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锚效应”: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做了一个实验:两个学生分别拿到30道题目,洛钦斯要求这两名学生做对一半题就可以。A学生做对了前15道题,B学生做对了后15道题。随后,洛钦斯让其他人对这两个学生进行评价:看谁更聪明。实验结果表明,有70%的人认为A学生更聪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这70%的人的思维会被第一信息所影响,导致他们的判断也趋向于第一信息的来源,这就是“沉锚效应”。人们在做决策判断时,思维往往会被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会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绑定在某个地方。
2.投射效应
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举个例子,一个人勤奋好学,那么,他会以为别人也是勤奋好学的;一个人善于计谋,他会觉得别人也工于心计等
3.巴纳姆效应,又称星相效应
你相信星座占卜吗?如果你是射手座,对方会告诉你:“射手座的人往往喜欢追求自由,不喜欢被约束,想象力丰富……”你是处女座,对方会告诉你:“处女座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头脑清晰,做事十分谨慎小心……”
如果你相信这些,就说明“巴纳姆效应”对你产生了影响。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至于能够适用到很多人身上。若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4.禁果效应
意思是越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就越能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甚至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正所谓“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禁果效应”跟两种心理有关,一种是好奇心理,一种是逆反心理。事实上,这两种心理都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而逆反则基于人们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天性。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
5.左脑思维,右脑思维
‘’左脑式思维”方式,即讲究逻辑、规定价格、准备策划书(偏于理性)。
而优步或者滴滴打车这类的打车软件则使用了“右脑式思维”(偏于情绪)。在移动互联网下,“右脑式思维”正是新的竞争武器,即通过刺激客户的右脑,可以把一个商业概念跟人的情绪、情感和感受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绑定效果
6.名片效应
什么是名片效应?赫茨伯格认为,名片效应主要指的是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具体的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向对方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再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让对方产生一种与你亲近和相似的印象(我们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
赫茨伯格还认为,要想有效运用“名片效应”,更需要把握其中的两个要点:
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要持有一种真实的态度,寻找对方观点中你认为积极的,并且能接受的观点,以此形成一张有效的名片。)
寻找时机,向对方出示自己的“名片”(根据“名片”打造出一个和对方相似的形象,把握好时机恰当地表示出来。)
针对这一点,赫茨伯格专门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20世纪50年代,时任美国凯斯大学心理系主任的赫茨伯格让他的一位学生(未毕业)打扮成为求职青年,并且给这位学生准备了一份普通大学毕业生的简历(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这个学生是心理学专业),让他去应聘酒店管理经理助理一职。
一开始,这位学生去纽约的很多大酒店按照大学生应聘的正常流程去求职,都被拒之门外,这位学生为此感到十分沮丧。
最后,这位学生抱着一线希望又来到了一家大酒店。几次失败的面试之后,赫茨伯格出马了,他给这个学生准备了另外一份“简历”。他先是打听了该公司人事部经理的履历,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人事部经理的一些不平常经历。于是,他在学生的简历中加入与人事部经理相似的经历。并且,在应聘时,赫茨伯格让这位学生与人事部经理畅谈这部分经历。果然,这一举动博得了人事部经理的赏识和同情,最终,这位学生被录用。
7.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在1927年写过一篇文章《无声的中国》,文中有一段话很吸引我:“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的要求,在心理学上就叫作“拆屋效应”
8.富兰克林效应
1736年,有一天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的议院发表演讲。另一位议员完全反对他的观点,于是也发表了一篇演讲,十分激烈地批评了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有点措手不及,但是又想争取这位议员的同意。怎么办呢?他无意中打听到这位议员的家里正好有一套非常稀有的图书。于是他十分恭敬地写了一封信,厚着脸皮向这个议员借书。没想到这个议员竟然同意了,富兰克林还书时郑重地表达了谢意。
几天后当他们再次在议会厅见面时,富兰克林是这样描写的:“他竟然主动跟我打招呼(以前从来没有过),后来我们谈话,他还表示,任何时候都愿意为我效劳。”从此他们两人化敌为友,终生保持着友谊。
所以后世的心理学家们人得出一个结论: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的由来。
9.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指的是人类记忆的一种非意识模式,它与通过不断重复形成的对词汇或其他事物的感性、语义和概念的识别相关。启动效应是一种心理战术,我们可以运用它有意识地去训练和开发人的记忆能力。这种方法被很多魔术师用在表演上。魔术师在表演中如果反复强调“try”和“cycle”这两个单词,会给观众形成一种固定记忆,观众会很快联想到“tricycle”这个单词。
在启动效应的机制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训练人们的决心意识,人们的行为会通过这种启动效应而发生改变。
10.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conformity),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之后,会开始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并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11.狄德罗效应
什么是“狄德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丹尼斯·狄德罗的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丝绸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然而,当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中走来走去时,却忽然觉得家里的家具与这件睡袍完全不匹配。家具破旧不堪,地毯的针脚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自己的睡袍配套,他开始更换家具,家里所有旧的东西先后被更新,最终,这些家具看上去与睡袍匹配了,然而,丹尼斯·狄德罗依然觉得很不舒服,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他把这些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之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狄德罗效应”(“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此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