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幸福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
(一)你觉得这个世界幸福吗?
一项对全球43个国家的调查表明,人们的平均幸福感是6.33分。
美国的平均分稍高,在7-7.5左右。
东亚国家稍低,也在5.7-6.2左右。
86%的国家,历年的调查平均值都高于5.0。
在对美国成人抽样统计中也发现,一般人觉得幸福的时间占54.13%,不幸福的时间占20.44%,持平的时间大概占25.43%。
不仅是大范围的数据如此,一些个案也超出了我们的“想当然”。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没有腿没有手,他会不会幸福?或者一出生就是共用一套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连体姐妹,会不会幸福?
下面第一张图里的男子叫尼克胡哲,是个“海豹症患者”,同时也是全世界著名的演讲家,有空可以看看他的书《人生不设限》。第二张图里前排的两姐妹,一个叫艾比,一个叫布列塔尼。她们现在已经大学毕业,跟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她们的幸福度也不低。
即使是在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的人群或者是身体有残疾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也是幸福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做 正向情感偏移 (Positive Mood Offset)。
然而为什么会这样?总不能全世界的人都在“傻乐”吧?无论是问卷调查、长期追踪,还是实验室的实验,都指向一个推论: 幸福感很可能是进化带来的结果,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备技能。
因为幸福的人有下面几个优势:
生理方面,幸福的人更健康,更长寿。
社会关系方面,幸福的人可以交到更多朋友,大家都爱和积极向上的人相处。
择偶中,性格比财富和美貌拥有更高的权重,性格好的人结婚的可能性更高,生育后代的机会也更多。
职业方面,幸福的人创造力和效率都更高。
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把参与者分成几组:一些人看喜剧,另一些人看其他中性的片子(有关数学)或者负面的纪录片(有关纳粹集中营),看完后让他们解决一个创造性问题,结果看喜剧的人成功解决这个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对照组高出28%。
所以,对于正向情感偏移最直接的解释是——幸福是一种基因优势,幸福的能力把我们从过去的非洲大草原带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偏幸福那一类人的后代。
(二)幸福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均GDP超过3000美金线,人们会更关注心理与精神需求,而不仅是物质财富。越过8000美金线,收入和幸福感不再有强相关关系——对于物质条件的一味追求会腐蚀幸福感。
有两个有趣的巧合——2008年,中国达到人均GDP3000美金线;2009年,大量积极心理学书籍、课程进入中国;2010年第一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召开。2015年,人均GDP是8016美金,而这一年也正好是生涯、心理等行业爆发的一年,随之而来的2016年,是知识平台、知识IP变现的元年。
(三)幸福是可以修炼出来的
前面说过,幸福是一种基因,那么是不是有人天生就比我们幸福?或者从小生活在一个好的家庭、社会环境里的人,就比我们更幸福?大家可以看看这幅图。
基因基本决定了50%——有人天生就是比较幸福的,有人天生就比较悲观。这个基准点和上下限是基因决定。 “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观点有限正确——普遍认为很重要的环境和社会地位,只占到了10%的权重。
但是幸福也并不是成功学说的——心态最重要。积极心理学认为,真正能改变你40%幸福度的是你的行为,而不是心态——因为心态不可测量,但是只要你有持续去做的行为,就会有幸福的感受。更长远来说,环境、收入和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行为改变。
所以,只要你持续做一些行为练习,就能显著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曾在互联网上招募了411名参与者,随机分配了5种练习方法来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Seligman, Steen, Park, & Peterson, 2005)。对比发现,所有方法都可以显著提高幸福感,而 感恩、记录好事和运用自己的优势这三个方法在6个月以后仍然有效 。
二、测试自己的幸福象限
(一)幸福四象限
幸福是个很主观的感受,有没有对于幸福的主流理论呢?“美国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提出的他的幸福公式: 幸福=快乐+意义 。
所谓“快乐”,其实就是短期的、当下的一些令自我很愉悦的感受;而“意义”是长期的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价值感。如果把快乐和意义作为2个要素,可以把人群分成4种类型,即 自我实现型、盲目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 。
第一种人:自我实现型
有意义也很快乐,被称为“自我实现型”。
这群人既关注未来的意义和价值,也关注当下的快乐和体验。清代名将左宗棠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听说也是挂在李嘉诚办公室里唯一的一幅字——“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意义和快乐相结合的例子。
第二种人:忙碌奔波型
追寻意义但是常常忘记当下的快乐,被称为“忙碌奔波型”。
中国很多“50后”、“60后”属于这个类型。他们为了家庭付出一切,但是对自己,却连贵一点的衣服都舍不得买。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我总带着一种很尊敬但又心疼的心情看他们。
其实不仅是老人家,职场上大量的“工作狂”也是忙碌奔波型。这些人把达成目标或放松的心情理解为“幸福”,但是这不算真正的幸福。因为这是和之前长期的负面情绪——压力、焦虑所共生的。
就像一个人头疼好了,他就觉得头不疼很舒服,但你总不能说这叫“幸福”吧?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天天都很健康,不是吗?
一旦你觉得只有完成目标之后才能幸福,你就会不断地给自己挖更大的“下一个坑”,总是在短暂的快乐和长期的焦虑中间来回切换,不得安生。
第三种人:享乐主义型
关注当下,却不太关注未来的意义,被称为“享乐主义型”。
马库斯·阿列克谢·泊松(Markus Alexej Persson)是《我的世界》的创始人。这个游戏在国外非常火。2014年,他把工作室以25亿美金卖给微软,从此过上了奢靡的生活。但三个月以后,他就在“推特”上面发言说,自从成为亿万富翁,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他说,问题在于没有理由继续努力了;人际互动也变得不可能,感觉不到挑战,只有无尽的空虚。
但是—— 享乐主义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倦怠和无意义感 。他们面对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就像毕生研究“高峰体验”的米哈利( Mihalyi Casikszentmilhalyi)所说—— 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间,把自身的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 享乐主义者的生活完全没挑战,不可能获得幸福。
第四种人:虚无主义者
既不追求快乐也不追求意义,被称为“虚无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既不快乐也不幸福。他对未来没信心,对现在又无能为力,陷入一种“ 习得性无助 ”(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的生活里去。如果你长期虚无主义,那么抑郁、焦虑就离你不远了。
一旦我们理解了4个类型,我们就可以很快地定位自己,并且给自己找到更幸福的路径。你是哪个类型的呢?
(二)测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有个方法很容易帮你辨别,就是尝试一下 幸福笔记 。你可以回想一下,上周你做过印象最深刻的关于幸福的5件事,给它们的意义感和快乐程度分别打分,看看单独的分数是多少?你也可以把总分加起来,看看你上周获得的幸福和意义的总分是多少?很快你就会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类型。
建议你一定要动手做一做,因为做出来的结果跟你现在想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三、 怎样才能更幸福
根据自己所处的幸福象限,给自己增加些幸福维生素吧。
1.忙碌奔波型:与自己约会
对于忙碌奔波型,增加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快乐是很有帮助的。你不妨尝试一下与自己约会。
什么叫“与自己约会”呢?比如说,今天晚上,你本来准备安静地读一本书,但突然有同事跑过来跟你说,“嗨,今天晚上我有话跟你说,你能停一停吗?”一般,人们都会放弃读书时间,去跟那个人约会。
听上去很顺对不对?但是“细思极恐”啊!为什么约了其他人,你会推掉,而约了自己,你就会答应别人呢? 难道我和其他人的关系比你和你自己的关系还重要吗? 这就是“忙碌奔波型”人的下意识反应。
你不妨试试和自己约一个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位贵客,正儿八经的在日程表上面填上一个约会时间,推掉所有的工作和邀约,暂时忘记苦大仇深和宏伟的目标,用自己最享受的方式过一段时间——可以是听听音乐、读读书,或做一些无用又有趣的事情,享受独处或者跟你喜欢的人待在一起……总之,就是要正确地浪费掉这段时间。
当然,这个练习进一步拓展开来,就是给自己的礼物,给自己的体验。总之—— 把自己当成人生中很重要的人。
2.享乐主义型:意义镀金术
忙碌奔波型的人要“加快乐”,而对于享乐主义来说,就应该“加意义”,不妨称之为 “意义镀金术”。
但是,千万不要从什么“发现梦想和激情”这种意义界最高难度的事开始。从小事开始,比如多做点善事,多帮帮别人,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持续地投入一小段时间。你可以尝试发现和利用一些自己的优势。如果暂时发现不了,那就学一些诸如读书写作、自我管理这种一定会有用的能力。
你可以开始培养一个 最小的好习惯 ,比如,尝试练习“延迟满足”。有一本书叫做《少有人走的路》,我推荐你看一看。慢慢的,你会在这些行动中间发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3.虚无主义者:动机检索
对于虚无主义者来说,你可以选择“加快乐”或者“加意义”中任何一条路径作为启动。不过,其实世界上没有真正彻底的虚无主义者,至少在读这个专栏的时候,你就不是。
你不妨尝试一下,做“动机检索”。什么叫动机检索呢?——问问自己,是什么在推动你读这个专栏,并且读到这一篇的?无论这个力量是好奇、成就感,还是对自己的期待,就从这个地方开始努力下去。
细小的、让你幸福的事情,就是你人生的火苗。 关键是要持续地为这个火加柴,慢慢地把它变成一个真正能够燃烧你人生的燎原大火。
4.自我实现者:努力更幸福
对于“自我实现者”,你可以更幸福!你可以把问题从 “我怎么样才能算幸福呢?”改成“我如何才可以更幸福呢?”在“幸福笔记”里回顾上一周的5件事,然后问问自己有哪些是希望增加更多快乐的,有哪些是希望增加更多意义的,有哪些事可以多做,有哪些事可以少做。
总之——通过“加意义”和“加快乐”,每个人都可以更幸福。
四、总结
1.我们每个人终极目标都在追求幸福,所以拥有幸福基因的人类成为优势基因,所以,幸福感是我们内在需求。
2.幸福感50%来自遗传,40%取决于行动,10%取决于环境,幸福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行动而提升。感恩,记录好事,利用自己优势可以长期提高幸福度。
3.从快乐和意义的象限,人们分为四种类型: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和自我实现型。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类型增加一些幸福维生素。
我的感悟:
很早就读过哈佛幸福学,自己应是忙碌奔波型,每时每刻都必须有价值有意义,没有娱乐,没有快乐,不会放松,处于“我应该”的骆驼状态,而不是“我需要”的狮子状态。出生于贫寒农家,又为家中老大,肩负照顾全家重任,如今三个弟妹均已过上不错生活,而我也感到压力下的枯竭。期间最困难时,也有过极度抑郁到想自杀。如今,依然压力山大。可是,我慢慢有了知觉,开始允许自己给自己一个约会,关注自己的爱好和健康,学习让生活更快乐些。为了让女儿不要重蹈覆辙,早早就让她学习幸福的方法,如今的女儿,会弹吉他,会跳最美的舞蹈,练习武术,有幸福的爱情,出色的学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她的幸福指数应该更高些吧,回头发这篇文章给她看看,幸福只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定义。父母想给子女的幸福,不一定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父母只能自己幸福了,做出幸福的表率,才是最好的幸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