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持续早起第231天。
李笑来老师曾讲过这样一句话:“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而跨越这道鸿沟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应验了那句: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关键就在于人们知道了很多道理或知识,但是没有将其转化成改变自己的行动,没有持续地践行下去。
行动之困:知易行难的生活写照
陆游用诗句曾这样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或者听闻中获取的知识是浅薄的,要想真正理解知识,必须亲自去实践。比如学习烹饪,看再多的菜谱,不亲自下厨尝试,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握烹饪技巧。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想要健身塑形,办了昂贵的健身卡,买了专业的运动装备,可一年到头去健身房的次数屈指可数;想要提升阅读量,买了一摞又一摞的书,可那些书最后都成了书架上的装饰品,落满了灰尘。我们总是在 “知道” 的层面徘徊,却难以跨越到 “做到” 的境界。
行动之力:强弱之间的鲜明对比
行动力强的人做任何事情都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但行动力弱的人要么是三分钟热度,没有持续性,要么是从始至终都未曾开始践行。我们单位有个同事,平时无论何时接到任务都能迅速做出反应,而且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相应的答复。不仅体现出他的工作效率特别高,而且也彰显出他极强的行动力与责任心。他不会因为任务的难易程度而犹豫不决,也不会找各种借口拖延时间。相比之下,另一位同事则常常是计划满满,可一到执行环节就各种退缩。总是说要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资料买了不少,课程也报了一堆,却从未真正静下心来开始学习。这便是典型的行动力缺失的表现。
行动之策:跨越沟壑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行动力呢?首先,要设定明确且可行的目标。这里可以运用SMART方法来制订目标,让目标更清晰可执行。就拿目标不能过于宽泛模糊来说,比如不能只是说 “我要减肥”,而应该是 “我要在三个月内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减掉十斤”。这样具体的目标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其次,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以阅读为例,可以分解成每周的阅读计划和每天的阅读时长安排,将每本书都分解成几天完成。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这样能增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再者,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与懒惰。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行动,是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只是单纯地想偷懒,根本原因是我们无法克服原始的本能。当人们陷入恐惧之中时,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打破恐惧的枷锁。例如,一个人害怕公开演讲,他如果一直犹豫、拖延,每次想到演讲就会更加害怕。但如果他鼓起勇气,开始行动,哪怕只是先在小范围内练习演讲,这种恐惧也会逐渐减轻。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有后续的发展。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告诉我们勇于先行动起来,而不是光说不做。比如在工作的项目中,当有新的任务或者想法时,那些先着手去做,用实际行动探索可能性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果。让行动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
结语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 “知道”,而是努力去 “做到”。用行动去缩小 “知道” 与 “做到” 之间的差距,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去真正地改变自己,让那些曾经只是听闻的道理都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坚实基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与幸福的彼岸。所有词语里,能为你解决困难的只有“行动”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