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这本书是被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经典之作。说到稻盛和夫,他是我非常钦佩和折服的一位传奇人物。每当读到《干法》这本书的时候,想到稻盛和夫这个人,和他的故事的时候,内心都会不自觉的微微的颤,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强烈感动。所以希望在这里把这心灵上的冲击,和感悟做为分享和抒发。
先来介绍一下稻盛和夫本人,他是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从他的出身可以看出来他是科学家的料,25岁时,在精密陶瓷领域内就有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但是他出名于企业家。稻盛和夫27岁时开始创业,赤手空拳40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63岁从经营第一线引退后,将心血倾注于“盛和塾”和“京都奖”等公益事业上。在78岁高龄时,日本政府再三恳请下,毅然出任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长,仅仅一年让日航起死回生,并创造了日航60年历史上的最高利润,这个利润还是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公司企业中的最高利润。
然而拨开稻盛和夫的传奇色彩,去看稻盛哲学却丝毫没有任何神秘,恰恰相反的,这种哲学十分朴实,用稻盛和夫自己的话来说甚至有点“幼稚”。这种哲学每个企业家,每个人都能掌握,都能实践。稍后我介绍完《干法》这本书,看看大家也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我之所以称稻盛和夫也是一个哲学家,是因为《干法》不是象字面上看起来,像是有效工作的方法,而是方法背后的理念,他是侧重于人生观的“劳动观”或者“工作观”的深刻理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多少人,是把工作只作为一份工作的,为了养家糊口,过上好的生活,可能再高阶一些是富有强烈的责任感而为工作付出的。又有多少人,春节假期结束了,会哀声哉道,又要上班工作啦,等等。其实这其中就少了稻盛和夫所提倡的一个词——“热爱”,他提出的理念是工作是“万病良药”,通过工作你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和考验,进而磨炼心志,塑造灵魂。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所以我们看得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只是看做是一份工作,他不仅仅是在追求业绩,更重要的是完善一个人的内心。
《干法》这本书区别于稻盛和夫的另一本著作《活法》,里面叙述了很多他个人的现身说法,讲述了他个人的人生轨迹。他在少年的时候吃了很多的苦,经历过战争,也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没办法才读了化学专业。在稻盛和夫大学毕业以后,赶上经济萧条,靠人介绍就职于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也就是京瓷的前身。当时公司经营不佳,迟发工资是经常的事,业主之间也内讧不断,劳资争议不绝。当时就连去附近的商店买东西,店主都用同情的口吻对他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到时老婆也找不到“。当时同期进入公司的人都是牢骚不断,不到一年相继加入公司的大学生都走了,各找各的出路去了。留在公司的只剩下他和另一个同伴两个人。他们两个就商量,要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学校,结果两个人都考上了。但是入学需要户口本的复印件,他就写信给老家的哥哥,让他给寄过来。结果等了很久都没有音讯,直到另一个同事去学校了也没等到。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留到这家公司了。
后来过了很久以后才知道,当时户口本没有寄过来,是因为哥哥很恼火,就骂了他一顿:说家里紧衣缩食供你大学,有老师的介绍才进入了这家公司,没到半年就想着要辞职,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气愤之余就没有寄复印件。这里侧面也看出了他所在的家庭文化。
那这时的稻盛和夫就一个人了,陷入了很大的苦恼,和两难的境地,他就开始了各种思考,辞职转行到新的岗位也未必一定能成功,有的人辞职了或许更顺畅了,但也有人变得更悲催。有人留在公司,努力奋斗,取得成功了,很美好,不过也有人很不如意。他就一个人,被逼到这一步,在这烦恼和思来想去后,反而清醒了,下了一个决断,这个决断让他迎来了人生转机。
他想:要辞职离开公司,总的有个义正言辞的理由吧,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吧。于是他有了这个决断:埋头工作,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把所有心思都集中到当前的本职工作中,聚精会神,全力以赴。
读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敬佩之心了,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提到刺激——回应理论。在深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后,不是要直接作出反应。而是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觉人性最根本的原则,那就是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更为悲惨的例子是《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他在二战的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饱受凌辱和亲人陆续遭受迫害的经历中,在遭遇与对遭遇回应之间,他的选择是超脱肉体束缚的精神上的自由,这也是一本让人心灵受到冲击的书,以后有机会再来分享。所以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一直把自己作为一个受害者,就是把选择的弃权了。
稻盛和夫的故事果真不受重负,接下来他工作的认真程度,是极度的。他的工作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不分昼夜,三餐都不顾了。为了最尖端的研究,订购最新的论文和杂志,到图书馆借阅书籍,下班后和夜间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的学习和钻研。
有一次他接受了一个新任务,研究一种叫“镁橄榄石”的新材料,因为它绝缘性好,适合高频电流,用作电视机显像管的绝缘材料。这种材料在之前没有成功的先例。于是他就不分昼夜,苦思冥想,不停的试验。其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原材料“镁橄榄石”粉末成型,因为粉末非常松脆,无法成型,需要添加黏性的材料。过去是添加黏土,但是黏土有杂质。为了解决黏性的问题。他每天思考,试验,绞尽脑汁。直到有一天,他走进实验室的时候,被一个容器绊了一下,下意识看了一下,鞋上沾了松香树脂。然后一个念头闪过,经历了一些实验,用松香做为粘合剂的试验顺利通过了。当时除了稻盛和夫就只有GE一家公司合成成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在这拼命努力工作中,25岁的稻盛和夫,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了无机化学领域里崭露头角的新星。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稻盛和夫把那一瞬间,一闪而过的念头,称为“神的启示”,他说虽然解决方法的是我自己,然而看到我这么拼命的工作,那么苦苦思索,神都看不过去了,是神可怜我,赋予了我智慧。其实想想,如果没有深刻的思考,并且满脑子没有试验和研究,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可以用到松香的,可恰恰就是稻盛和夫他太多次的思考,已经把这个问题深入到了他的潜意识,在寻找一切机会找到合适的粘合材料,才会有的灵光乍现。
这种类似的经验中发生了许多次。以至于后来遇到难题时,他对自己的员工说:“要让神愿意伸手援助,你就必须刻苦钻研,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样的话,不管面临多么苦难的局面,神一定会帮你的,事情一定能成功”,也是这样的理念,稻盛和夫不只造就了个人工作哲学,还带动着整个团队,整个公司文化,向着不断探索,刻苦钻研的方向,越来越深入,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直到后来有记者问稻盛和夫,京瓷的科研研究成功率是多少时,他的回复是100%,为什么呢,就是有着这个科研精神,研究不出来,他就不会停,直到研究出来为止。
再说回到,这个陆续科研成果,产生成就的稻盛和夫,这时要辞职的念头,以及“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这样的烦恼和迷惑,都奇迹般的消失了。甚至产生了“这样的工作太有意思了”这样的想法。不知不觉间,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环。
我们来回看一下稻盛和夫转变的经历哈,这种“进入绝境”到“展露头角”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是——改变心态,而改变心态的关键是,从不喜欢工作,勉强工作,到喜欢工作,沉迷工作的过程。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稻盛和夫建议有两个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做到第一种,是很幸运的,也是很少之又少的。第二种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不消极,不勉强,不抱怨,去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想一下现实中,有多少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以后我绝对不让我家孩子做我这个工作。一听就能听出其中的心酸了,不能再让自家娃入同一个坑了。
要做到用坚强的意志力去喜欢上工作,脚踏实地的,从眼前开始的。只有喜欢,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那稻盛和夫为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对工作,对产品,要注入深沉的关爱之情,和自己的产品谈恋爱,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的高尚境界。
有这一个故事让我特别深刻,当时京瓷公司创建不久,接到用于冷却广播机器真空管的“水冷复式水管”这么一个订单,但是当时技术人员都走了。京瓷以前只做小型陶瓷产品,水管的尺寸太大,里面的结构又很复杂。因为当时京瓷才刚刚起步,竞争力没那么强,只能接一些“硬骨头”来做,就是别的供应商不做的,不好做的,不愿意做的,他都照单全收,全部都是:好,能做,然后拿回去实验室做研究。这个水管也不例外,他为之付出的辛劳。有一个问题是,因为水管尺寸很大,要让产品整体均匀干燥极为困难。所以在开始时,成型干燥的过程,几乎都是干燥不均,因而先行干燥的部分发生裂痕的现象。他就想,可能是干燥时间过长,于是就尝试在缩短时间上下功夫,但结果还是不理想。于是就用个各种方法,反复试验。最后想出了一招,就是在尚未完全干燥,还处于柔软状态的产品表面卷上布条,再向布条上吹雾气,让产品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干燥。
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产生了,如果产品过大,干燥时间过长,产品会因为自身重量发生变形。为了防止变形,稻盛和夫有开始了各种想办法。最后,他是抱着水管入睡的,整个通宵小心翼翼的抱在胸前,可以撑住水管的重力,然后慢慢转动水管,就是满身的沾泥带油的跟水管抱在一起,用这种方式干燥,也防止水管变形。只就是稻盛和夫著名的“抱着水管入睡”的故事,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会想“怎么可以为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他就是把产品当作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就是这种让旁人觉得心酸的“认真”,就是这样,度过了京瓷创业初始期的艰难时期。
回到我那句不是很高境界的感叹:是什么让他把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是赚更多的钱吗。从京瓷创业,上市,到市值第一,稻盛和夫没有抛售过一股京瓷的股票。这就是享受工作的人,他的工作意义不是为了赚钱,在他看来是为了跟“贪嗔痴”作斗争,是为了坚毅的心智和厚重的人格培养。
我们也可以转念想一下,在如此的工作情操上,又怎么会赚不到钱呢,如果是因为赚钱而赚钱,就会更自苦,更压抑。如果换一种心态,在赚钱之前赋予意义的话,就会自带力量,自带愈合力,自带无坚不摧的意志。当然这句是我自己的理解分享。稻盛和夫全书都没有提到过赚钱,他更重视的是精神层面的富足。其实建立“工作观”,如果建立正确的,有积极力量的“工作观",赚钱其实就只变成了顺带的事情。
稻盛和夫他是一个很拼搏的人,直到他的公司已经名列前茅,取得卓越成就了,他依然深入简出,废寝忘食,拼命工作。很多人不解,甚至是嘲讽,“已经赚了几百个亿,还不知足吗,这么贪得无厌吗”。他的回复是这样的:驱使我想要提升公司业绩的原动力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员工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永远生活安定,永远幸福”,我应该将自己经营者的才能为大家服务,上天要求我发挥这样的作用。他把员工的生计和未来作为了自己的“天职”,试想在这样的初心下,整个公司的员工怎么会不跟随着他玩命的干。
稻盛和夫把人分为三种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性。
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是鼓励一下就能把事情做好
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就是油盐不进,说什么都没用
第三种是自己就可以熊熊燃烧的自燃型,没事自己琢磨,怎么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不需要别人吩咐才去干,或者有了命令才工作,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就自动自发的积极主动的人,想一想这一类人肯定都是热爱工作的人。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成为“自燃型”的人。
除了以上,稻盛和夫还有什么“成功秘笈”呢,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3点的思考。
1. 不断树立高目标,京瓷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有28名员工,位置在京都市郊,中京区西京原町。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跟员工说:我们要成为西京原町第一企业!达到西京原町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达到中京区第一以后,就要争京都第一;达到京都第一,就要争取日本第一,再然后,当然要达到世界第一。就以当时京瓷的规模,不要说世界第一了,就连西京原町第一都很困难,当时已经有了很多出色的企业。
不过就是这种不断灌输,不断的坚持这个想法,就不知从何时起,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用作者的原话是:纵使自不量力的梦想,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并坚持不懈的展示这个目标。对于这点我有些同感,就是才几天前,我跟一个朋友聊天,无意中说了一句,还会做四年这份工作,朋友就很好奇,为什么是四年,当时我也很恍然哈,才反应过来我说了四年,想想才知道是因为我一年前定下了5年财务自由的目标呀,还有四年我就财务自由了,就是这么相信它就是会实现,并且在努力的同时觉得理所应当。
2. 持续的力量是巨大的,稻盛和夫做为企业经营者,使用过各种人才,不乏聪明伶俐,头脑敏锐的人,也会招聘一些反应相对迟钝的,理解事情慢,但是敦厚老实的这种。而稻盛和夫偏爱后者,他称为后者是70分人才。头脑灵活,思维敏锐的人才,因为聪明,所以成长的快,或许就认为眼下的工作太平凡,有大材小用的感觉,所以稳定性不好,也不那么安分。而不被看好的后者,做事孜孜不远,不知疲劳。一点一点的爬行前进,刻苦勤奋,一心一意,专注认真的工作。在漫长的努力中,不知何时起,他们从“平凡”变得“非凡”。书里有一个不错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水牛比豹子更容易成功,而豹子更具有爆发力。不过豹子没办法长跑。这个水牛就是即使笨拙,但依然前行,这种持续的力量是巨大的。
3. 人生工作的结果公式=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公式由“能力”,“热情”,和“思维方式”三个要素组成。所谓能力,是指智能,运动神经或者健康等,是由父母或上天授予的。这笔先天性的授予的财富,因人而异,用分数来表示的话,是从0分-100分。热情又可称为努力,它是可以有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如果用分数来表示的话,从缺乏干劲,懒散潦倒的人,到对人生和工作充满火焰热情的人,有个人差别的,从0-100分,可以看到,稻盛和夫是把这一项发挥到了极致,持续做出了无限度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因为在这一项想我们是有选择权的,相比上一项来讲。
此外,第三个要素是思维方式,它是尤为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分数是从-100-100分的跨度。思维方式有正负所分,想想那些能力很强,热情又高,但是思维方式是负分的人,公式结果是很大的负值的人,我先想到的是高智商犯罪。所以这里尤其强调思维方式要是正向的,正确的。我个人建议一定要多读书,因为一本书可能是作者一生的精华所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开阔思维,感受到明智的方向。
是这样的稻盛和夫在工作中修行,与贪嗔痴作斗争,磨炼心性。才有了第二次创业的第二电电,即使胃癌手术恢复后,78岁高龄,也依然接受日航邀请,拯救日航,都是基于他的毫无私心,纯然的心性。
关于稻盛和夫拯救日航,当时日本政府邀请他作为重组日航董事长的时候,他作为外行,是饱受各方面质疑的,甚至是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来接任职位并零薪出任董事长。这是全然的,纯粹的利他精神的付出。
直到后来日航创造出了传奇性的利润,有些人会问,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有人说是稻盛和夫的个人魅力,有人说是公司的体制,也有人说是国家的优惠政策,就此众说纷纭。当然我相信这所有的结果都有参与其中,然而稻盛和夫的回复是这样的,他说,我觉得我是用实际行动感动了日航的所有员工,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家,可能是他爸爸的年龄或爷爷的年龄。每天住在宾馆里,跟这些员工们一起来付出,来共同完成和创造新的可能。并且在他出任董事长时,不同于其他所有公司,他树立的第一个公司目标是让日航的所有员工保住他们的饭碗,并且衣食无忧。用他这种毫无索取,单纯付出的精神,带动着日航的所有员工才打响了这一仗,做出了日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我为什么想到这位老人家时内心会微微颤的原因。
这种毫无私心,纯然付出的心性是在工作中磨砺形成的,他经历过三家企业,最后都成为了世界五百强,是有其必然性的。这就是《干法》这本书的激荡灵魂所在,就如同开始讲到的,稻盛哲学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它是最淳朴的体现,他让我们知道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它不是多么高大上的一种哲学,我也读过一些哲学书,看完以后都会怀疑一下自己的智商,而稻盛哲学具有可复制性,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并获得成绩。
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蕴含着特别强烈的潜力,在如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创造了特别多的惊喜,那一下个呢,别看别人,就是你自己。希望在大年开年,通过《干法》这本书的分享,可以带给你内心深处不一样的积淀和思考,为今年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每天进步一点点,用积累的心态,在学习中创造,在生活中落地。在此共勉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