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都挺好》几乎天天上热搜,“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啃老”、“妈宝男”等话题刺痛了很多人。
其实,在这部作品上映之前,我就看过这部小说,喜欢阿耐也是从这部小说开始的。
那时候追剧追到半夜三点,心里闷闷的,这世上居然有这样的家庭,居然有这样的父母,居然有这样愚孝的老大,啃老的老二,反而小说里的女儿、媳妇们肯上进、识大体。苏家的男人们有一个算一个,相形见绌。
曾经,我如很多网友那般嫉恶如仇,倘若如明玉那般遭遇,这种父母、兄弟不要也罢,自己自立自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但是,人到而立之年,看问题的角度多少有些不一样。
人生有很多选择,唯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遇到什么样的父母,有怎样的兄弟,这些都没得选。
即使明玉与家里断的干干净净,啥也不管,这种选择可以理解,但是她心底终究是有个坎儿。那是一种不得的委屈,同是同胞一奶的兄弟女儿,凭什么待遇不一样。那是梦回深处都难以疏解的一种难以言说的痛与恨,甚至可怕的是那种儿时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也许会在下一代传承。那感觉像什么,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了婆之后就变着法儿折磨媳妇”。
割舍,其实很难。有个朋友的媳妇,儿时父母离婚,父亲不知所踪,母亲含辛茹苦带大她们姐妹,父亲未曾尽到半点儿责任。故朋友的媳妇父亲那一栏从来都是空白,她也从来不曾提及自己的父亲,天南地北,谁曾在乎他在哪儿。可档案这种东西,有时候,父母一看空着就很奇怪啊,即使去世也有个名字,即使是带括弧的已去世啊。于是不管是她的还是朋友的,但凡涉及自身或者配偶的档案,总要解释一番。每每面对外人不解、惊讶的目光,我想即使再淡定,心里也有或多或少的不舒服吧。
妥协,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任由家人吸血、欺凌?当然不是。不然岂不是依旧是弱者。成长不仅仅是年岁的增加、身体的长成,还在于可以对不公说不,对掌控的摆脱。明玉对苏母葬礼的付出以及后期为苏家的忙活,不是原谅了苏母的行为,而是不计较,并非有网友说的白莲花人设,而是对苏家人而言,她已身居高位,即使原谅也不过是高位者对弱者的施舍,对于苏母而言,即使活着也断不会对有钱的明玉高看一眼,也不会以她为傲,更遑论认错,不存在的。
讨厌她,不接受她是女儿身的事实,不管她取得如何的成就,能补贴家里也是应该,不接受剥削与压榨就是白眼狼,这想法根深蒂固,与她的态度实在没多大关系。
苏母死了,她的态度不再重要。明玉的做法,我倒认为刚刚好,不追及过去,因为没意义;不被亲情、道德挟制,因为不恐惧,她的做法恰恰是寻求心安,与自己心的和解。即使梦醒时分,心里也无比坦然,不会心存怨念,最多苦笑一下而已。有些东西终究割舍不了,但心里却是一片坦荡。
这种自强自立的女人终究不是小肚鸡肠,她的视野和格局终究无比宽广。我喜欢阿耐的作品,现实之下总有被理解的地方。毕竟妥协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快意恩仇的畅快淋漓真的仅仅是文艺作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