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部电影有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少年不顾妹妹的反对,将母亲的遗衣交托给寄住的伯母卖掉换米。欢天喜地地吃上白花花的大米饭,好像好日子就要来了。可第二天伯母换了脸色,煮了稀稀的杂粥来给他们饱腹,却理直气壮捏了实实的饭团给“为国家努力”的丈夫和女儿。
我当然愤愤起来,心里泛起一丝心疼和酸涩。
凭什么?
后来我明白,不公是时时有的,只有小大的区别而已。在那个战争年代,谁不是贪心地妄想分一杯羹,只是为了生存而已——为了自己和至亲。所以不择手段,此时还需要什么狗屁公平。世态炎凉。
在如今的饭桌上,我常常会想起这个桥段。母亲的极力维护,夹起她自以为的好东西搁在我碗里。她当然不是薄情的伯母,但借由她,我刹那理解了伯母。
偏袒只会对重要的人。
这和陈桉的那句“对你好的就是好人”有异曲同工之处。
谁都会恍然大悟,只是不肯承认罢了。
ⅱ.
还有一个情节是刚刚想到的。哥哥和妹妹坐在木质浴缸里,玩起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游戏——将浴巾抛进水里,双手伸进水中裹住,就有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圆溜溜的空心包。小时候也总在洗澡的时候和姐姐各霸占一个塑料浴盆,自己坐在水里,玩得乐此不疲。
小时候的快乐纯粹易得,自己萌生出许多乐趣。
ⅲ.
当然,难过的人亦如此,这样寻得小小的乐趣,才不至于活不下去。节子和她的哥哥稚嫩的步子一步步迈开,迈向苦难,也迈向所谓的极乐。
一帧帧的悲凉晃过眼前,自己心酸得想要掉下眼泪来。可我一直记得,哥哥拉着放满从家里挖出来的东西的板车,拣起一颗酸得掉牙的梅子,丢进嘴里,似乎是被酸得跳脚。但我更喜欢这么认为,他是因为嘴里酸酸的梅子而欢欣,欢欣得旋转起来。
明明前路茫茫,未知的刁难在不远处幸灾乐祸地盯着他发笑。但他还是很乐意因为一颗梅子而大笑起来,似乎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孤勇能让他撑到曙光的降临。
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