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叔本华在《论读书》中写到:“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同样,在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因为我们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回想不起来也情有可原。
但是我们不能每读完一本书,都无法言说所讲的内容,这样的话,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大概有很多人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想输出的质量。而这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只要能记住书中的某些经典名句,就证明自己读过这本书了。
如果是这样的读书方式,就算阅读量再大,那也是徒劳。没有自己的思考,等同于嚼别人吃过的馍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