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溪三十六峰,最西面的山峰叫东庵山,也称欹头山,欹头山肩部的东庵村三面被高低错落的峰丘裹掖着,是一块高踞岭上的平地,林木森郁,林下淌着清泉,野地里四季花开,气息清新,说是天然氧吧,说是身心颐园都不为过。
白烟绕处有人家,是东庵村的真实写照。从镇区往西走一段梅仙公路,到后坪头郭,见一座秀拔的山峰——香炉峰,“日照香炉生紫烟”,七彩的烟气蒸腾,望去十分赏眼,与之相对的东庵山更加高峻,雾霭蒙顶,犹如戴上纱帽似的。
国庆长假回老家,闲着没应酬,突发一想,便独自驱车前往东庵村。在空旷的山间公路停停走走,是种情感体验。这种不计时间成本的行为,明显带有放浪形骸的成分。路上过往车辆少稀,而且行迹匆匆,他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即使打照面的一个和尚模样的人,也在为浇铸通往西龙寺水泥路面忙碌。去东庵村的路不过三、四里,我走了足有把小时,缘于每到一个可以停车望远的位置都磨蹭了半晌。不用“会当凌绝顶”,便可以“一览众山小”,随着观测位置的升高,罗溪四围的山相继矮了下去,连印象中巍峨的八峰山、玉叶山、建兴山也成了佝偻,到后来,这些罗溪山峰的“高标”竟要搜寻一番。这时,罗溪在我看来似巨大的盆景一般,田畴、溪流像造物主挥笔在原野任意涂鸦的作品,而成簇的楼宇别院则是个人意志驱使下营建出来的。
“山高水也高”,是东庵村的第一特征。东庵山海拔500余米,东庵村西北面高起百米的峰巅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抵挡了料峭的西北风,守护着这块神奇的热土,又是集雨蓄水的自然箱塔,泉眼四布择地汩汩而出,润泽这里的庄稼和人们。此地冬温夏凉,四季如春。东庵人自从祖先拓荒之日起便世代生存于此,无怨无悔,尽管很多人去闯世界,但依然钟情这片土地,年兜节日必携带家口回到这个岭上的山村。几年前一位对生活颇有见解的东庵籍老师放弃镇区的套房移居祖厝,他营造了“闲适自陶弃闹市,友朋竞相山下来”的氛围,把平日冷寂的僻壤搅热了,东庵村也因此增添了人气和诱惑力。其实,若排除物欲攀比心,在此间生活也是很享受的,空气清新,水质净洁,菜蔬自种,鸡鸭自养,此乐何极!青山上的一族有理由消受原生态的一切,有理由自豪。
以前嫁女,首选“柴山水源好”的所在,这很有道理。好柴山有取之不尽的燃料,可以烧饭,刈草烧粪土作五谷的肥料;泉水源源不断,可以饮用,灌溉农作物。走进村口,一片称水尾树的林荫令人突觉舒心爽肺,水尾树已有些苍桑,不见有斧刀之痕,也不见附近有建筑,可知村民对之有敬畏感。转头仰望山峦,一律是齐刷刷的林木,有自长的松树,有人工果林。走到村外,便见几个如镜一般的水塘,塘里有白鸭在悠游,塘岸有黑鸭扇翅撒欢。走上往村后寺庙的大路,耳边便响起哗哗的水流。待再走几步,一个蓄水量不小的微型水库呈现在眼前,我真的有些惊讶,山头尾咋存在这活宝,亲见为证!在山窝漫步,满眼绿意,充耳鸟语,感觉是林、泉、鸟相守着一方幽静。纯朴的村民一直谨守规矩:不砍村后的树木,哪怕是燃料奇缺的年代也不刀向山顶上的林树,所以山巅植被森郁,泉水涓涓不竭。
顺着洒满石屑的路坯来到西龙寺,第一感觉挺好的,环境清幽,富有画意。西龙寺坐东看西,后倚厚实的山峰,前对隆起的丘峦。寺前旷地开阔,有层迭的草坪,间种着各种花卉,各具姿容,如织锦,似刺绣。此时菊花怒放,“我花开后百花杀”,显得异常光彩夺目。从寺前到寺后山顶一片葱茏光鲜,那是刻意栽种的芒果、李子一类的果树,丛林间时时传出女人开怀的谈笑声,为幽寂的环境注入了许多生气。
返归的路上,再次感受山村的空荡、寂静、安逸。是的,村里常住人口最多一、二十个,东庵人大都购房镇区、城里,不少东庵人感到这里平淡无奇,甚至有些猥琐。不过,我坚持认为,山村如同一篇清新有蕴味的短札美文,很耐读,值得赏玩。