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母亲 【曲晓岩】20170413

近期,有2个视频在网上流传很广,一个是4月6日开始流传的发生在临沂的一个滑梯边的事情,据说是一个孩子撞到了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就是4月11日的浙江杭州一商场游乐场内,同样是在滑梯边上,据说是因为小女孩子踩到了男童,男童妈妈失控发飙。

因为同样都是没有完整视频,事件的起初,孰是孰非已经不可考,我们不能也不想探究谁的错误更多些。

不同的两段小视频,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失控的妈妈。一位不顾自己有孕在身,去拉扯对方的孩子;另一位同样失控的妈妈居然忍不住将怒火发向了劝架的路人。

沙赫特有个“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刺激*生理唤起*认知标签,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对上述两位妈妈套用一下这个公式,就能看出,她们情绪爆发的原因应该少不了不合理的认知标签的因素。

同样是两个孩子玩耍中有身体上的碰撞,可能在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的妈妈看来,那就是两个孩子的事情,这个事情激发不了她们的不良情绪。

而在一个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的妈妈的认知中,这个事情就会被打上自家“吃亏”/“受欺负”的标签,而头脑中的这种不良标签对她又会产生不良的刺激,让她做出与之对应的反应——愤怒与攻击。在愤怒与攻击的过程中,随着刺激的扩大,以及情绪导致的生理唤起,会让情绪反应更加放大。

这种不良的刺激-反应模式是什么时间形成的,我们不得而知。

也许是当她身为母亲时,护子心切,本能地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亏”,扩大了自己认知标签的范围。

也许是在这个母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种不良的刺激-反应模式就已经逐渐形成,现在投射到孩子身上,会让身为母亲的她加倍愤怒,这种愤怒不仅是对发生在当下的事件的愤怒,也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身为父母,也是一场修行。

我们陪伴子女成长,其实也是在重新走一遍我们的成长之路。

子女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我们曾经遇到的问题。

体察到问题,面对问题,用成年人的理性与思维,找到解决的办法,它就是个挫折。挫折会让我们成长、成熟。

过不去这个坎儿,它就是个创伤。面对创伤,我们就会本能的选择退行,企图用孩子的方式去解决它。但这一定行不通。就像那两个失控的妈妈。

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有了直面伤痛的能力,所以,不要再让愤怒的情绪掌控你,不要再重复那些会伤害到你伤害到别人的不良刺激-反应模式。

两个失控的母亲,也是两个心理健康水平堪忧的可怜的母亲。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母亲,在上演着类似的剧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出行的快乐让全家人早早出门。先生帮大家买票,管理身份证。阗阗拉我们的皮箱,有人操心我就享清闲。 2 感谢姐夫的...
    丽萍在这阅读 1,495评论 2 3
  • 《怕热》 作者:安苏苏 我在七月, 在我最害怕炎热的时候, 它风风雨雨。 我是一个避热者, 我躲在屋子里, 从来不...
    安苏苏安阅读 2,607评论 3 4
  • 回想了以前天黑写作团我写的作业,自己平时也会看看小伙伴们的作业,有些人写的都是自己每天完成计划的情况,对...
    七月生吾阅读 1,651评论 0 0
  • 常常能够对着陌生人许多宽容,也许是距离远产生美的缘故,当然包括心理距离距离近时,却会无端的给自己制造不舒心...
    咫尺为邻阅读 2,9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