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其中提到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自己与孩子成长的过程。都说父母是没有培训就上岗的工作,现在脑海浮现的画面是一部电视剧中父亲对孩子说的一句: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你的爸爸,很多事情爸爸也不懂。昨晚孩子一次情绪失控后,自己也突然大声发飙,现在还能想起那一瞬间孩子突然颤了一下有点害怕的眼神,心理酸酸的。早上将整个事情反思后跟孩子爸讲,这个事情也刺激自己就开始行动起来记录。
事情过程:周日中午老人,我和老公午休,peter不睡,计划午休后全家去摘葡萄。好像确实也没告诉他具体时间什么时间点。结果午休过程peter遇到事情会一会跑跑告诉我,听姥爷也说到中间喊姥爷起床去摘葡萄了。这个事在起床后,去摘葡萄的路上好像我说了两次。不记得后来去玩是否也说了。
晚上出去吃饭开车回家的路上,不知怎么孩子爸爸又提到,我也又说peter打扰我们午休了。peter一下子大吼,两手握拳,气喘吁吁很生气的样子,伴随着哭泣。孩爸看到这种情况(后来确认孩子爸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生气的状态),在电梯里孩爸就抱起来peter 。反思点:其实这种状态的生气近几个月好多次了,我自己没重视,没有帮助孩子去用适当的方法发泄情绪。
到家后还持续这种状态,老人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孩子还在哭,我一下子没忍住突然转身对孩子大吼:还这样打你屁股了。估计声音很大,孩子一惊的眼神,现在心里想起来还后悔。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最宽容的!已经不记得过程怎么的,peter已经到我怀里,抱着他小小的哭泣,很委屈的样子但是已经没有气。这时候才运用了方法。很平静的告诉他,你哭着妈妈听不清你说什么,请停下来跟妈妈说说为什么生气。这时候peter 才说:你从中午到现在一直说我(说他中午打扰我们休息)。听完孩子说这,我猛然发觉自己是说了好几次了。反思点:大人的不经意或者非正式的批评,对他来说已经造成了很大压力。他内心应该早就觉得做的不好了,只是对于孩子来说或者他自己内敛的孩子来说,不善于也不太会表达出来。
反思:后悔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又怎能引导孩子去合理发泄很好的管理情绪呢?!应该在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马上沟通,抱抱他,平静耐心的跟他说妈妈想知道为什么发脾气。孩子很单纯,也感受得到爱,情绪很容易就疏散了。面对孩子的坏情绪,置之不理不去疏导,只会让孩子以后重复这样的举动。自己是有过成功案例的。一天晚上peter将一个桌游摆在房间,事先不知道。等收拾完去他房间准备看书陪睡时,他突然说要玩这个桌游,已经很晚了。他的脾气一下子上来要哭。这时候我说:来,妈妈抱抱,抱的时候情绪已经改善了,然后沟通时间问题,最后协商第二天早上起来玩。如果当时也是跟着情绪激动任他哭泣,估计又将是哭着生气搞很久。庆幸当时控制好自己。
总结:孩子生气发脾气时,妈妈首先要冷静淡定,控制好情绪,想清楚原因可能是什么。然后帮助孩子疏导,同时告诉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的方法。
改进动作:晚上回去再找几本情绪管理的绘本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