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的特点
- http是由浏览器通过url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再通过web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 简单。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时,只需要发送请求方法和路径。
- 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
- 无连接。限制每次连接处理一个请求。处理完客户端的请求之后断开连接。
长连接。http1.1之后用keep-alive。
在浏览器地址输入url,按下回车之后经历的流程
- 浏览器会根据url逐层查询DNS服务器缓存,解析url中的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DNS缓存从近到远依次是浏览器缓存,系统缓存,路由器缓存,IPS服务器缓存和域名服务器缓存,顶级域名服务器缓存,从哪个缓存找到对应的IP则直接返回。
- 找到IP地址之后,根据IP地址和对应端口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三次握手)
- 连接建立之后,浏览器会发出读取文件的http请求,该请求将发送给服务器。
- 服务器处理请求做出响应,并把带有html文本的http响应报文发送给浏览器。
- 浏览器收到html,并在窗口渲染。
- 浏览器释放TCP连接(TCP四次挥手)
状态码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往往和跳转相关)
4XX:客户端错误
5XX:服务端错误
具体来看:
400: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
401:客户端没有权限去请求某些资源。
403: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比如IP地址被拉黑了。
404:请求的资源不存在,可能是url写错了。
500:服务器内部报错。
503: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请求,过段时间可能恢复正常。有可能是服务器的连接池打满了,这时候就不能再对外提供服务。
GET请求和POST请求
Http报文层面:GET请求信息在url上,POST请求信息在报文体中。个别浏览器对url长度限制。
数据库层面:GET符合幂等性和安全性。POST不符合。幂等性:对数据库的一次操作和多次操作获得结果一致。安全性:没有改变数据库中的数据。
其他层面:GET请求可以被缓存,被存储。会被浏览器存在浏览记录中。POST不行。
Cookie和Session
Http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如果有登录需求的页面,需要登一次输入一次。很烦。
这时候就引入一些机制,让Http具备状态,Cookie和Session就是解决这个的。
Cookie是客户端的解决方案
-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一个支持cookie的网站时,客户端会提供包括用户名在内的个人信息提交至服务器。
- 服务器再向客户端回传相应的超文本的同时,也会发回这些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存放在http响应头里。
- 当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之后,浏览器会将这些信息存放在一个统一的位置。
- 客户端再次请求的时候,会把Cookie放在请求头回发。
-
服务器接收到之后,分析存放在请求头的Cookie,得到客户端特有的信息,从而动态生成与客户端对应的信息。
Session是服务器端的解决方案
- 服务器使用了一种类似三维表的结构保存信息。
- 当程序需要为某个客户端请求创建session时,服务器首先检查这个客户端的请求里是否已包含了session标识(session id)。
- 如果已包含:说明以前已经为此客户端创建过session,服务器就按照session id把这个session检索出来使用,检索不到就新建一个;
- 如果不包含:则为此客户端创建一个session,并且生成一个与此session相关的session id,并回发给客户端进行保存。
Session实现方式
使用cookie实现:
服务器给每个session分配一个唯一的gsessionid,并通过cookie发送给客户端。当客户端发送新请求的时候,将在cookie头中携带gsessionid,这样子服务器就能找到对应的gsessionid。
使用URL回写来实现:
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页面的所有链接中,都携带gsessionid的参数,这样客户端点击任意一个链接,都会将参数带回服务器。如果直接在浏览器输入,那session匹配不到。
Tomcat对session的实现是同时使用cookie和URL。
如果客户端支持cookie,那就停用URL。
如果cookie被禁用,就一直用URL。
Cookie和Session的区别
- Cookie数据存放在客户的浏览器上,Session数据存放在服务器上
- Session比Cookie安全
- 若考虑减轻服务器负担,应当使用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