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法学教育与学习方法

    我今天写完一份3000余字的工作经验总结,结束了一份8个月的实习,有些感慨,也因此想写一写我们的法学教育和学习方法。

    在英美国家的法学院里,法科生多在看法条和案例,而在我们国家的法学院里,法科生多在看理论,这虽然与各国的国情有关,但也与法学院的教育有联系。英美法系的国家,少成文法而多判例法,法律讲究遵循先例,以往的法院判例可以约束后续的法律案件,因此法学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案例研究。大陆法系的国家(包括我国),多成文法而少判例法,法律讲究理论和逻辑,一些判决书里甚至还会大段引用学者的理论去做说理,因此法学教育主要采用的是理论研究。

    但从现状来看,我国法学院的法律教育已经过于理论,主要只教授法治理念与价值判断。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法科生一进入以法条运用为主的实务操作中,必然会显示出自身技能的不足,就如在劳动案件中遇到“双重劳动关系”时,多数法科生在第一时间肯定满脸茫然。因此,这也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必须掌握学习方法,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那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

    1、多看裁判文书。理论读的越多而案件接触得太少,法律知识就会容易上下脱节。回归案件,将理论、法条和案例三者进行结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在进入法律大数据时代之前,看法律文书只能在律所和法院的案卷库里,而且数量有限,案件类型有限。而如今,时代已经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机会,openlaw、无讼、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相应出现,大量案例随手可查,在多加珍惜的基础上,更应该充分予以利用。

    2、培养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于有答案处颠覆答案”的思维。问题意识是一种对答案寻求更合理解释的想法,不服从权威而接纳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要求学习者带着问题去思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去学习,有助于我们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也有利于从多角度对法律案件进行分析。

    3、多去实习。知识是别人经验的总结,智慧是自我经验的总结。把知识变成智慧,需要我们予以实践。而对于在校生而言,实习就是最好的实践。法院、律所、公司、券商、投行、政府机关都有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在实习过程中,法科生能学到如何进行法律检索、如何撰写法律文书、如何实际适用法律法规,如何整理收集案件证据等等,这些工作真正有助于提升法科生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在实习中,法科生完全可以实现自我能力的综合提高,蜕茧成蝶,以更自信的心态迎接未来。

2017.6.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战狼2》讲述了冷锋―一名特种兵深入异国他乡,在非洲陷入内乱,帮助国人安全撤离的故事情节!对比《战狼1》,认为感情...
    一颗星火阅读 640评论 0 3
  • 我等的车还不来一辆一辆的车从面前唰唰地跑过他们都不停下来载我前面的前面那个路口排起了长队直到排到我的面前纹丝不动,...
    徐克惜愚兄弟阅读 251评论 0 0
  • 经常听有通识的存在,各行各业都共同用的知识,例如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如果这样理解这个概念就太狭隘了。 今天晚上和一...
    snailwww阅读 143评论 0 2
  • 你一定见过拿着iPhone的贫困生,你一定见过家里住着豪宅的贫困生。我没有给贫困生加引号,因为他们的确是所谓贫困生...
    静竟阅读 206评论 0 0
  •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说法,大致意思是我们的大脑就像是手机一样,很多你想做但是当下没有做的事情,并不是正真的被忘记,而是...
    修安人阅读 3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