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读《东京一年》有感

这几天我用了一段时间读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

序里面说:37岁时,歌德曾发觉自己的人生被套上齿轮而逃往意大利,意大利拯救了歌德。而蒋方舟也在自己27岁时,在东京独居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她。

想到对蒋方舟真正关注要从那篇@张爱玲 《蒋方舟写给张爱玲》的那封信开始。最喜欢里面她的语气措辞,像是老友一般娓娓道来却也不过分夸张。

蒋方舟的文字有点神奇,会让你想读更多的书。于是找到她最近的一本《东京一年》来看。

第一篇日记,蒋经由介绍认识了一位在日的中国女留学生,是嫁到日本的,但生活并不幸福,婆婆像对待日本媳妇一样要求她,每天干很多家务。丈夫却每天通宵打游戏。她自己却很上进,读了东大的研究生,结交了不少知识分子和独立纪录片导演。和蒋认识的当天,她刚好谈完离婚。

“真是很贵的料理啊!”蒋请她去吃了一家评价很高的烤肉,女留学生非常不安的又说了一遍。

蒋方舟在文中说;“对于他人生命里悲惨的变故,我有爱听又怕听,爱听是出于劣根性,人们喜欢听那种把复杂的悲剧总结成三言两语的故事。而怕听是因为听者总有劝解的义务,至少在口头上。”

我想我们大多数都和蒋一样,至少和亲朋聚会,家长里短的生活变故是最受欢迎的饭后谈资。

这篇日记是《东京一年》里面的第一篇,读来简单,也或许是还另有深意。

在本篇最后蒋说:“一个不太清贫的独身女大学生,大概是人生最好的状态”。这应该是她听完女留学生的经历有感而发吧。

我想,什么样的状态是最好的,大概只有在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才能说得清,毕竟独身女大学生是我们经历过的状态,而还没走过的那么些年,也要有所期待。


文:三月时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这是一本封面惹人怜的书,装帧精美,内附手绘地图,腰封是由北京到东京成田机场的机票,也是很多人关于日本印象的...
    北凝尘阅读 4,649评论 19 41
  • 1786年,歌德突然只身逃到意大利,他并不是因为被政治迫害,也不是被仇家追杀或外逃躲债,之所以说他逃走,是因为在魏...
    fededer阅读 992评论 0 0
  • 要认清自己是谁,最有效的方法是从你的亲人和敌人那里去寻找答案,而朋友不行,朋友只会敷衍你。 亲人会说出你的许...
    烽火煤阅读 376评论 0 0
  • 刚刚忐忑不安的步入高中学堂的小学妹一路跌跌撞撞到现在略为成熟了些。开始的开始,班主任很严肃的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
    伟大的芒果蹦擦擦阅读 695评论 0 0
  • 相比eclipse,我发现还是JetBrains的产品更好用,可惜好像正版有那么一些贵,不多说什么,下面就是激活方...
    Snow_DZG阅读 3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