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个大楔子强行穿过社会,在分割点之上的人被提升,而下面的人被压低。这是对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三十年的社会状态的精准描述,这是富人最好的时代,也是穷人最坏的时代,这是个镀金时代。
镀金时代这个名称来自马克吐温一本书的书名,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用一个词准确地刻画了那么一个具有闪亮的外表和腐朽的内在的时代。
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铁路成为1870-80年代的热门投资,美国开始了疯狂的基建,到1888年有超过十亿美元投入这个行业,美国西部农民的粮食作物通过铁路运往东海岸,并销往欧洲各国,但这并没有提高西部农民的收入,相反这十年来粮食的价格却是一直在下降,主要的利润被铁路公司攫取,虽然生产粮食的农民每天要工作15-16个小时,但当收成不好的时候,仍需要向东部的银行家贷款来弥补亏空,而银行家对这些贷款征收超过20%的高额利息,没有任何法律来限制银行资本和铁路公司无限扩张的掠夺。大基建只是大资本的狂欢,是一场以剥削西部农民超额劳动产生的价值实现的资本盛宴。
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铁轨,钢铁厂对劳工的需求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被卷入到大的工业体系内,依赖工资为生,这也是1873年经济大萧条比以往更加猛烈的原因。但对雇主来说,只希望以最低的价格雇佣劳力,并希望每个劳力无休止的工作,至于劳工的薪水能否养活家人,雇主并不关心,镀金时代的企业家都是坚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徒,比如有名的慈善家,卡内基大学的创办者,钢铁大王卡内基,他强调他的钢铁厂是没有工会的工厂,在霍姆斯特德罢工中,卡内基拒绝接受提薪的提议,卡内基钢铁厂把产量增长归功于工厂的改进,而非工人的努力和效率,到底工人在工厂是不是拥有一席之地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政府选择了站在财产拥有者一边,州长派出了8500名士兵镇压了这次罢工。卡内基认为世界就是这样,以无情方式为生存奋斗,将会促进进步,所以他的无情不仅无罪,还是对社会有益的
而从公司层面上看,火热的铁路建设是一个赤裸裸的竞争舞台,每个铁路公司都想拥有更多的铁路路线,竞争导致利润下滑,然而这不是这些铁路公司背后的投资人愿意看到的景象,因为他们只关心投资的收益率,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在意,将这些铁路公司合并以垄断铁路行业是最好的选择,进入铁路行业的资本许多是来自JP摩根的欧洲客户,作为资本的代表,JP摩根亲自操刀进行了铁路行业的大合并,他还花费2.5亿美元购买了卡内基的公司,实现了对钢铁行业的大整合,行业整合垄断极大提高了公司的利润,加速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使得美国农民和劳工完全丧失了议价权
对于生活在镀金时代的两代人而言,这个国家似乎失去了灵魂,关心的只有致富,而财富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绝望感,处于社会分化的大楔子之上的富人都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坚信贫困是因为自身的失败,处于楔子以下的穷人则对集体认同产生了怀疑:即如果作为社会一员的我,没有能力支付账单,不能养活家人,我就不是健全的公民,我属于其他东西,属于开国元勋不认识的东西。
人们在思考为什么在富足的土地上仍旧有那么多人遭受贫穷,亨利乔治在《进步与贫困》写道:贫困不是你的错,是我们组织经济方式的错,美国不是机遇之地,机遇已经被封堵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相信新兴的美国经济体有地方严重出错了,穷人们不再信任那些政治家,他们知道这些政治家都是大企业的人,不会对劳工问题感兴趣,农民和工人纷纷推举自己团体的代表参与竞选,以期待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
美国也由此开启了从镀金时代到进步时代的转型,期望通过揭露和削弱政治利益集团以净化腐败,通过反垄断法监管托拉斯集团以促进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