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童年

在我的人生坐标里,童年的印记短暂又漫长、模糊又清晰、痛苦又快乐。这都得感谢我的父母,在历史上有着很多特殊意义的1976年来到人世,并给了我全部的爱;感谢家乡的水土,湖南湘北的广袤农村,哺育了我成长;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质朴无华的生活方式,给了我金色童年!

我妹妹出生之前,我对童年的记忆是完全模糊懵懂的,只有在长辈们的回忆里找到蛛丝蚂迹。回首往事,父亲总会充满伤感地说:“那时你没人带,我们又要到生产队里捞工分,只能把你带到田头地边独自玩,常常被晒得乌漆抹黑蚊子咬。有时天黑好久了,还没给你吃晚饭和洗澡,好可怜!”母亲怜悯地说:“那时你身体不好常生病,担心你养不活,你爸爸经常捕鲫鱼和田鸡回来给你补身体。”生产队的老人们也会半夸赞半同情地说:“那时你好乖,嘴又甜,逢人便笑呵呵地打招呼,我们再忙也要抽空逗逗你。”我还听说已故的志庆伯曾救过我的小命…….

      当初的经历可能是痛苦的,但亲人们的复述却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妹妹出生那年,我便开始依稀有了印象。我会屁颠屁颠地跑出去帮妹妹晒尿布;会在别人逗我要抱走妹妹时而急得哭;也会因要照看妹妹而不能溜出去玩而烦恼!

“馋”是我儿时最明显的特点。物质匮乏的七、八十年代农村,一日三餐食都难以裹腹,零食营养品那简直是做梦,胃口超好的我,频频与伙伴们冒险跑到山上采野果,偷架上的青瓜,甚至把还没出胎的水稻穗抽出来小手一揉往嘴里送,为此也时常体无完肤,划伤摔刺扎伤时常有之,只要有吃,疼也是快乐的。家里来了客人是不出门的,因为客人会带零食,母亲的餐桌会丰盛很多。我和妹妹一边风卷残般吞食,一边情不自禁地盯着菜碗,母亲对客人充满了歉疚,只能对我训道:“少抢点,让客吃!”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我的童年里,似乎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纯粹是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骑牛背、爬树、掏鸟窝、跟男孩子打架时常发生,六七岁我就成了联络家里与外公家的通讯员(外公家和我家相隔十多里,还要渡河)。爱玩水也是我的天性,并贯穿我整个小时候。我家门前有条小河,看到男孩们在水里游泳、打仗、捞鱼,我的心里就像虾子在铗,痒痒的。父母农忙去了,我偷偷跑到河边浅水滩上玩,有好几次差点被淹死,幸好都被大人救起,也因此不少挨过母亲的揍。她恨铁不成钢地骂:”幸好你是个丫头,若是个男孩,你要闹翻天呐!”

“不谙世事”也让我受了不少苦头。记得有次邻居坦林叔在找他修拖拉机的工具,问俩位堂哥有没有拿,堂哥们都摇头说没看见。我连他的工具长得啥样都不知道,却说:“我拿了。”坦林叔立马要我交出来,我再说没拿他却不相信。他跑到我家问母亲要,妈妈也逼我拿出来,我懊恼却又说不清。妈妈没办法,只好满屋子帮他找,柜里、箱子里、床上都翻了过底朝天,可坦林叔还不肯走,母亲气急之下把我往死里打。也许是我命大,也许是坦林叔看不下去了,阻止了我母亲的暴厉。后来坦林叔说在他自己家里找到了,可我挨过的揍补不回来了。至今我都在想当初撤慌的动机,这就是所谓的寻找存在感吗?只是这样的存在感把我害得太苦了!

        我八岁时还没有上一天学,爸爸做了我私塾的启蒙老师。一方面因为家里穷,交不起15元的学费;另一方面命运多舛的父亲曾是代课老师,有着近二十年的小学教书工龄;再说我混沌不清,父亲怕学校的老师没有耐心教好我。他除了教我读书识字做数学题外,还如数家珍地给我讲《三国》、《西游记》、《水浒》、《隋唐英雄传》、《杨家将》等故事。也许正因为这些,给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侠义的种子,也明白了黑白是非与人心险恶。

        九岁时,我上学直接读小学二年级。刚开始,我的野性还没有收回,很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方式,成绩也不好,但很喜欢班主任戴老师,她年轻漂亮,走近她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有次课堂上学《狐狸与乌鸦》,有个生字“差”,原句是:狐狸对乌鸦说:‘乌鸦,您唱的歌真好听,麻雀比起您来就差多了!’戴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就说:“桃红的成绩,比起小芬(同桌兼学习委员)来就差远了。”,当时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为此,我下定决心要把成绩搞好。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的学习成绩不仅赶超了同桌,还赶超了很多人和事。再后来也明白:没有绝对的成功与优秀,只能说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间段,你比别人强。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十来岁的我已经很懂事,非常孝顺父母,努力学做很多家事和农活,为父母减轻负担。闲余时间也学父亲看闲书,并把看来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听。我似懂非懂的模仿,也让人啼笑皆非。那时我们村的学校最高年级是四年级,五六年级由家长自己选择学校就读,得知要与好友艳分开,我心里好难受。因刚看过八六版《红楼梦》中林妹妹剪一缕秀发送给贾宝玉的感人场景,就奇思妙想,也把自己的头发剪一束用布包好送给了艳……今天我们相逢再回忆往事,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在父母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里,在身边人与事的耳闻目染下,在日积月累的挫败与奋进中,我终于缓缓觉醒、悄悄收敛、漫漫成长……感谢那样的环境和条件,没有太多的功课,更没有特长艺术辅导班等,大家都一样生活,所以也没有焦躁与不安,一切都是最天性的始然。

如今已步入中年的我,回首这些栽过的跟头踩过的坑,虽然学会了很多规避风险的能力,却少了童年的那份简单与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