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家庭教育之殇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慎看

《狗十三》是一部意味深长,注重细节的好电影,我看完感慨良多,为避免憋坏自己写下这篇不专业的影评,主要从内容入手。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文章,希望简友们多包涵。

《狗十三》反映许多家庭教育的问题,不顾孩子兴趣报班,为照顾生意希望孩子喝酒,隐瞒孩子,家暴孩子,因工作忽略孩子,不守对孩子的承诺,溺爱孩子等,但同样也有着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李玩的狗丢失全家上下都努力帮忙寻找,奶奶多年未外出因为李玩失踪毅然出去寻找,爸爸在家暴后主动道歉并总结了原因,夸着女儿懂事时痛苦流涕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电影一开头李玩被爸爸强迫报了英语兴趣班,却仍自信的认为是孩子对自己爱不理解,丝毫没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越位。作为父母,相比孩子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并且出于为孩子的目的,就可以代替孩子做选择了吗?我想父母在提供自己建议后,尊重孩子的选择会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玩爸爸因为奶奶为寻找李玩出门迷路,再加上李玩自狗丢失之后的任性,情绪失控地打李玩,奶奶在一旁劝说。这情景对于我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小时候因为不懂事也被母亲收拾过,一共有三次都让我铭记于心,母亲打我的三次自己哭得比我还厉害。因此对于棍棒教育,我认为其有一定作用,但一要尽量少用,不到关乎原则问题上不用,二要用之有度,一些皮外伤起警示作用足矣。沟通在教育中应该是主要方法,棍棒只能起一小部分的辅助作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玩逐渐地成长,向成人世界妥协,学会了伪善,强笑着吃下狗肉。生活中总有着许多不喜欢的事,但有时难免要学会妥协,能屈能伸的灵活性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顺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会了放手,认出第一只狗却不相认只因自己并没有能力保护它。的确,有时喜欢一件动物或一个人不一定要相伴左右,看到所喜欢的他\她\它能幸福,也是一种幸福。

最后,我想特别提一下在中式教育中尤为普遍的现象——评判标准单一。李玩在物理竞赛上斩获省一等奖,她获得了索取奖励的权利,但在生活中,更多的学业上不那么突出的学生,他们就没有权利获得鼓励或者奖励了吗?我想学业成绩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而在中国应试教育大环境下难免许多家长评判标准单一化,这也是中国家长要注意的一大问题。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东是一年前进入我们银行的员工,当时的他作为三本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与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同经历了银行残酷的笔试、群...
    BANK研究僧阅读 3,446评论 0 0
  • “请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我在泥土里,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动,如何照我的心愿去做呢?” 稻草人向往心灵上的自由...
    晴雨yu的晴阅读 5,505评论 5 23
  • 2.1版本之前(在1.8版本验证过) 2.1 版本之后(在2.5版本验证过) changes 一下子简单了很多,但...
    四火流年阅读 9,2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