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我的读书生涯
此生,我作为学生,在学校“读书”的时间有点长。我没上过幼儿园。上小学费去6年,中学5年左右,中师2年,大学4年,加起来可知:我在全日制学校“读书”的时间达到17年之久。如果算上在南师大读半脱产的研究生课程班(收获几近于零)的3年,上学时间居然达到20年之久。如果上过幼儿园,上学时间会达到23年。这个时间恐怕长得出人意外。
另一方面,作为书籍“阅读者”,从孩童时代开始,我一直都在“读书”。或许我这一辈子,都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我曾感叹自己“读了很多的书,教了过多的书,写了许多的书”。
我家书橱之一角
我撰写、主编、参编的部分书籍:
如果要让我说出自己最重要的人生经验,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世人:多读书,是获得优异学业与成功人生的秘诀。
然而迄今为止,几乎没人能准确、全面、深入浅出地说出读书为什么重要,并且同时提示只专注于读书可能带来的问题。但综合各家之言,或许能解决这一问题。
一、先贤与现代名家谈读书
古今中外,谈论读书的名言警句多如牛毛,现择几则富有代表性的略加诠释,并作简要分析或评价;由此,读者可以大致了解读书的意义与注意事项。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不愧为名作家,此话既形象,又一语双关地道出读书的重要性:书籍叠起来,如果越叠越高,就会如同上进的阶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反映在书籍中,历代经典书籍最能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如果读书,也会越读越上进,道德水准、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等也会逐渐上进。这是我对高尔基这句名言的理解。
不过高尔基并没有说明读书能使人取得哪些“进步”,也没能说出为什么能使人“进步”,更谈不上指出读书应注意的问题。
2.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段话来自培根的随笔《论读书》,译者是名人张海迪的丈夫、大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其英文原文是: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es。
我认为这里的“wise”,不仅有“明智”含义,还有“借鉴历史经验,机智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含义,因此将“wise”译成“聪慧”可能更好。读者可以对比一下:“读史使人明智”与“读史使人聪慧”,哪种说法更好?
原文中的“Abeunt studia in
mores”是拉丁文,被王教授翻译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不懂拉丁文,不敢妄加评论。但考虑到与上下文的联系及汉语中“性格”一词的含义,这句话似乎应译为“凡有所学,皆入性格”。其含义是:读书的各种收获,都会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这段话如果让我翻译,我会译成:“读史使人聪慧,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入性格。”
培根的这段话说得非常好。略感遗憾的是,概括读书意义时,培根只是从“性格”角度论述的。好在《论读书》一文的开头,有这段论述: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傅彩”意“着色”,引者注),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培根忠告我们;读书多的人处理问题时,不要做“学究”,不要“全凭条文”,应从实际出发;书本知识,应当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社会实践“互补”。
3.前苏联最富有实践经验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如何转变差生,使他们成为正常学生甚至优秀学生时,曾告诉我们:引导差生阅读是个好办法;阅读会提升其智力,智力提升了,差生问题就解决了。
请注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能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智力。青年时代读到这段话时,我并不那么相信。可是经过几十年的思考与实践,我终于认识到:苏霍姆林斯基话是正确的,可惜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或不相信这个道理。阅读能使人产生“是什么”、“怎么样”、“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之类的问题,有时这类问题会长时间纠缠于脑海之中;思考与纠缠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正是智力训练的过程。
4.在中国的科举时代,流传着两句非常有名的诗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赵恒的《劝学诗》。此诗全文为: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作者告诉我们:男儿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当刻苦读书,求取功名;“六经”中有粮仓,有金屋,有车马,有美女,什么都有。
需要解释的是,“六经”是孔子亲自编辑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书,其中的“五经”是宋以前的科举经典。而《乐》经早已失传,失传日期与原因,尚有争议。我个人觉得,《乐》经绝于“焚书坑儒”的可能性较大。宋代理学家朱熹等曾大力提倡读《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四书,并建议将其列入科举经典,朱熹还为此亲著《四书集注》。这一建议得到朝廷的肯定、推行,自此便有“四书五经”之说。
赵恒的诗,看起来是科举制度的产物,但其基本思想至今似乎并未过时。其基本思想是: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地位与财富。
当今芸芸众生逐利追名,其中未曾好好读书而收获成功者,除少数确有宝贵专长(如体育专长、艺术专长)者外,所走的大多为邪道。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多读书仍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不过赵恒的诗,说的是读书与功名及富贵人生的关系,并未说明读书会给人带来哪些内在变化。
5.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这里,黄庭坚说的是读书与人的举止修养的关系。读书,既可以借助知识的获得与智慧的提升,直接影响人的举止修养,又可以通过性格的改变,间接影响人的举止修养。
6.鲁迅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说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与培根一样,鲁迅提示我们:读书人不要成为“书呆子”,人生经验的积累与提炼同样重要;要多参与社会实践,要从社会实际出发,机智灵活地运用自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
现实生活中,少数“书呆子”一方面喜欢读书,另一方面又懒于社交甚至惧怕社交,这其实是很糟糕的。
7.老一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首先是“有关自己专业的书”,因为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第二类是“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修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以及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
我觉得换一种更简约、立足点更高的说法可能更好:“读书人”应当读两类书,一是与“做人”有关的书(应“做一个优秀的现代人”而不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二是与专业有关的书(包括“现有专业”或“未来专业”)。
我的上述主张,与从兴趣出发并不矛盾。在读书过程中,应注意兼顾“从需要出发”与“从兴趣出发”。
8.当代作家毕飞宇说:“关于阅读,我们的古人说过一句漂亮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就好像我们一直是热衷于阅读的民族似的,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们对阅读的兴趣真的没那么高,读书人的比例也没那么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大的历史机遇,它能够弥合阅读的缺口,让人人轻而易举地都能阅读到丰富的内容。真心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借助于数字阅读,建立起热爱阅读的文化心理,无论读什么,先读起来再说。我必须为数字阅读点赞,但也还不能把数字化阅读捧上天。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读它们的书我就很有信心。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出版精英保证了那些图书的质量,因为信任,许多图书早就带上了经典的性质。但是,对网络和数字阅读,我还有些怀疑,恐怕还需要时间和积淀。”
这里有病句:“让人人轻而易举地都能阅读到丰富的内容”,应为“让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阅读到丰富的内容”;“但也还不能把数字化阅读捧上天”,应为“但也不能把数字化阅读捧上天”。
老毕说得很好。我觉得对网络和数字阅读,应先读起来再说,这能弥补读书不足、涉猎面不广之不足;但是要注意,在当代中国,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传播的信息,不仅有许多错误的东西,而且有许多伪造的别有用心的东西。例如,种苹果、卖苹果的会编段子来吹苹果,种茶、卖茶的人会编段子来吹茶叶,文革的受益者会编段子来吹悲剧责任人或歪曲文革起因,造空调、电水壶的会编段子打击竞争对手,等等。此外还有诈骗信息。为此我们要多长个心眼,必要时或向有关专家请教,或以正式出版物或权威官媒的知识与信息来对照、印证,或通过域外信息来求证。
如果要概括读书的意义与注意事项,我觉得可以这样说:读书能使人获取知识与信息,能陶冶人的性情与性格,能提升人的智能与智慧,因此多读书通常是获得杰出事业与成功人生的必由之路。不过读书人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并注意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实践经验相结合。
以武则天为例,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孩提时代、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博览群书,没有宫廷内外各种各样的长期实践,武则天就不可能成为我们所知道的武则天。
二、我此生的五个读书高峰
今天,年过花甲的我,已无法说清自己读了多少书。在60年左右的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我大致经历了五次读书高峰。
第一个读书高峰出现在小学毕业后,时间近两年。
1966年文革开始后,我被迫辍学近两年(详见我的回忆录第五章《文革乍起辍学务农》)。在这近两年时间内,我边务农边读书。可以说,当时我的心被书籍迷住了。下雨天、中午、晚上、夜间,只要不需要干农活时,除了吃饭睡觉,我差不多将全部空余时间用在读书上。有时我通宵达旦地读书;夜间,在蜡烛或煤油灯下读到凌晨两三点是常用的事。需要感谢我父亲的是,那段时间,我父亲从未因我耗费了过多的蜡烛或煤油而责怪我。
在这一时期,我所读的书虽杂,但主要类型有三种:
第一类是所谓的“60部毒草小说”。文革开始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版的所谓“60部毒草小说”。由于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我逐一阅读这些小说,读过了其中的大部分。至今仍有较深印象的有《青春之歌》、《红旗谱》、《苦菜花》、《红日》、《三家巷》、《上海的早晨》、《暴风骤雨》等。类似的书也读过一些,如《迎春花》、《逐鹿中原》等。
第二类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这一时期,我不仅初读了中国四大名著,而且读了大量的历代白话、半白话的通俗性文学名著,如《七侠五义》、《三侠五义》、《小五义》、《封神演义》、《包公传》、《济公传》、《彭公案》、《施公案》、《玉蜻蜓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隋唐演义》、《说岳》等;此外还有艺人话本《武松传》、《鲁知深》等。当时,上述书籍很少有简化字版本的。因此借助有关阅读,我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认识了繁体汉字。读到后来,几乎没有我不认识的常用繁体字。
第三类是世界名著。这一时期,我开始了世界名著的阅读。
以下三本书,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三本书:
其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此生读过多遍(我曾说过,每当遇到较大挫折与危机时,我就会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会重新凝聚生活勇气)。而第一次阅读此书,则是在这一时期。《忏悔录》是大学时代最喜欢读的书之一。《л:世界最神秘的数字》则是退休前后最喜欢读的书之一。此书是一本比较通俗的数学专著。她是同事兼友人、教物理的张立新老师送我的赠品。他送我此书,是因为我们常在一起讨论数学的性质与发展史;有时我们还讨论宇宙起源与各种物理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不久从网上买来的。当时我想买的是完整的、不插评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目的是收藏;而卖家寄来的则是供中学生阅读的删了节并插入了即时点评的版本。坦率地说,我认为出这样的书是很不明智的;不仅众多删节不合理,而且许多点评也不见得高明。既然当年我小学毕业时就能很好地阅读完整、无点评原著,为什么现在要让中学生阅读经删节、点评的版本呢?
这一时期,我还阅读了其他世界名著,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高尔基的带有自传色彩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除了上述三类书籍外,我在这一时期还读过众多杂书与杂志,如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故事会》、《百家姓》、不同版本的皇历、科普读物等。
我此生的第二个读书高峰,出现在高中毕业后当“回乡知青”的日子,时间长达两年半。
在这个阶段,我读的书,类型更为复杂。除了中外文学名著与各种不那么出名的文学著作外,我重点阅读了以下三类书籍。
一是鲁迅著作。
文革初期与中期,除上述60部小说被定为“毒草”外,差不多所有外国文学艺术作品、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四大名著)、中国绝大多数近现代文学艺术作品,都是禁止出版、禁止阅读或欣赏的“封资修”“毒草”。但鲁迅作品却允许出版、阅读。
由于崇敬鲁迅,加上高中毕业后交上的好友邓同曾先生也特别喜欢阅读鲁迅作品,我在这一时期阅读了大量鲁迅作品。我曾与邓先生省吃俭用,分工购买了所有能够找到的鲁迅作品分册。可以这样说:我们两人,除了《鲁迅全集》外,差不多购全了所有能够买到的鲁迅作品。在那段艰苦的岁月,我们俩曾一次又一次地长时间谈论鲁迅,讨论鲁迅作品。
二是“青年自学丛书”。
文革中,除电台、电视台偶有英语教学节目外,年轻一代如果想要学习,简直是“门儿都没有”。为此,上海人民出版社专门为广大知识青年编辑、出版了“青年自学丛书”。我曾专门买回这套丛书,并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开始自学语言文学与数学时,似乎轻车熟路,异常顺利。但从自学物理开始,逐渐感觉到学习的困难。试想:在无实验、无人指导、无同学交流、无考试压力、无文凭吸引、无可用之处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自学缺乏学习基础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焉能不难?老实说,我最后并没有“自学”完这套丛书。
三是农业方面的书籍。
由于当农民,并且担任大队农技员,我阅读了不少农作物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由于我所在的生产大队,是镇郊的“蔬菜大队”,队里不但种植各种蔬菜,还种植瓜类与水果,同时还种植一般农业生产队才种植的棉花、水稻、三麦(小麦﹑大麦﹑元麦),我因此阅读的农业书籍,涉猎范围非常广。
我此生的第三个读书高峰出现于读大学的岁月。
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我主修了近40门课程。为此,我悉心阅读、深入钻研过的教材,当在100本左右。
在课外阅读方面,我注意阅读各领域处于学术顶端的富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书籍。例如,为了了解尖端科学人才成长的规律,我选择了解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们的成长轨迹与性格特征。为此我曾五次去学校图书馆,终于借到了《科学界的精英》这一世界名著。正如“百度百科”有关词条所说的,该书是一本“对诺贝尔科学奖予以社会学分析的著作”,书的作者“考析了1901—1972年在美国进行有关研究的92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生平、学历、科学贡献及社会条件,论述了诺贝尔奖的象征意义、获奖人脱颖而出的社会过程。还批评了诺贝尔奖制度中的某些弊端”。在读大学期间及参加工作不久,我先后两次认真阅读此书,颇有收获。
在读大学期间,我还细读、粗读了所有我所知道但尚未读过的世界文学名著。在大学三四年级时,我一有空就泡在中文系的阅览室,阅读世界名著。如果时间过紧或书籍乏味,我就“翻读”。《牛氓》、《战争与和平》、《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等众多尚未读过的世界名著,就是在这个时期读到的。
由于有上述三个读书高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基本上没有我没读过的经典性外国文学名著。而通俗性中国文学名著的阅读,我在前两次读书高峰中,已基本完成。
那个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在小说方面,当是“伤痕文学”代表作《班主任》、《伤痕》等,在诗歌方面,当是朦胧诗诗人顾城、舒婷、北岛等人的诗作。在读大学期间,我阅读了这些作品。
这一时期,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坦率地说,我不喜欢古龙作品)开始风靡华夏,包括我在内的少数大学生开始阅读这些武侠小说。当时,我特别喜欢《书剑恩仇录》这部作品。但大量、全方位地阅读金、梁的作品,则是中年时期的事。
此外出于外语学习的需要,这一时期我还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英文版本的世界文学名著与科普名著。当然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英文版本的教育学著作及与我的专业有关的论文与参考资料。
我此生的第四次读书高峰,出现于40岁前后,时间跨度大约七八年。
这期间,一方面由于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我需要读大量的学术著作,另一方面我兴趣广泛,喜欢读多种类型的书。因上述两个原因,这一阶段的我又读了大量的书。
为了读书、睡觉两不误,我总是在枕头边放几本书。无论是晚间或中午,我总是早早上床,躺在床上读书。读到疲劳时,我手一松,书落在枕头边,随即进入梦乡。
读得最多的,当是专业著作。例如,在讲授教育心理学期间,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早期教育心理学的真正面貌,我找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教师学院(现名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Arther I. Gates的《Psychology For Students Of
Education》,认真地阅读起来。
此书的各章的内容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有机体的反应机制;有机体及其机能的遗传与生长;行为的发展;情感;动机的基础;动机与个性调整;法律与学习;学习与遗忘的特征与曲线;学习指导的原则;理解与归纳;追因、想象与问题解决;训练中的迁移;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个体智力差异;成就与才能;人格。
坦率地说,我认为与这本上世纪20年代出版的颇有几分基础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色彩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相比,当今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基础性逊色了不少。
再如,这一时期我曾反复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我认为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富有现实意义的教育学著作;同时她也是影响最大的教育学专著。
在文学方面,这一时期我差不多读全了金、梁的影响较大的武侠小说。有人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在我的印象中,梁羽生特别擅长场面描写,而金庸则是人物个性刻画与情感描写的高手。
一次我到一个英语班上课,发现全班所有学生的桌上都有琼瑶小说。为了了解青年人为什么喜欢琼瑶作品,我阅读了几本琼瑶的代表作。最后我建议学生们不要过多读琼瑶,应多读中国与世界的经典性名著。顺便说一下,那个班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原因各位可想而知。今天想来,出现这种情况,与他们过分沉迷于琼瑶小说有一定关系。
这一时期,我读过的杂书也不少。下面照片中的几本杂书,属于这一时期比较喜欢阅读的杂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我曾认真阅读《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与《中国可以说不》这两本书。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就不细说这两本书了。
第五次读书高峰,出现于我专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我的年龄在50岁上下。时间跨度大约十余年。
由于以下三个原因,这一时期的我,读了大量书。
一是专业发展的需要。具体地讲,由于工作需要与职称评定需要,我需要撰写较多论文,需要撰写与主编多种书籍(含专著、教材、专题研究著作等)。完成这些工作,必须大量阅读多种中文与外文资料。
我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二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兴趣的广泛,我于2002年开始,通过数字化阅读,读了很多数字化书籍与资料。互联网的普及,使我有机会及时阅读到大量的中英文专业文献,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的教育统计资料,各国教育部网站的政策文献等。在非专业文献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上海“海纳百川”网站那极其丰盛的数字化大宴(当时还不太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从这个内容浩如烟海的网站上看到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的照片时,作品的艺术力量与表现力,惊得我目瞪口呆,半晌说不话来。我至今仍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其艺术水平不仅“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
三是由于学校要创办“中国师范教育博物馆”,为此校长要求我以科研处长与教育专家双重身份介入这项工作,为此我读了大量的纸质与数字化书籍与资料。
60年左右的博览群书,加上也许可以称得上优秀的记忆能力与思维能力,使我在脑海里建立起一个巨大的具有极其复杂的内在联系的立体化的知识结构网络。在这个网络结构中,各领域各学科的知识,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
退休前不久,我所教的外语专业的学生代表请我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我估计学生们有些急功近利,他们请我推荐书目,更多地想了解与利用我的阅历经验与眼界,于是我本着“少而精”指导思想,推荐了以下五本书,并说明了推荐理由:
1.《文化革命十年史》。我希望此书能帮助学生成为政治上较为成熟的公民。
2.《简•爱》(英文原版)。读此外国文学名著,既可受到宝贵的文学熏陶,又能提升英文阅读能力。读原版书与读中译本,感觉与体会是不一样的。
3.《林肯传》(英文原版或中文版)。了解这位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的人生经历与性格特征,了解美国早期历史。推荐此书,也是为了提示同学们注意阅读人物传记。
4.《性格决定命运》。让学生了解性格修炼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5.《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是最富有实践经验的伟大教育家。读他的建议,能帮助我们了解教育规律,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三、我退休后的读书生活
2018年春节前,我拿到退休证书,并完成了全部应做的教学工作。2018年7月1日前,我完成了8位学生的论文指导,完全退出工作岗位。此时,我已接近64周岁。
最近我的主要活动,一是写回忆录,二是调整与锻炼身体,三是读书,四是下棋,五是养宠物兔。最近我所读的书,一是为满足兴趣而阅读的各种读物,二是为保健而读的书。感觉身体有麻烦时,我会实用主义地翻阅这两本书:
其中的《中医诊断全书》真是一本好书。我相信她集中了上千年来无数中医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她对特定疾病的全方位论述(如症状、类型、起因、易患人群、问题预防、针灸对付、按摩与推拿对付、食疗、药疗等),令人叹服。我认为具有西医基础或人体生理与解剖基础的人,读她会有更大的收获。我历来主张中西医有机结合,巧妙结合。这虽不容易,但却是能做到的。
最近一年,我又重读了许国璋、俞大絪主编的大学《英语》教材一至六册,其中一些有趣的故事与资料(如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护士南丁格尔的事迹、考文垂马背裸女的美丽传说、二战期间的德黑兰会议内幕、伦敦的城市风景与历史掌故等),我已将其翻译成中文,并以日记形式收录、分享了这些故事与资料(详见我在新浪网、简书网的实名博客中陆续发表的《翠湖日记》)。
最后我想说说我的遗憾:如今的国人,95%以上的人不喜欢阅读。如今的中华民族,是出了名的“不读书的民族”。
我相信来自网络的这句话的真实性:
“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也许这些统计并不准确,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中,凭直觉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不喜欢看书。……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鲜有看书的人。”
如今,在中国的公共场合,相当多的人往往在玩手机。其中,在认真阅读的人实在不多。
我们该怎么办?长此以往,中华民族还会是优秀民族吗?
写毕于2018年9月7日
校毕于2020年4月8日
改定于2021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