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庄中学――我永远的记忆

        最近经常看到微信上有同学聚会的消息,也许是我到了这个年龄,少了那份激情,加上现在又深居简出,也就和我的同学们不怎么联糸了,但我却非常怀念我的学生时代,尤其是在华庄中学的三年。


      我的小学是在本村读的,七九年我到当时的华庄中学去读初中,那时,班上的女生绝大部分都是长头发,编着两条长长的辫子,辫尾用皮筋扎着,有个别爱打扮的女生,则在皮筋上缠上彩色的绸布,显得特别好看,遇到个别长得帅成绩又比较好的男生,两条大辫子故意地那么轻轻地一摔,显得更清纯可爱。男生们则几乎是清一色的小分头,着一身蓝色中山装,显得一脸的学生气。 


        那时,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那时在学校的时候,男生和女生相互之间是不讲话的,如果看到男生和女生在一起走路或者是讲话的话,第二天准会传遍整个学校,有的还喜欢拉郎配,搞得满城风雨。特别有意思的是,己经十六、七岁的我们是那么的单纯、可爱。大部分同学会根据各人的身份和性格,在背后偷偷地起着“坏名”。比如,有位同学是位男生,却生得比较文静且说话轻声细语的,我们就在背后叫他“娘娘腔”。有个同学不知道自己是几点钟出生的,只知道家里大人说天刚蒙蒙亮时生的,我们就叫她“蒙蒙亮”。这些在现在看来,显得多么幼稚和恶作剧,但每每回想起来,却是我们学生时代纯真的记忆。

        我们同村的几个同学一起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的时候,男生和女生还是有说有笑的,可一到学校立刻装得像不认识一样,相互之间立刻不讲话了。更有甚者,在男生和女生坐的课桌中间刻上一道深深的槽,相互之间不能过了这个槽,如果谁的课本不经意过界了,对方保准不说话,立刻把课本推回去。

        那时有场电影看,是件很稀罕的事情。因为华庄是个大庄子,分华东和华西两个村,电影队去放映的次数就稍为多了一点,要是知道今天有电影的话,一准有几个要好的女同学早早地就约我,让我到她家吃晚饭,看过电影后和她一起睡,第二天一起去上学,同学的家长们更是热情招待,保准在第二天的早饭,是一碗稀饭外加上一个热乎乎的煮鸡蛋。我记得单在金风家就有好几次,还有小宝家、小林家……。

        更有我的班主任徐老师,他不但教我们学习知识,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对我们学生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时老师的全家全部住在学校里,要是遇到下雪下雨天的话,他会教师娘拿出家中的雨衣和雨伞,分给我们外村的学生,生怕同学们被雨淋着。前几年,在唐刘菜场巧遇徐老师,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了,但老师一看见我,就立马叫出了我的名字,当时我真的好激动好激动。还有柏老师,他就是我们的保护神,因为他是我们村的人,每天都坚持和我们一起上学校,放学后又和我们一起往家走,照顾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的安全。还有……。

        虽然离开学校己经三十多年了,但老师的教导之情,同学间的纯真友情,令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