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上海究竟适不适合创业?

7月3日,虎嗅下江南,在上海证大喜马拉雅大观舞台举办了2015夏季版虎嗅F&M创新节。来到上海,就必须要直面一个近两年盘旋在黄浦江上的难题: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

当然,虎嗅从来不谈这么形而上的问题,我们的关切很直接——上海究竟适不适合创业?于是,这一次我们在上海拉开了一场辩论/撕X大战,有请到了沪上的六位知名创业者,以不同的立场就这个话题展开互撕,也算用虎嗅的方式尝试着去解答了这道上海难题。

李梓新(主持人,中国三明治创始人):上海是一个非常好的城市,在中国我们很多人都想选择上海作为居住的城市。但是对于创业来说,今天我们看到有很多的挑战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在创业都非常猛。我们今天请来6位上海的创业者,由他们分为正反双方相互PK。

正方观点:上海适合创业

正方嘉宾: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余建军、唯众传媒创始人兼总裁杨晖、明道创始人任向晖。

反方观点:上海不适合创业

反方嘉宾:天奇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你我贷联合创始人刘瑶、上海莱媒公关创始人吴娟。

上海人才充裕:适合创业√

任向晖/正方:很多人听起来北京适合互联网创业,因为北京特别多的大学。但是实际数字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有116所,上海在中国大学排名第二位,是96所,第三名城市是西安,也是90所左右。如果你要说专业人才,在上海高等教育完全足够,而且除了这个以外,普通劳动力、创业人才在上海不仅不比北京少,甚至可能要更加多一些。

杨晖/正方:从区域角度来说,上海和北京无疑都是人才高地。从上海来讲上海的人更职业,作为一个领导,你应该把什么样的人用在什么样的地方,比方说上海人,上海人在我们公司属于服务性的领域,比如说财务人员,前台、秘书,还有司机,我没有任何的歧视的异味。当你因势利导,把人用在合适的地方还好。

职业经理人文化阻碍创业:不适合创业√

刘瑶/反方:上海我接触过的人,他们的职业经理人的心态更多一些,所以他们做事情的时候迟疑很久。我在10年前我毕业的时候,我是我们班第一个创业者,在我创业过程中,会有很多同学跟我说,我也创业,我们都脱离职业经理人非常高的薪水开始创业了。他们一个一个下水我很激动,当时有十几个人跟我一起创业,他们是不同的项目。非常遗憾到一两年后,我们再来同学聚会,发现他们一个又回归到了职业经理人。我们44位同学(交大MBA)里面,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创业,他们全部又回归了职业经理人。这是一个氛围,上海有太多理由让他们又回到了职业经理人。

杨晖/反方:从人的角度来讲,大家说上海人很精明,我来到上海也不太习惯,因为谈任何事情要谈很久很久,但是我发现这是对的,当谈了很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接下来的事情不用太担心,每个人都会很职业对待他所承诺过的事情,一个城市的信用,一个城市的契约精神很可贵。

上海创业的政商环境友好吗?

余建军/正方:房租这些比较软性的,我就以我自己的例子,最早这个项目开始在浦东软件园,浦东软件园有一个孵化器,我们进去房租每个月可以退一大半,房租非常非常少。这个软环境也有。包括现在在张江一个园区,有点像小别墅的园区我们两栋楼,每平米3块钱,跟北京相比便宜相当多。从房租成本也是比北京要低得多。包括昨天我们公司刚好在浦东科技新城找了一个营销中心的地方,它也是2、3块钱,而且全装修好。

余建军/正方:刚好前段时间在两个地方找房子,在北京基本上都是8块、10块,上海3、4块的很多。包括创业环境,所有北京合作伙伴到我公司来,没有想到你的条件这么好。北京都是挤在一个很拥挤的地方。我觉得房租这块和办公环境毫无疑问是上海。

魏武挥/反方:这个事情不是很重要,你总能找到便宜的地方,主要是人,我们基金投的一个项目原来在上海,他确实找不到他要找的人,后来搬到北京去了。我知道有一批人居然可以忍受那样的雾霾,(那种污染带来的结果是)比我一周抽一条烟的人少活10年。他愿意在那里,愿意承受只有工作,你们有没有听说过007,就是0点上班,0点下班,一周7天上班。有点像当年农村里面跑出来打工,干上10年回家娶老婆。这个事情在北京到处都是。只要能够找到人,这个是真的。

杨晖/正方:昨天我开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会,我第一次见到政府的领导,因为我们要开始IPO,我说我要我所注册的区拜访一下领导们,结果没有想到,他们说我们来。一行人到我们办公室来,直接说了半个小时,然后区长就说12345我们觉得应该这样做。我一看11:15分,应该吃饭了,但是他就走了。但是在创业里面谁不跟税务、工商打交道,凭你的实力在这个城市立足,我觉得是这个城市的魅力。

慢公司文化不适合创业?

吴娟/反方:上海创业公司成长特别慢,尤其在互联网行业。在上海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上海的整个环境更关注公司的变现,你靠概念很难打动投资人,因为我马上关注你的商业模型,你靠什么来变现,靠什么支撑你的盈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互联网公司普遍成长比较慢。在业界有一个观点,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该快跑。我认为应该慢跑,他花了很长时间打造这个产品,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门槛,这个造成上海创业企业它的数量非常少,可能结构比较单一,然后成功率相对来说更少。比风风火火的北京来说,北京很多人想到一个点子就创业了,当然创业多,倒得也快。

刘瑶/反方:从创业本身这件事情上,两地执行力有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情,北京、上海双边都有朋友想成立基金搞新三板,北京我们在星期四说这个项目,星期五就谈具体的项目,星期六资金到帐,星期天资金募集了差不多一个亿。上海到今天什么都没有。由于上海的特质会瞻前顾后太多太多,甚至需要老婆、亲戚、朋友,甚至丈母娘都要参与我的意见,导致创业滞后特别多。这个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余建军/正方:我说快慢跟地域没有关系的,像喜马拉雅,我们两年时间市值涨了60倍,到今年涨了200倍,也够快了。其实这个主要跟项目是不是踩准了风口有关系,跟团队的结合力有关系。

杨晖/正方:我觉得快慢和行业有关,跟公司无关。作为一家媒体公司,一家公司像杨晖领导的唯众做了9年才看到一些曙光,也有快公司像灿星做了3到4年,因为它做娱乐节目,规模非常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公司经营是一个长跑,不在于一时一地,在于你能不能给像你一样有这样的想法的人希望,他觉得这个希望可以长期经营,长期有序发展的地方,所谓创新和创业是不是你拥有这样的能力保持原创和极力创新的能力。这点很重要。

上海更重实际,不擅忽悠也不易为忽悠所动

魏武挥/反方:北京有一个文化侃大山,忽悠与骗子不同。比如说你今天到我公司里将来给你期权,我认为余总这个话是忽悠,但不是骗你,真的有可能会上市。忽悠是把未来的东西卖给你。上海是一个不太崇尚忽悠的城市,上海人喜欢一是一,二是二。我前面讲创新和创业是两码事,创业是一个忽悠过程,你把你手上的人弄过来,一定是要忽悠,马云是中国头号忽悠人,当年500块钱18个人,这不就是忽悠吗。你知不知道有多少背后想做马云的人,他们现在已经不知道在哪了。但是创新这件事情真的不能忽悠,尤其我们去美国硅谷看一些特别高科技的项目,真的是一是一,二是二。所以上海是一个相对北京比较实在的城市,它不太注重忽悠,或者你忽悠他也不是很容易。

吴娟/反方:相对北京来讲,上海人更注重实际,在北京尤其是现在北京整个互联网,经常有很多很多人才,他们在大学的时候就有非常多的机会跟创业者对话,可能觉得我有一个点子,马上就干起来,我再有一个点子再到外面忽悠忽悠,风投钱就拿过来。但是在上海这种情况非常少,你跟他讲梦想是可以,但是要先保证他的生活质量。

任向晖/正方:我回应一下魏老师,忽悠是一个中性词,北京适合创业,适合高失败率创业。因为在前期理性思考,所以当然适合创业,只是创业刺激动因完全不适合创业,或者只能适合高失败率创业。可以统计一下北京和上海的创业失败率。

上海人不喜扎堆,不够抱团

杨晖/正方:北京人喜欢扎堆,上海人好象没有这样。其实我今天都很意外,这个场面(上座率)不错,可能李岷觉得不太满意,觉得对时间成本的理解两地不太一样。上海特别务实,大家可能没有来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有可能大家创业交流方式不太一样。上海人觉得点对点一个下午茶,喝个咖啡可能觉得是交流,这个可能不太一样。

余建军/正方:实际上说到聚会多不多的问题,今天开这个会我们在这边探索找问题,找结果办法是积聚能量,包括创始团队我们一两年内不想见媒体,不想出席活动,能够积聚能量把这件事干得漂亮。后面不得不去露脸是我们PR团队或者市场团队的考虑,我们希望聚焦跟一两个人、两三个人聊天,这样讨论一个精准的问题,然后公司就往前推了一步,我们更多喜欢这样的氛围。北京有一条创业街,很多创业公司都在那个地方,可以很方便的对接,如果上海有这样一个范围形成一个聚集地可能比较好。但是我想说多人沟通可能是低效的,真正有效的沟通是两三个人沟通。

吴娟/反方:我们点对点的沟通就是每一次沟通是为了工作目的沟通,而北京很多分享机会并不是因为工作机会,而仅仅是作为行业信息的分享,我成立一个圈子,甚至高校学生以学习和了解这个行业为主。但是上海沟通是面对面沟通,或者邮件性沟通,可以愿意为工作上花沟通时间,但是为了纯分享花时间这种氛围是没有的。

刘瑶/反方:在上海多元化这种心态导致创业氛围不够抱团。就像互联网企业,我在北京参加会议,我看到同行,我还有其他会,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他们不觉得我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在上海我们都是各自为政,很多问题都滞留在自己的点上。尤其新兴行业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希望所有行业的人抱团取暖,这个行业壮大才有你的壮大。

总结:未必尽善的答案,但或可作为观照

马云来过上海,但最后离开了上海——足以说明上海曾经的创业环境确实没有能够成为阿里巴巴这个奇迹的基石。如果说上海不适合创业,分众传媒、大众点评、沪江网这些了不起的上海创业公司是如何长出来的呢?但如果说上海适合创业,为什么BAT都与上海无缘,曾经风光无两的盛大也已黯淡,这些困惑确实已成难题。

本文文字素材来源:虎嗅网   图片二、三来源:hiStarter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