超600分,最高达646分,算得上是奇迹!

我在一所省重点中学执教,曾15年连续担任高三复读班的课,深知这样的成绩有多么来之不易,有多么令人羡慕。唐尚珺的高考经历,用“浸透了汗水和泪水”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来形容他的艰辛与痛苦,我这个与语言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竟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形容。曾经有人这样形容高三的学生:经历一次高考,犹如一次凤凰涅槃,复读一年高三,就再也不怕人世间的苦了。

我不说别的,不说他16年的执着值不值得,不说他的选择是明智还是固执,不说他多年来录取了却又放弃是不是占了别人的录取名额……就说这高三复读的16年的路,他是如何走过来的,这不是一般人能熬得过来的。

我是高三学生生活的见证人,早上6点,到晚上12点,这是高三学生的学习常态,有人还要加班加点。严寒酷暑,日来月往,从不间断。许多学生在承受这高强度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受着贫穷的煎熬。住宿条件简陋,食物低劣。许多农村来的学生租人家的一个阳台,自带下饭的干菜。我猜想,唐尚珺的景况比这些学生好不到哪里去,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爸妈务农。我在做着学生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立志苦读的时候,口里说得强硬,心里却在为他们流泪。

我不止一次面对学生暗暗流泪。有一年,我曾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下一条标语:用汗水洗涮耻辱!这条标语有点狠,受到校领导的委婉批评,可是,领导哪里知道,我是流着泪写下这条标语的!因为在我心里,是十二分的不情愿看到学生辛苦的情景;我在心里祈盼他们复读一年就能圆大学梦,再也不要受这复读生活的煎熬。

我曾见过连续三年在我班复读的学生,看着他一年一年的熬着,我心里极不好受。我校还有一个复读8年终考清华的复读生,人们叫他”8年抗战老兵“,他“8年抗战的事迹”传为“美谈”,让许多人“想而生畏”。可是,与唐尚珺比起来就逊色多了。唐尚珺经历了16年,俗话说“十年寒窗苦”,唐尚珺是经历了二十年的寒窗苦,近三十年的寒窗苦啊!

唐尚珺,是你,勾起了我痛苦的回忆。

说说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不幸离世。我大姐从小被远送他乡做童养媳,大哥与我们分了家,我与我妈,还有比我仅大四岁的二姐在一起艰难度日。那是公元九六四年。这个时候,全国人民都挣扎在死亡线上,我们孤儿寡母就更是朝不保夕。

那时,小学校的学生是用工分交学费的,我们家没有劳力,没有工分交学费。

我妈对我说:“崽呀,娘知道你是读书的料,娘也知道你正在想着通过读书改变贫穷,可是,娘没有了一丁点办法让你读书了,靠你姐的工分远远不够队里的往来账,队长还说要停发我们家的口粮呢!”

我含泪对我妈说:“妈,可以用哥的工分交学费吗,等我长大了,我一定加倍还给他。”

妈就说:“哥还欠队里的往来账呢,他们家也是出钱户。”

就这样,我辍学了。

辍学一年,我没有停止自学,梦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继续上学,立志将来能考上大学,改变贫穷的命运。我用毛笔在自学本上写上“语文自学本‘’“算术自学本”,受到小学校的老师的赞扬,算术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到班上夸我:“你们,教过的都不会做,顺国(我的名字)没有学过都全做对了,你们要向顺国学习。”


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我得以继续上学,停学不停升级,我直接上了六年级。我更加勤奋了,各科成绩都很好,在老师的赞扬声中迎来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那是公元一九六六年。

就在我踌躇满志等待考试消息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取消考试成绩,升学改为推荐选拔。小学升中学如此,中学升大学也是如此。这个消息,破灭了我读大学的梦,破灭了我通过读书改变贫穷命运的梦!

幸运的是,后来我被选中。一九六六年九月,我怀着读大学的梦想,跨进了中学门槛。可是,新书还没上完一个单元,就被文化大革命的炮火烧得粉碎。那时,学校没有了正常的教学,也没有高考制度。浑浑噩噩直到一九七二年高中毕业,也没有正规上过课。我的大学梦想无法实现。

回到农村,我一直盼着恢复高考制度,祈盼有朝一日能参加高考。一九七七年,高考制度恢复。我终于和全国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一道走进了神圣的考场。可是,我却没有和那些优秀青年一样圆了高考梦——我落榜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落榜,我痛不欲生,很长时间萎靡不振。

我落榜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得分太低,数学成为我的短板。我想到了复读,可是,我怎么生存?那时,二姐早已出嫁,母亲年迈,谁供我复读。想法恳切,但无法实现。我只好背着行囊,去求助我大姐夫。大姐夫是高中数学老师,我想让他帮我补回数学空白。我当时正在当着小学代课教师,当然,只能假期去补。

我花了两年寒暑假的时间去我大姐夫家补数学课。一九八0年,当我正准备又一次跨入高考考场的时候,我的家人、挚友却阻止我参加高考,要我报考师范学校(中专),理由是:稳妥,不能再折腾。我自己也怕失败,所以听人劝,报考了师范学校。后来,成了 一介教书匠,考大学的梦彻底破灭,没有考上大学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后来,我教高三复读班,我给学生讲我的故事,面对学生,我感到很愧疚,一个高考落榜生,还怎么教学生去考大学?

我差点就成了唐尚珺,我终究没做唐尚珺。不说智力不如他,雄心壮志与胆略都在他之下。不要推说贫穷,其实,一九八0年的时候,我已有举债能力,就是缺乏像唐尚珺一样的雄心与胆略!要是通过举债复读,结果又会如何呢?我常常这样想着。

唐尚珺,勇敢,顽强,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毅力!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雄心与胆略!有这样的品质,还有什么事不能成功呢!我相信你今后还会拥有常人所没有的辉煌!

唐尚珺,我是江西人,50年代生人,我们相隔千里,不同时代,可是,你却勾起了我那艰涩的回忆,让我心静如水的心又一次久久不能平静,我是该感谢你呢,还是该恨你呢?好想与你面叙,做个忘年交,如何?

忘了恭喜你,今年,你终于已601分的骄人高分,已录取了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真诚地祝福你,唐尚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