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四邻碰见熟人,总免不了打个招呼,顺嘴一句“您吃了么”,这恐怕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你瞧,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就连打招呼也是“吃”不离嘴,当然这是个玩笑话。不过,在中国吃也的确不是一件小事情。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吃什么,怎么吃就更是一件讲究的事情。前段时间央视一套播出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不少观众的追捧,这部“声、色、味”俱全的纪录片介绍了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法再到饮食传统,中国人在吃这一方面的造诣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吃是一种文化,一双运用杠杆原理夹菜的筷子就预示了在中国吃的学问并不简单。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域的不同使得人们在烹饪方法大相径庭,蒸,煮,炸,炒,煎,炖,烤,闷,以八大方法为基础的烹饪技巧成就了餐桌上形形色色的菜肴,其独特的风味与制作方法也形成了诸如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等菜系,而每一种菜系又都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摆上餐桌的大餐固不可少,流行于市井的小吃也别有一番风味。从烤羊肉串到驴肉火烧,从爆肚到葫芦头,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小吃,一边流连于熙熙攘攘的街市,听小贩的各种吆喝声,看精湛的制作技艺,小吃虽小,但背后隐藏的文化底蕴却如同它的美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其实要说到吃的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还是那些五彩缤纷的菜名。例如以人物命名的东坡肉,以比喻命名的蚂蚁上树,以寄意命名的长寿面,以颜色命名的金玉羹等等,更有甚者将不同的宴席也给予不同的名称,比如满汉全席、迎春宴、孔府宴等,就连传说中龙的第五子饕餮因其贪吃的个性,而被现代人们引用于形容丰盛的美食,并冠之以饕餮盛宴的美名。听着舒畅,吃着爽快,这样一举两得的体验在中国的吃文化里被发挥的恰到好处。除此之外,活跃于各个时令的传统美食,从初一的饺子开始,十五的汤圆,五月的粽子,八月的月饼……,将中国吃文化从头到尾包裹的结结实实。
吃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口感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作为人类最根本欲望之一,没有人会刻意的拒绝美食,哪怕是立志于减肥的人,也会以下一顿少吃一点为借口而败在美食的诱惑之下。滑嫩可口,嚼劲十足,入口即化,嘎嘣里脆光是这些描写事物入口口感的词汇,都已抵挡不中脑海中肆意的想象,而每一次尝试所带来的切身体验,便是对于味觉和大脑记忆一次新鲜的刺激。吃不仅仅局限于感官体验,有些美食别具一格的吃法也为它的味道之美加了不少分。西安的羊肉泡馍要用手掰着吃,北京烤鸭要面皮卷着吃,而肉夹馍其实是馍夹肉,鱼豆腐又不是豆腐,总有这样那样的因素,让你把食物送进嘴里的那一瞬间,夹杂的一份好奇与喜悦,随之而下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愉悦。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美食也让吃的过程妙趣横生,宽似裤带的面条,造型奇特的窝窝,还有用手压出来的麻食儿,甚至连油泼面泼油时将辣子等调料烫熟的兹兹声,都是让人垂涎欲滴的一种享受。
吃是一种念想,这种念想横跨时间与空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归属感。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种食物打上的结,这个结很难解开,而再想起来的时候特别清晰,鲁迅曾在短篇小说《社戏》描写过与小伙伴一起偷煮罗汉豆的事,在文章的结尾他这样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罗汉豆也许并不是什么美食,但当时吃的时候的心情与氛围肯定是最美的。有的时候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跨越时空带你回到人生轨迹的某个截点。而对于在外漂泊的人,能弥补这种遥远距离的便是家人亲手做的饭菜,有人美其名曰“家的味道”。的确,“家的味道”是最美味的,它承载的情感也是此刻你最需要的。
我们得感谢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给予我们这么多的选择。美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味,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慰藉。对于“吃”这件大事来说,只有吃的明白,吃的高兴,吃的满足,才能真正对得起自己这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