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开战”——好问题打开话匣子

开学,俨然拉开了一场“战争”的序幕,作业之战、时间之战、关系之战……大部分家长是头回当父母,孩子也是头回当学生,焦虑是在所难免的。

如何让假期的其乐融融延续下去呢?接下来,我会陆续分享几个典型场景下和孩子的沟通技巧,还你“母慈子孝”,不再“鸡飞狗跳”。

放学时,用一个问题让孩子打开话匣子

如果希望孩子能多分享校园生活的点滴和感受,更喜欢上学,家长可以尝试在孩子放学时换个方式“关心”他(她),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场景]

学校门口,家长们等待着即将放学的孩子们。下课铃声响起,伴随着欢快的校园广播,孩子们从教学楼里一涌而出,或三三两两说说笑笑,或径直奔向校门口,寻找家长。

家伟妈:家伟!这边这边。

家伟:妈妈……

家伟妈打断了家伟的话:快点快点,你同学都出来了,就你总是磨磨蹭蹭的。书包怎么不拉拉链?!水杯呢?又落在教室里了吧!作业呢?写完没有?衣服口袋怎么撕破了?不会又和同学打架了吧?!

家伟欲言又止,默默地跟在妈妈身后走了。

父母们都有个本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确保孩子安全、健康。父母们还有个期待:希望孩子在学校“表现好”成为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所以见到孩子第一眼,都会对孩子从头到脚一通扫描,看到孩子有些不理想的状况,就忍不住要纠偏。

而孩子经过一天的校园生活,有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有新的知识拓展、有新的情绪体验,原本有一肚子话想和父母分享。这时候,父母的“纠偏”就像一盆从头而降的冰水,会浇灭孩子分享的欲望,也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带回一天中那些不太愉快的画面上:

课间和同学发生争执拉拉扯扯

上课时没回答上老师的提问

作业很“难”还有好多没写完

放学了同学们都跑出教室自己却被留下来改错题

……

学校里发生了好多烦心事。

而且,这些纠错还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关心的是作业、书包、水杯、衣服,而不是他。

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会愉快地和我们分享校园生活呢?

其实,放学见到孩子,我们只需要问一个问题就可以让孩子打开话匣子,更爱上学——

“孩子,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或者“有什么好玩的事和妈妈分享?”对低龄孩子还可以问:“又认识了几个好朋友?”“老师发了什么好吃的午点?讲了什么好玩的故事?”“今天学了什么好听的儿歌?”)

总之,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兴奋点或收获就好。

想想看,当我们用平和的、好奇的、关切的语气问:“孩子,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孩子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

老师上课时讲的小故事

某位同学带去学校的一本科幻小说

踢球时一记漂亮的远射

溜进教室里引发一场骚乱的小老鼠

……

上学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啊!

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忍住内心的评判,给孩子适当的肯定的回应:“哇,真的不错哦!”“你说得对,我上学时候也有一次……”“太有意思了!还有呢?”孩子就会越讲越多,越讲越兴奋。

拥有这样愉快的互动和分享,每天放学回家的路途,自然会成为我们和孩子一天中最愉快的巅峰体验,学校也会成为孩子心目中的乐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