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柔韧性(拉伸)《跑步,该怎么跑?》

        如果你计划去赛车,绝对希望开的是一辆上了油的车子,所有零件或齿轮该上的润滑油都要上好,并且顺畅运转,让车子达到最大性能。

        当你推开门去跑,身体就是你的车子,开这辆没有上油的车子,关节吱嘎响,身体零件没有适当润滑,也没有正常运转,靠着一份的毅力、坚持跑完全程,你总是觉得还可以跑的更快些,好像差了些什么。在做完几个很简单的拉伸,还是感觉身体没有完全回复,就模糊认为自己身体有些变老,过了黄金期。其实我们跳出来看自己的这部车子,一直以来都是利用他原本配合机制去跑,身体先天的强度及韧性就认为已经决定了使用寿命,“车子总会坏的”,从来不去做保养维护,甚至觉得出去跑就是对这辆车最好的保养和养护了。

        一辆车子,各个零件没有充分润滑,零件之间卡涩运转不流畅,你觉得它只能跑这么快么?行驶中不断受到地面回馈的压力,生涩的零件不能回收缓冲这些压力,使得这些压力对整个车身一点点的破坏,一定时间后,出现部分零件的损坏,你觉得它是快到了使用寿命了么?

        当然不是!

        在奔跑中正确的跑步姿势尤为重要,但我们很难一时去学会并掌握它。跑步过程中身体各组织结构的运转,以及不断受到地面的冲击,我们虽然不能很快的掌握正确跑姿,让身体正确高效运转,降低伤害,但我们可以让这部身体有着更好的柔韧性,即便错误的姿势中,也可以灵活的运转,缓冲外界受到的冲击。这样,良好的柔韧性可以让我们以最好的状态去跑,增强自己表现力,跑的愉快,并且远离受伤。


        人身体柔韧性三部分组成:1.关节的可活动性 2.韧带的肌腱的伸缩能力 3.肌肉的放松

1.关节的可活动性

增加关节可动性理由:不想开一辆老是发出吱嘎怪响的车子出门,同样不想带着一具充满痛苦与吱嘎响的身体跑出门。

      协调关节的动作是由韧带、软骨和肌腱来完成。结缔组织是关节、骨头和肌肉间的缓冲,使跑步动作能平顺进行。如果说可活动性是关节的首要衡量的重点,那么伸缩力就是结缔组织的优先考虑的焦点。一旦伸缩力不够,承担缓冲功能的结缔组织就失去它存在的目的,把本来它应承担的压力转移到关节、骨头和肌肉上,不但会降低表现,也增加受伤的风险。

        当我们想到锻炼关节与结缔组织的价值时,最值得谨记在心的就是,最厉害的跑者在竭尽所能表现时,他们的跑姿是流畅与不费力的。

    关节可动性训练,从手指头开始(图35.2~图35.10),然后到手掌、手腕、手肘、肩膀、脊椎、臀部、膝盖、脚踝,一直到脚趾。做动作时不要急,去感受每一个关节逐渐变柔软的过程,让手掌的热度流到你的关节里头去。

图35.2_抓紧手指往下压

图35.3

四指交叉,翻转手掌使之朝上,通过靠拢手肘来伸展手指

图35.4

四指交叉,手掌朝外,手臂伸直向胸前延伸

图35.5

五指分开相对,掌心分开,提起手臂使手肘向两侧打开,通过往内挤压的力量来伸展手指

图35.6

五指交握于身体前方,如a、b图左右旋转手腕

图片35.7

手掌贴于背,试着去触碰对侧的肩胛骨,手指尽量往上方肩膀移动

图35.8

两手置于身后,试着去触碰同侧的肩胛骨

图35.9

两手手指试着分别从身后上下方互相触碰

图35.10

两手掌掌心在身后相贴,手指朝上


      关节与结缔组织的伸展动作是针对局部,但过程很复杂,一方面伸展的动作是针对特定的关节;另一方面还得注意关节和结缔组织整合的练习,确保整体能协调地运作。(图35.11~图35.25)

      在运动中肌肉的表现能力是由它放松的能力来决定。放松的肌肉带来流畅的动作;紧绷的肌肉产生死板的动作与较差的运动表现。

    肌肉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拉伸收缩。如果肌肉在完全拉伸之后无法放松,就会造成肌肉拉伤。肌肉拉伸的有效长度只能到达它还能保持放松的地方。瞬间的拉伸如果超过肌肉回复的限度,就会受伤。

      柔韧性是训练中关键一项,它使你的肌肉保持弹性,使你的肌肉在完全拉伸时还能保持放松。

图35.11

单脚站立,在身后抓住另一只脚的脚掌,把脚趾往臀部的方向拉

图35.12

单脚站立,在身后抓住另一只脚的脚掌,前弯使另一只手碰触地面

图35.13

弓箭步站立,身体上下移动

图35.14

弓箭步站立,上半身向前弯,使上臂与手肘接触地面

图35.15

动作同图35.14,上半身向前弯,使手掌与前额接触地面

图35.16

单膝深蹲,手掌交握前伸,身体重心向左右两边转换

图35.17

单膝深蹲,上半身向前倾,手臂向前伸直

图35.18

单膝深蹲,上半身向伸直腿的方向弯曲,前额贴膝,反侧手往前抓住伸直脚脚趾

图35.19

两脚交叉盘坐,上半身前倾,手臂往前延伸

图35.20

动作同图35.19,两手掌置于大腿骨两侧,上半身前倾,以前额触地

图35.21

两脚掌相对,上半身前倾,以前额碰触脚掌

图35.22

两腿呈跨栏的姿势,同侧手抓住脚掌,上半身前倾,以前额触地

图35.23

一腿弯曲,一腿交跨其上,上半身前倾,以前额触碰前脚掌,同侧手臂往前延伸

图35.24

一腿伸直置于地面,两手抓住另一腿的脚掌向上抬起,上半身前倾,以前额触膝

图35.25

两腿在空中伸直保持平衡,两手臂环抱大腿两侧,上半身前倾,以前额触膝


      接着进行整个身体的训练,图35.26~图35.37,这些动作的目的把肌肉完全拉伸之后维持一段时间。刚开始拉伸幅度只会在练习时增加一点点,但不久后肌肉与关节的可动范围就会有根本上的进步。

    一个人做拉伸的练习很方便也相当有效果,但有时候你需要一些帮助,才能使肌肉完全拉伸,就像你的潜意识也必须经过训练,心理上才能允许你以较快的速度前进一样。肌肉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才能让你再往前拉伸。找一个伙伴可以帮你施加一点儿你不敢多放在自己身上的力量,让你的伸展效果更好。

      与伙伴合作的伸展动作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你已经处于伸展姿势的状态下,由你的伙伴帮你增加拉伸的幅度。

      第二种是等到你已经完全从伸展的姿势中回复时,让你的伙伴在回复的路径上施压,使你必须用力才能回到放松的状态。目的:借着在回复的过程中施压来教导肌肉放松的感觉。不断反复去克服你的伙伴所施加的阻力,肌肉从收缩到放松的转换过程会更灵活,伸展的活动范围增加了,就会增加全部肌肉的放松程度。

   

图35.26

两脚前后分开站立,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27

动作同图35.26,改成两脚脚尖与脚跟相连

图35.28

一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跷起,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29

两脚脚跟并拢,脚尖跷起,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30

两脚交叉,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31

两脚交叉,脚掌侧边着地,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32

一脚在前,脚掌侧边着地,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33

两脚并拢,脚掌侧边着地,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24

两脚并拢,两手在身后交握,上半身前弯,前额触膝

图35.35

两脚脚跟并拢,脚尖朝外,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36

脚尖与侧边脚掌相接,前脚脚尖朝外,上半身前弯,两手触地

图35.37

两腿向两侧张开,两手分别握住两脚脚踝,上半身前弯,前额触地



  如果没有伙伴协助可以利用负重物,也可以增进身体的伸展范围,外在的重量能释放你的肌肉,比靠自己的力量拉伸得更远。

      摆动动作也是另一种增加柔韧性的练习方式。不管是前后或是左右,逐渐增加摆动的幅度与速度,对于提升肌肉的延展性与柔韧性都很有帮助。

图35.38

上半身前弯,使木棒触碰地面

图35.39

处坐姿,两腿伸直,双手在身后抓住木棒两端,上半身前弯,以前额触膝

图35.40

双腿分开,双手在身前分开抓住木棒两端,中间点抵住单脚脚掌,上半身前弯

图35.41

双腿分开,双手在身前并拢抓住木棒,上半身前弯,触碰两脚间地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阴瑜伽课堂排课结构: 1、古典拜日式热身 2、调息冥想 3、体位法练习 4、休息放松术 二:阴瑜伽课堂注意事项...
    蓝月雪谷阅读 8,631评论 1 28
  • 夏末,在五台山的深山中,有一片少有人踏入的森林。林中的树木遮天蔽日,原本原本炙热的阳关都被树叶挡住,异常的凉爽。林...
    冰月光辉阅读 14,528评论 0 14
  • 硬派健身 摘要 自序 与更好的自己,在未来重逢。 2016-10-11 13:34:10 是谁说运动一定要持续40...
    夜上海滩阅读 10,095评论 0 50
  • 名词解释:一、握法与握距 正握:前臂内旋的握法。 反握:前臂外旋的握法。 正反握:一手正握,一手反握的握法,多用于...
    无伤Lee阅读 6,703评论 0 13
  • 一直以来,喜欢逛书店,就跟女人喜欢逛街一般。买第一本书可以追溯到二十五六年前,那会才四五岁,记得是一本《格林童...
    光芒_阅读 3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