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读599】2017/08/05星期六 荐书蜜友:刘芹
文:张旎 常爸
我逛过很多博物馆,在看展项之余,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观察孩子在博物馆的学习过程,以及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要说孩子和博物馆的事情,我想先从家长谈起。
【一】博物馆里的家长们
先说几个场景,欢迎对号入座:
场景一:
“快走,前面还有好多好看(玩)的呢!”
孩子在博物馆里对着一个展品看/玩地入了迷。家长一开始还很欣慰,可转眼15分钟、20分钟过去了,孩子还不肯走……
掐指一算:逛了快俩小时了,后面还有3/4的展品没看呢!这怎么行?!
“快走,前面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呢!”
然后不顾孩子的反对,强行把他拖走——好不容易排了仨小时队挤进来了,就算做不到全逛一遍不留遗憾,也得腿脚勤快尽量多看啊!
场景二:
“你看,这个事是这样的……然后这样……然后这样,明白了不?”#耐心脸#
博物馆里展示着一组古时代的器皿用具。
父母见孩子看得认真,就开始耐心讲解:
“你看,这是古人用的杯子,它跟我们用的杯子不一样,是陶做的,我们平时用的都是瓷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烧瓷技术,他们就用陶土制成杯子;后来人们又学着用金属比如青铜来做杯子,又过了很多年才有了瓷……·¥#**%%……#¥#”
孩子瞪着眼睛一副认真听的样子,家长也很欣慰。
场景三:
“行,你去玩吧,我在这儿等你。”
博物馆的儿童互动展区,通常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也是家长们最放松的地方。
有不少大孩子来到这儿,家长松了口气,说:
“好,你去玩吧,我在这儿等你。”
然后默默掏出了手机,一派熬出头的神情,在一众陪玩陪笑的小宝宝家长堆儿里显得颇有优越感。
这三种家长,大家觉得哪种可取呢?
再对号入座一下,你常常扮演哪类家长的角色呢?
我的回答是:三种都不好。
第三种看手机的,显然是没有花时间精力高质量陪伴孩子的,不提倡。
可是前两种有啥错?
第一种想让孩子看得更多、学得更多,有错吗?
第二种不仅想让孩子学更多,还耐心付出讲解,这也有错吗?
【二】为什么要带孩子逛博物馆?
玩就是学习vs通过玩来学习
我们带孩子逛博物馆,当然是为了让孩子学点什么。
但是,儿童博物馆教育有一个最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
玩本身就是学习,而不是通过玩来学习。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前者重视学习过程;后者重视学习结果。说直白点,后者有点太“功利”。可重视结果有什么不好吗?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个博物馆互动项目: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个轨道,让小球绕开障碍,从一个位置滚到另一个位置。
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往往会慢吞吞地尝试各种轨道,有时候还会将轨道设计成从下往上走。
可是显然,受重力作用影响,小球不可能从下往上走。所以经常是一次又一次失败。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效率很低的探索过程,其实是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会激发出内在的、持续的学习欲望;
他们学会了通过探索、假设、实验和发现的一系列步骤,来获取知识;
孩子在探索中要和同伴交流、发展社交能力;
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获得自信,遇到困难能够不屈不挠;
最重要的是,游戏的过程本身为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不过现实情况是,一看到孩子从下往上设计轨道,家长就开始说话了:
“这样行吗?不行吧,小球不能从低往高走!你应该从上往下设计,你看这样……这样……”然后就直接上手给孩子示范了,同时伴随着一通原理。
这一动手,上面这些学习过程就都没有了。尽管通过家长的示范,孩子可能也同样获得了重力知识,可这只是“通过玩来学习”的结果而已。
所以,上面的第一种家长,总是在催着把所有项目看完,其实是中断了孩子的探索,以多学习知识为第一要务;
第二种家长,把什么都告诉孩子,看上去是逛博物馆长见识,但没有自己的思考,实际上跟在课堂上灌输知识没什么两样。
我们这一代,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被动的知识输入型教育,更侧重的是记忆、模仿、观察等能力的强化和训练,这些能力并非不重要,只是在未来,强调这些能力的工作有可能都被机器代劳,那么我们作为人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在我看来,创新才是孩子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但如果没有让孩子拥有系统思维的框架,他们就没办法用创新去改变世界。
而这个系统思维的框架,包括观察、探究和创新,这三个方面都必须要孩子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才能获得。
学习本身应该是一个不断重塑大脑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向大脑中塞满知识。
所以,孩子“兴致勃勃地玩”本身就是在学习了,为什么一定要很“功利“地马上检验他学到了什么呢?
【三】让孩子爱上博物馆
“爱上”,很重要
其实带孩子去博物馆一方面是让孩子有机会“遇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博物馆,养成去博物馆学习的习惯。
说到带孩子去博物馆的攻略,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挑他感兴趣的场馆或展项。
如果孩子感兴趣,他会自发地去探索,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真正的学习就发生在自发探索和思考中。
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兴趣在哪,那么就选家长感兴趣的场馆,用你的好奇心去影响孩子。
比如如果家长对航天感兴趣,很着迷,知道很多,也想知道更多时,家长自己就会不断通过提问和探究去学习,这个过程本身也会影响孩子。
【四】怎么能让孩子在博物馆里吸收更多?
这里有一份问题清单
炎炎夏日里,我们不辞辛苦地把孩子带到各种博物馆里,可不仅仅只是换个地方吹空调,如何能让他沉浸其中,像海绵一样最大化地吸收环境中提供的各种养分,换言之,怎么能让他学得更多呢?
还举上面那个杯子的例子。
当你看到孩子在博物馆看着一个古人用的陶杯出神,可以尝试用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
“你观察到了什么?”
“这个杯子跟我们平时用的有什么不同吗?”
“你觉得是用来喝什么的?”
和一股脑地把关于杯子的年代、材质、颜色、形状、作用等悉数倒给孩子完全不同,通过这些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探索杯子的各种特征,并且启发孩子思考这些不同特征之间是什么关系——
形状是因为功能吗?颜色是因为材质吗?或者和生产过程有关?
只有这样逛博物馆,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思考和探究。
这太考验家长了,我们根本想不到这些,面对很多展项,我们自己也词穷的好不好?没关系,
在此,我也为大家提供一个问题清单,下次带孩子去博物馆的时候不妨一试:
当孩子十分关注一个事物时,你可以问这三个问题:
◎你观察到了什么?
◎你对什么感兴趣?
◎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提问可以灵活调整,下同)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你可以用这三个问题去回应:
◎你是怎么想的?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你还有哪些疑惑?
当和孩子聊一个他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比如读了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展览,观察到一个社会现象,这三个问题会比较用得上:
◎你觉得你知道什么?
◎你想知道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当孩子产生了一个想法的时候,不要直接赞同或拒绝,而是用下面的问题去引导孩子思考并完善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你会产生这个想法?
◎有没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还需要怎么做来完善这个想法?
◎你怎么实践这个想法?
试着用这些问题和孩子对话,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而孩子也多了更多观察和思考的角度。
5
把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理念搬回家
好的针对儿童的展览设计,还应该把知识介绍和动手探索结合起来。
我曾经探访过美国历时8年时间打造的Peabody Essex Museum(PEM),这是一家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博物馆,其中的艺术与自然展厅里,有大量介绍人类是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艺术创作的展览。
其中有一个介绍埃及大理石的展柜,里面摆放着用埃及大理石设计的艺术作品,旁边的图文信息里,介绍了大理石马赛克制作的基本原理,还有不同的大理石材质。
而展柜旁边,则摆放了很多不同色彩和形状的大理石。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主操作、动手动脑思考,用这些大理石拼出美丽的图案。在动手过程中,孩子们很直观就感受到了展览的主题,并且可以像艺术家一样,自己也能在实践中进行自己的创造。
类似的,我们去博物馆之后也可以把一些内容和实践带回家。
再比如刚才说到的古代杯子。
在探究一番杯子的材质、形状、颜色、功能,以及种类之后,回到家,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图书资料,有没有关于这个杯子背后的故事?这个杯子的主人和发明者是谁?他为什么喜欢这个杯子?
再比如,如果让孩子设计一个杯子,他会设计成什么样?
可讨论的话题有很多,只要跟随孩子的兴趣去讨论,其实就是在进行艺术思维、系统思维、文化意识等等一系列内容的学习。
同样,孩子对昆虫感兴趣,回到家就带他去观察虫子;孩子对汽车感兴趣,回到家就带他去研究汽车……
博物馆的内容并不是只在博物馆中才能学习。家长思考的深度会影响孩子思考的深度,从一个兴趣点延伸出的学习机会是无限的。
同样地,如果只是被动灌输,那去博物馆也只是所谓“开阔视野、多学知识”,对提高一个人的思维和能力并无益处,孩子们未来也许能拥有漂亮的成绩单,却大大缺乏真正能站稳脚跟,获得竞争优势的创造力,这恐怕,与家长培养孩子最初的目标,都相去甚远。
所以这篇文章,虽然好像是在谈“如何带孩子逛博物馆”,但我还是希望,睿智如你,能借着我的观点,想到一些真正“诗外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