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要给颜回当管家

文图 / 刘志学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有一种说法:拍马屁不叫拍马屁,叫“高情商交谈”。也就是说,善于恰到好处地恭维、夸赞别人的人,都是高情商的人。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平凡的人。我们除了父母赐予的这副身躯,别无长物,如果后天再修不来过人的才华的话,那掌握好鬼谷子的“飞箝之术”,懂得赞美别人,并且具备一定的赞美技巧,就是我们赢得人心、维持人缘的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说,学会运用“飞箝术”就是我们在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目的最佳策略之一。

有一个典故说:山上有一对师徒,徒弟考上功名,要下山做官了,师傅问他:“官场复杂,你下山后如何处事?”徒弟答:“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给他戴一顶高帽即可。”师父生气地训斥道:“糊涂!只有小人才喜欢戴高帽,怎么可能人人都喜欢?”徒弟答:“山下那些人粗俗浅陋,不比师傅您境界高远,一顶高帽足以让他们对我和气三分。”师傅听罢,笑了起来:“说得也是。”徒弟走下山,默默叹息: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据说,这就是“戴高帽”之喻的来历。

史书记载:孔子被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子路疑惑地问:“是不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智谋也不够?所以人们才不相信我们,不让我们通过的?”

子贡也劝孔子说:“老师的学说和主张太宏大啦,大到普天之下都容纳不下老师了。老师能不能降低点儿标准呢?”

这时,情商非常高的颜回把话头接过来说:“尽管全天下都容纳不下老师的学说了,但老师还应该去继续推行自己的学说。别人不接受,这才能考验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的涵养。没有好的主张,是我们的耻辱;有好主张却没有机会实现,那是各国当权者的耻辱!”颜回这一通马屁,拍得孔子浑身通泰,笑着说:“回呀,你真是个好孩子!如果以后你发家了,我去给你当管家。”

您瞧瞧,连孔圣人都喜欢别人拍马屁,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俗人。然而,马屁也不是谁都会拍、谁都能拍得恰到好处的。拍马屁也好,给人送高帽也好,这都是一种个人能力的体现,需要很高的情商和技术;那些“不会说话”的人,就等于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时候马屁不但没拍好,还适得其反,拍到了马蹄上,更让人尴尬,或者更招人讨厌。

然而,怀揣高帽拍人马屁,虽然可以让你在人情交往中给自己加分,但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还得是靠你自己的真才实学。个人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得靠出色的工作成绩,才能安身于世。孔圣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为什么只有颜回一人得以称圣?就是因为他不仅很会“说话”,情商很高,而且他的思想修为也高于旁人,自身有着诸多的过人之处。所以,谋圣鬼谷子的“飞箝之术”所说的、通过说话而修炼成的驭人术,是需要投对手之所好,再采用真诚的方式,讲究合适的时机,利用人性固有的弱点,而开展的社会交往手段。

(附我的两副涂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