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为“母语”国度里生活,操一口普通话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不用说你能想得到;面对着迎面走来美国佬,人家微笑着一句“哈喽”,你不置可否,只能回报以微笑点头或生涩连自己都觉得别扭的“哈喽”,尽管有为此专门购置翻译机,下载的翻译软件,但英语翻译又岂能字面、词面直译了之,闹出笑话来成为“常态”。
前日去一家美国超市“踅摸”便宜货,肉食柜台上标着47美分一敦敦土耳其火鸡,牵拽住了我的眼球,“嚯,这么大利好”我寻思到,拽着夫人直奔过去,满是洋码子就47美分认识,拿出利器拍照翻译,结果也是云山雾罩,广告牌匾右下角标注着LB,47美分一磅也是够便宜的,顾不上那么多了,我拎出一敦,结算后仔细端详购物单,硕大火鸡才七八美元,感觉此次算真的捡回一个大“元宝”;第二天不用多说再次光顾超市,拎出更大一敦,女儿在自助结算柜台结算时,微机给出的清单却不是原来价格,迟疑中一位女士走过来,英语叽里咕噜一通解答,我们仍懵懂不明白,明明广告宣传册、牌匾上很醒目47美分,结算时居然不符,娘儿俩再次折回肉食柜台一探究竟,结果还是无功而返;无奈只能走人工结算柜台一问究竟,收银员向女儿解释“只有当你买够25$时,才可以享受每磅47美分的优惠,你们现在买的只有20$,不享受优惠”;原来是这样,我如梦方醒,昨天我们不啻“沾”了收银员疏忽大意的光,仅仅14$就享受了25$才可以有的优惠。
不会英语在这样国度里的确有诸多不便与尴尬,不明白对方表达意思,不明白广告牌上含义,只能手足并举一通划拉,其形不亚于杂技中的丑角,定会闹出不少笑话来,可转念一想忧喜参半中不也是一种人生体验么?倘佯在其中不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