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大人是:知分寸,也有纯真

我到现在都很难把自己当成年人看待。

1.

朋友跟我说:我到现在都很难把自己当成年人看待。

为什么?

因为我感觉自己还是那个刚毕业的小女孩。经验尚浅,眼神单纯,需要被照顾。

我:偶尔在朋友或男朋友面前露出少女心还是可以的。但如果一直这样,在工作中也这样,那就行不通了。

是呀,就是这样,觉得工作好痛苦。

怎么这样想?

以前有项目让我去做,我不想,觉得经验尚浅,需要被带着。后来待够了一年多吧,我工作和业绩不突出,同样进来的女孩升职了,我还依旧。其实我觉得我能力不比她差,如果我尽力去做,一定比她好。

想着谦卑一点,学多点东西,准备好了再担当大任。然后工作三年,涨了几百块,这几天新同事入职,她们才96,97年……

但感觉都很能说,很能玩。

有危机感了。不是一个技术过硬的前辈,也无法和他们玩到一起。然后,更年轻的人进来了,感觉会被照顾的人就他妈轮不到我了……

2.

朋友说了很多,我有些心酸和悲哀。

谁都是被逼着推着成长的,在你没有完全准备好以前。

你不能在职场上,一直以“我是女孩”的心态自居——一方面用“我是女孩”来获取权利和利益,一方面以“我是女孩”来逃避责任

当你完全准备好,那个机遇就过去了,或者早有人把它做好。

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执行力”。

我妈跟我说过:说话做人要知分寸。

知分寸的作用是什么?一是可以让你在任何场合都有得体的展现。二是明白“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

在职场上的可为是: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可以,请更努力,更担当。

不可为呢?不可贪,不可懒,不可逃。

知道这个界限,有了界限以内的目标,才能在方寸间把控好言行,以更好的姿态更进一步。

知分寸的人不容易极端,过于极端的人或情绪容易崩坏,拧得太紧的螺旋容易断裂,压得太死的棉花容易失去做棉被的温暖和舒服。

有了界限以内的目标,才能在方寸间把控好言行,以更好的姿态更进一步。

3.

仅是知分寸就够了吗?

不够。

遇到过很多有趣,自带魅力的大人。

他们除了知分寸,还很纯真。

会在某一方面卡壳,会犯傻,也会有自己的坚信,会有自己的孩童之心。

作家约翰.欧文曾经在书中写道:最孤寂的事难道不是不信任吗?

现代社会,人很多,关系很复杂,当提防和警觉超越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那么很多东西便失去了色彩和期待。

我有一个朋友,直到如今25岁,还相信世界上有菩萨,有一个地方还没有被人发现,那里山清水秀,人人都是精灵……只是我们人类还没发现。

所以她愿意相信真善美,就像孩子愿意相信吹出来的五彩泡泡里有一个世界,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会送来礼物。

也因为这样,她不孤寂,她很开心。

大人的纯真是有创造力的。

如果坚信的那个美好世界还未抵达,他们会努力创造。

就像电影的诞生,电脑的诞生,共享网络的诞生,智能手机的诞生,都是大人纯真的想象力。^_^

像谁说的,我是因为相信才看见,而不是看见才相信。

愿你能成为一个美好的大人,知分寸又很纯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发现自己的拖延症换了一个花样,以前是大小事都拖,现在是越重要的事情越是拖,比如今天微社我值班,反而我今天是...
    爱自满溢阅读 332评论 0 0
  • Part 1 理论篇 一、学习方法 阅读本身几乎没有任何价值,阅读只是一个起点,它存在于一系列行为链条的最初: 阅...
    朱笋笋阅读 523评论 1 2
  • 昨日天色就渐暗,稀稀拉拉滴起水花,沾衣欲湿但又不是很大,路上行人泰然处之,也不打伞。路旁打盹的小狗抬头望两眼天空,...
    秋地说阅读 2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