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创业这个话题就让我想起了诸葛亮还有他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老爷子算是中华史上的一位奇人,《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都有说到他。陈寿给他的评价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大概的意思是他说治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但打仗不行。诸葛老爷子打仗行不行我们暂且不说,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庞杂的话题,大到要从三国的开始到三国的灭亡。
单就个人来讲我比较倾向于从事自己爱好的事情,没有人天生爱打仗,但有人天生爱谋略;没有人天生做生意,但有人天生爱财。想要让自己的谋略有所施展那就得有用武之地,战争则是施展谋略或者权谋的最好时机,最好是越乱越好,因为乱才有乱中取胜乱军中取其首级的可能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和王团长的对话中有句台词,说“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个做到”,这属于逻辑问题,但至于怎么做到则属于选择问题,正好应了夫子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说。什么是道呢?道的提出者和主张者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意思是说可以说清楚的道并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这个道,可以说的名也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名。换言之就是这个道只存在于内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读一下老子的《道德经》。
诸葛老先生不但是个帅哥还足智多谋,他是刘备死后几十年间蜀汉的实际掌舵人,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为此我们不免为他感到遗憾,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他不北伐会是什么样呢?也许蜀汉政权或者说刘氏政权早就没了,所以他北伐的意义严格上来讲属于政治活动而不是军事活动,当然,任何军事活动都是政治活动的延申,但诸葛老先生的北伐的意义更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耐人寻味。
诸葛亮的死对蜀国来讲无疑不是一个灭顶之灾,但对于北魏和东吴来讲则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扛把子死了。东吴和曹魏高兴之余难免有些紧张,因为蜀国完了东吴必然也会结束,蜀汉和东吴的相继灭亡预示着曹魏也要结束,因为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已不复存在。
我们的对手多到我们懒得数,做不到两军交战以死为败的严格失败或者相对胜利,换句话说是看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为此我们多迷茫,迷失。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现在的环境和三国时期的环境截然不同,所以成功的标准也要改一改。
三国以攻城拔寨为胜利,现在我们以拿下一天的工作为胜利。
三国以舌战群儒为胜利,现在我们以洽谈客户为胜利。
三国以单刀赴会为胜利,现在我们以独当一面为胜利。
三国以手不释卷为胜利,现在我们以手机不离身为胜利。
三国以娶得大乔小乔为胜利,现在我们以约会为胜利。
……
现在想想是不是我们很牛X,没错,我就是我,只是不一样的烟火;你还是你,只是别人不理解而已。成功是什么?就是你觉得成功那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